儲蓄|高通脹時代儲錢、使錢要更精明 4大守舊理財方法已過時

撰文:經理人
出版:更新:

即使是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也是透過不斷的研究與檢視,持續找尋更新更合適的投資標的;對於一般人來說也是如此,即使是過去奉為圭臬的法則,在後疫情時代與高通膨的衝擊下,也要因應時代變遷,別再緊抱過時的投資理財書。

面對通脹嚴重的日子,以下4個理財建議早已過時:(按圖了解)

+18

過時準則一:房租低於收入 30%

30% 法則的數字,最早可溯源至美國的「公共住宅」,政府僅向低收入家庭收取 30% 所得作為需繳納的租金,其後便被美國社會廣泛接受,成為租屋族預算規畫的一項準則,總是希望將房租與水電控制在收入的 30% 以下。

但隨着住房成本飆升,30% 恐由越來越難達到。根據房地產交易公司 Redfin 的統計,2022 年美國房租的中位數創新高,來到 2032 美元。然而根據美國社會安全署統計,2021 年平均年薪中位數是 3 萬 4612 美元,兩者的比例已經失衡。

哈佛大學住房研究聯合中心也在 2019 年的研究顯示, 美國半數租屋族的支出早已超過 30%,以 30% 收入作為房租的準則顯然已不適用。 財顧公司創始人妮可.沙利文(Nicole Sullivan)建議,租屋族可以嘗試同住、合租的方式,來分擔房租負擔。

過時準則二:50 / 30 / 20 的預算法則

哈佛教授伊莉莎白.華倫(Elizabeth Warren)在所著《終生理財規畫》(暫譯,原書名 All Your Worth)一書中,提倡如何規畫家庭支出。她認為工作者應謹守收入的 50% 為必要支出,例如房貸、房租、交通費、水電費及伙食費等;30% 是慾望開銷,包含度假、看電影、美甲等;最後將 20% 的收入用於理財儲金。

但對於生活在 2022 年的一般家庭來說,光是健保及學貸就占去多數的開銷,而同一套比例法則,也不能適用所有族群。 對於收入吃緊的家庭而言,房貸、方租很可能超過所得的一半;而對於高收入的家庭來說,慾望開銷的占比也未必需要達到 30%。

任職於投顧公司的財務分析師培沙(Niv Persaud)建議客戶將支出分成 10 大類,包括家庭、交通、個人護理、娛樂、食物、家屬護理、健康、禮品、雜項及儲蓄。透過這 10 大類別,可以更加清楚錢花在哪些項目,當遇到類別外的新支出時,例如因搬家而增加的開支,就可以考慮從食品、娛樂等項目刪減。

相關文章:財務自由|初入職場 一事比買股票更重要 即睇20至50歲理財方向

+8

過時準則三:60/40 的投資組合

在 40 年來最高通膨率及狀況下,過去被不少投資者奉為圭臬的 股票 / 債券投資比為 60/40 的這項「黃金比例」同樣呈下滑的趨勢。彭博社觀察,60/40 策略的投資報酬率在今年上半年下跌約 13%,創下 1988 年以來新低。

高盛投資組合策略師克里斯汀・米勒(Christian Mueller-Glissmann)認為,60/40 策略恐將面臨「失落的十年」(lost decade);投資顧問公司 Offit Advisors 負責人班.奧菲特(Ben Offit)甚至直言,這是個過時的概念。

奧菲特認為投資不該受到百分比的局限,只有在即將退休時,投資者才應採取相對保守的措施,並建議投資者準備 2~5 年的生活費作為現金存款,以因應股市陷入熊市。

過時準則四:以 4% 收入作為退休的年生活費

根據財務顧問威廉‧本根(William Bengen)在 1994 年提出「年花費為 4% 總資產」的法則,認為即使遇到市場表現不佳,從過去的歷史經驗中,即使每年從退休資產提領 4% 生活費,也足夠使用 30 年以上。

然而,對於現在退休的人來說,4% 法則恐怕不再適用,因為近期市場的投資報酬率恐低於歷年平均,同時通膨也可能持續攀升,部分理財專家建議將數字修訂為 2.5% 或 3%。又或者可以「動態」調整生活費支出,在遇到熊市時,退休者可以保守一點;在遇到牛市時,則可以增加投資的比例。

【延伸閱讀,更多打工仔理財建議】

財務自由|35歲已賺夠退休 心中仍有遺憾?5件事他稱應更早戒掉

+13

財務自由|實踐提早退休!這男堅守10大原則 35歲累積100萬美元

+31

【本文獲「經理人」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