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柏林洪堡:學費全免的一流大學

撰文:麥嘉隆
出版:更新:

衆所周知,留學歐美一般要20到30萬港元學費一年,加上生活費,讀一個學位支出100萬元是基本預算,對一般家庭負擔很重。
但世事總有例外。權威大學排名機構 Quacquarelli Symonds 最近公佈 2017年最佳學生城市 (QS Best Student Cities),德國的柏林和慕尼黑在十大中勇奪兩席,而且在 「負擔能力」 (affordability) 一項上遠勝其他八個城市。原因很簡單:德國所有公營大學完全不收學費,外國學生也可享受這個福利!

柏林洪堡大學官網圖片

不單學費全免,非歐盟學生也可以在當地工作,兼職上限為每年240天,全職則為120天,若果在校內擔當研究助理,更可申請豁免上限。德國的最低工資為每小時8.84歐羅 (約72港元),所以即使是家境不富裕的學生,只要努力讀書,願意課餘兼職工作,即使沒有獎學金,每年也只需3-5萬港元,便可負擔在德國大學讀書。

當然,貪平不應該是選擇大學的唯一因素,教學質素才是關鍵,那就讓我們看看有200多年歷史的柏林洪堡大學 (Humboldt Universitat Zu Berlin)。1810年,時稱普魯士的德國面對法國拿破崙的崛起,國勢日衰。教育大臣威廉洪堡 (Wilhelm von Humboldt) 呼籲科教救國,得到國王大力支持,甚至捐出王宮來作校舍。從前,大學是提供博雅教育、培養紳士和公職人員的地方,目的在於傳授知識,而非發展學問。直至洪堡在國家憂患之際創校,擺脫中古的學術傳統,提倡大學是研究中心,學校不僅要完成教學任務,更要以學術成就和科研能力作為判斷教師能力的標準。這些原則不僅使