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欄|成就孩子第一步:建立同理心及憐憫心 與孩子連心
近年,不少腦神經科學研究指出,家庭環境對幼兒的社交及情商能力有很重要的發展,特別是每天的親子互動及父母或照顧者在親子溝通中所表達的情緒及言語,都對幼童的情緒及社交發展有深遠的影響。而要成就孩子,家長便要與孩子同理連心。
作者:東華學院人文學院院長陳自強教授
可是近三年的疫情令不少幼童的社交及情商力發展都有深遠的影響。由實體課轉為網課,令親子日夜相對,增加更多的摩擦。不少家長因而對孩子失去耐性,親子溝通更被形容為「困獸鬥」。不少家長都因為不同原因,當中包括:1)孩子不斷重覆他們不想見到的行為、 2) 認為孩子長期不聽教而感到煩厭、 3) 父母感到照顧孩子很大壓力,失去了個人生活空間、4)照顧孩子令父母感到乏力無助、5) 認為自己所說及所作的是為孩子好,但孩子卻達不到期望、甚至6)因照顧孩子令父母之間或與幫忙照顧的家人關係緊張,而失去了對孩子的同理心及憐憫心,令親子關係變得更緊張。
我曾經參與不少研究,發現很多家長都忽視了對孩子的同理心及憐憫心的重要性。要與孩子連心,作為父母的我們首先要學習先傾聽及了解孩子的感受(思他所思),然後才表達個人感受。家長的憐憫心,就是家長更深一層體會孩子的困難及不足(感同身受)而產生對孩子慈憐的態度,並對孩子作出關顧的行動。
我想起幾年前曾有一位參與家長工作坊的媽媽與我分享,有天,她帶著年幼的孩子到公園玩耍,孩子雀躍地走上滑梯,怎知上了滑梯後她卻在那兒呆坐,沒有滑下來,更阻塞著排在後面其他的小朋友。眼見如此情況,媽媽因環境的壓力而變得焦急,希望女兒快些作出適當的行為,不斷勞氣地催促孩子快些滑下來,以免影響其他小朋友。
不過那位小女孩沒有理會媽媽的催促,她只是一直呆坐在滑梯上。媽媽察覺到傳統方法(勞氣地催促及指罵)在這件事上對處理女兒的行為並不湊效。她想起工作坊中曾提及實踐同理心及憐憫心的方法。她嘗試從孩子的感受出發,明白孩子可能是因害怕而不敢滑下來。於是,她便告訴孩子等媽媽爬上滑梯,陪她一起滑下來。滑下來後,媽媽與女兒互相擁抱,女兒告訴媽媽,如果將媽媽來遇到什麼害怕的東西及事情,她都會陪著媽媽面對的。
不少研究都有實例證明,培育家長的同理心及憐憫心以及增進情意及關係為本的親子溝通,不僅改善親子關係,甚至可以讓孩子學懂了解父母的感受及需要,最終有助解決孩子的行為。父母更可以以身教協助孩子建立同理心及憐憫心,有助支持孩子的社交及情緒成長。
筆者文中提及的研究 項目名稱是「發展一項以家長為中心的同理心和憐憫心的介入方式籍以增強家長支援幼童社交和情緒需要的能力」由研究資助局資助 (UGC/FDS15(17)/H03/19)
陳自強教授為東華學院東華學院東華學院人文學院院長,專長正向心理及親職教育。東華學院下的人文學院設有幼兒教育及應用心理學等學位及高級文憑課程,理論實習並重,望孕育同學成明日專才。
「01教育」設有教育專欄,邀請不同專家、校長、教師分享不同學科和專業範疇的經驗和教學心得。歡迎電郵至campus01@hk01.com聯絡查詢投稿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