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愛犬去了彩虹橋 她花38萬複製了這個家人 堅定表示:不後悔

撰文:一条
出版:更新:

2018年,生活在上海的玥玥,撥了一通「價值38萬(人民幣)」的電話。確定要給陪伴了自己19年的小狗妮妮進行克隆(複製)。在她之前,國內的克隆犬大多為警犬、明星犬或是醫用犬,她則走上了一條不同的道路:克隆被她視為「家人」的妮妮。
2019年,這則「獨居女孩花38萬克隆愛寵」的新聞爆火網絡,隨之而來的是絡繹不絕的好奇、支持、質疑、批評。今年上半年,一條拜訪了玥玥,與克隆犬妮妮一起生活了一天。
玥玥說,3年以來她不後悔這個選擇,但也經歷了比想象中更多的爭議——來自家人、陌生人以及網絡。
我們以郵件的形式採訪了國內外相關專家,試圖去了解持續發展克隆這項技術的意義。廣義上,人類是否已經成為自然選擇的一部分?
狹義上,選擇克隆愛寵,究竟是一種合理的愛還是一種執念?……
撰文 陳薇沁
責編 陳子文

01-「我跟火化的人說,牠要去做克隆了。」

我們敲門的一瞬間,就聽到兩隻小爪子在撓門,這種迫切的歡迎顯得格外可愛。開門後,妮妮迅速地跑來,細緻地蹭了蹭每一個人,見到陌生人也不叫喚,反而在腳邊打圈圈。

我下意識的想法是「會不會因為牠是克隆狗,所以格外乖?」而後,這種觀點又被主人玥玥給否認,「小妮妮的性格完全繼承了老妮妮,溫順粘人。」►毛孩子有IG了,來追蹤我們吧!

用複製技術將愛犬重新帶回到她身旁,但牠真的是牠嗎?

+6

三年前,居住在上海的玥玥選擇將已經19歲的寵物犬妮妮進行克隆,牠成了中國第一批克隆犬。在老妮妮的後腿上提取一塊指甲蓋大小的皮膚,牠壽終正寢後,一隻帶着同樣基因的小妮妮又重新回到了玥玥身邊。國際上,迄今為止共有三個國家支持商業寵物克隆——韓國、美國和中國。在中國,每年有大概20多隻類似妮妮的克隆犬出生。

目前,寵物克隆機構除了提供克隆,還有液氮保存寵物細胞、寵物基因檢測等業務,還計劃克隆名品馬甚至瀕危動物,未來考慮使用人工智能,將原寵物的記憶移植到克隆體上。

在老妮妮將近18歲的時候,玥玥收到了牠的體檢報告,各類器官都有一些衰竭的症狀,預示着或許在幾個月內,牠就即將離開這個世界。

「但牠陪我經歷了從青春期走向成熟,我還沒做好迎接死亡的準備。」

2018年,玥玥忽然想起一則國際新聞,美國歌手芭芭拉·史翠珊克隆了陪伴自己15年的愛犬Sammie。重新翻找這篇報道後,她發現了這樣一個故事:Sammie生前有一個小習慣,開心的時候會匍匐走路,前兩爪貼地,後腳還是站得高高的。而當史翠珊去接克隆小狗時,牠們(總共有3隻)正以同樣的姿態向她跑來。

當時,她就立刻打電話給做這場手術的韓國機構,問到的價格是10萬美金,「我就覺得有點貴,百度一查發現寵物克隆2017年開始就在中國合法了,打電話過去,報價是38萬,我覺得太棒了,這是我的最後一根稻草。」

收到來自寵物醫院的病危通知後,玥玥聯繫了寵物克隆機構的獸醫,她仍然記得當時醫生只是輕輕提取了很小片的皮膚,放在了保存液裏,傷口連血都沒有出。一個星期後,機構反饋提取得很成功,活細胞很多,隨時都可以進行克隆。

8月,妮妮走的那天是一個早上,十幾秒大口大口呼吸,玥玥忍着眼淚將牠放在陽光底下,輕輕撫摸着牠,「姐姐真的很愛你,謝謝你陪我這麼久,希望你能再回來。」幾秒後,她感覺到妮妮安心地走了。

當天,她就給機構打了電話,「可以了,你們做吧」,然後聯繫了火化的人送老妮妮走,「車上我還跟火化的人說,牠要去做克隆了。」

帶着悲傷的情緒,她前往雲南支教。當時她使用克隆的事第一次被曝光,不斷有記者給她打電話,她每天下課後就坐在操場上,重複講述着妮妮是如何死亡、取活細胞,也包括38萬花光了自己全部的積蓄。那段時間她情緒起伏很大,也曾有在網路上被人肉的經歷。

3年以來,玥玥越發覺得克隆真的就是一場完整的複製:小妮妮的眼睛上有一個大的血管,和老妮妮的胎記在同一處;叫聲的音調都是輕柔活潑的,頻次都一樣(狗的叫聲和人的聲音一樣都是千變萬化的);尤其是在每個深夜,牠都會用背拱到一個和玥玥身體曲線無縫貼合的狀態才睡下,這是老妮妮才有的習慣呀。

「牠每天躺在我身邊呼吸、打呼、叫喊、雀躍,我知道牠不是原來那一隻,但是百分之百肯定的是分離焦慮和離世焦慮是真的被取代了。」

02-寵物克隆,伴隨著代孕、早衰、第二隻半價

+1

殘酷的是,我們無法忽視克隆中存在的「代孕」現象。克隆是一種無性繁殖,工作人員從成熟的母犬體內衝出成熟的卵子,在體外去核,再將胚胎移植回代孕犬的子宮內。

且就目前的技術而言,克隆過程是不完美的。克隆技術的初期需要分別從代孕犬身上提取30-45個卵母細胞,每次實驗都至少需要2-3條代孕犬同時代孕,保證成功率。

比格犬因為抗病能力強,親和度高,從而成為了國際上認可度最高的實驗犬。根據規定,每一隻實驗犬一生只能做一次代孕媽媽,但即使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這隻代孕媽媽仍然要繼續她的「藥物實驗」使命,這也一直為國際動物保護機構所垢弊。

玥玥曾因出差的機會,見過一次妮妮的代孕犬,那時候小妮妮還在代孕犬肚子裏。

乾淨的實驗室裏,養着一隻隻乖順的比格犬,玥玥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看到代孕妮妮的比格犬。牠安靜地窩在籠子裏,更像是實驗品,玥玥戴好消毒手套,把手伸進籠子裏,牠就伸過頭,窩在她手上。那一刻,她感受到了自己的自私。

工作人員還補充說,對於喜歡養純種狗的人,他們或許不知道所有的純種狗都經歷了「衝卵」這一步,和克隆的過程是類似的。

同時,因為狗是多胎動物,一隻代孕犬生出幾胎並不稀奇。絕大多數情況,實驗室為了控制成本,保證成功率,會刻意多克隆幾隻。

這場講求成功率的實驗裏甚至還涵蓋着價格遊戲,不同的機構會給予不同的套餐,比如說「第二隻半價」或者「一開始就簽好合約,將所有生下來的小狗都帶走」,克隆犬主人面對的是一個比他們想象中更復雜的生命選擇。

拿玥玥的克隆來舉例,工作人員在確認細胞活性後,勸解她由於妮妮是老年犬,所以會有兩隻比格犬同時進行代孕,未來她有可能會迎來兩隻「妮妮」(但工作人員也跟她強調,細胞活性和年齡沒有直接關係)。

遺憾的是,玥玥離開後不久,就收到了工作人員的訊息:其中一隻比格犬體內吸收掉了胚胎,也就是流產了。最終,只有一隻克隆犬來到了她身邊。

另一個克隆犬主人文雅的小狗米米因意外去世,她選擇了一家韓國的克隆機構,最終代孕犬生下了兩隻小狗,機構也給了她一個選擇:是否都帶回家?雖然一開始文雅只想得到一隻克隆犬,但她無法想象另一隻會在未來經歷什麼,最終還是選擇兩隻一起抱走。

而在科學界,寵物商業克隆也遭受到質疑,主要是因為克隆體的「早衰」。是不是經過克隆的動物,都活得更短?

其中最有名的事例就是世界上第一隻克隆羊多莉,牠僅活了6年就去世了,是一隻正常綿羊壽命的一半。牠的存活更像是一種生命的延續,而不是生命的開始。

據香港中文大學副教授李天立所說,用於克隆的細胞越年輕越好(給多莉提供基因的母羊為6歲),用有一定年齡的本體細胞進行克隆,新的生命更易短壽、並存在缺陷。對此,為玥玥提供克隆服務的工作人員解釋,細胞有「重編輯」能力,可以恢復如初。且多莉只是一個個案,多莉有4隻克隆後代,根據刊登在《自然》雜誌上的研究結果,這4隻克隆羊和其他同齡的綿羊一樣健康。

迄今,沒有科學家可以就「克隆是否會導致早衰」給出明確可靠的結論。

延伸閱讀:帶黑白柴犬散步遇上分叉路口 互相角力最後因這事乖乖回主人身邊

+20

03-引發熱議:人們關心的是倫理還是錢?

相比3年前,如今網絡上對於選擇寵物克隆者的聲討愈發激烈。

「克隆寵物又沒法複製牠的記憶,自作多情」
「人代孕是非法的,動物代孕卻能用來盈利,真殘忍」
「有38萬幹什麼不好,為什麼不省下來用在未來孩子的教育上,或者是父母的養老上?」
最多的評論就是「沒有什麼必要」。

玥玥也思考過,寵物的記憶是無法複製的,代孕犬很可憐,而且費用很貴,也可以去領養一隻。但做決定的當下,她最迫切的考慮是「無法失去」,沒有比克隆更好的方法可以留住牠了,並且這件事是合法的,她花的也是自己賺的錢。

其實玥玥父母家的兩隻狗都是領養的流浪狗,老妮妮也是領養的。在聊到工作狀態時,我們意外得知她每年都會去雲南進行支教,今年已經是第8年了。玥玥很少主動跟別人提這些事,覺得這像是故意去顯得像個好人,「但我只是一個普通人」。

在採訪的過程中,她反問了一個有些荒誕的問題:你說大眾關心的到底是倫理,還是錢?

38萬,她幾乎花光了所有積蓄,包括在低點拋售的幾隻股票。剛開始,她甚至還騙父親說「只要2萬」,後來她的故事上了新聞,父親才知道了真相。

「父母認為我是亂花錢,上一輩的人是絕不會將錢用在這事上,他們可能更願意用38萬買輛車。」

一些陌生人也會來「教育」她。一次一位不熟悉的阿姨說,她也養狗但絕對不會做克隆。「我就問她,那如果做一次100塊錢呢?她回答,那我當然做呀。後來我就發現,身邊95%的人在意的不是倫理的事,是錢。」

但在她看來,車、房或是別的投資都沒有妮妮重要。「38萬克隆了一隻狗,如果是拯救了你的精神,是不是非常值?」

04-科技狂飛的規則改寫:是對還是錯?

拋開以人類情感為出發點的寵物克隆,這項技術本身,更大的前景在於動物實驗。

比如為了研究人類的阿爾茲海默症,便需患有阿爾茲海默症的動物進行實驗,以前患這種特定病症的實驗動物數量少、實驗時間十分緊張,有了寵物克隆技術,便可解決這一問題。

長得一模一樣的克隆犬正在代替人經歷痛苦,作為解決人類重大疾病的一環。

一位匿名者告訴一條,他曾參觀過一間國內頗具規模的寵物克隆實驗室。一個透明的大房間裏,有一群特殊的自閉症比格犬,數量近百隻。把牠們放在跑步機上,牠們會一直奔跑,直到筋疲力盡,牠們成為了研究自閉症的最佳「控制變量」實驗體。

2018年初,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終於攻克難關,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隻體細胞克隆猴「中中」。這是與人類最相近的靈長類動物,成為非常有用的動物模型,進一步用於研究人類疾病。

這條新聞下,熱情高漲的網友積極點贊。

著名靈長類動物學家德·瓦爾(F.deWaal)曾提出,我們不應該將人性作為一切的評判標準,真正的同情,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

而如今,動物克隆、基因編輯科技的發展,似乎在與之背道而馳。

2018年,一位英國寵物克隆公司創始人Tullis Matson率先開始了反思——寵物克隆是否能不僅僅是為了人類的利益,更是為了全世界所有物種的利益呢?

根據聯合國的預測,未來的幾十年內將有100萬種動物從世界上消失,包括我們還能見到的黑犀牛、非洲象、蘇門答臘虎……因此,他打算利用現有的技術將珍惜動物的DNA保存下來,在未來牠們面臨滅絕危機的時候,用更先進的克隆方式將牠們帶回來。

為此,他將公司的研究團隊重新調整,在全世界各地收集珍稀物種的樣本(每月蒐集約30種,目標收集100萬種瀕危動物DNA)。為了保證物種多樣性,每種動物都有50份樣本,被存儲在名為Nature』s Safe的超低溫液氮箱裏。

這些物種樣本,正登上這艘駛向未來的諾亞方舟。

【本文獲「一条」授權刊出,歡迎關注:https://www.facebook.com/yitiao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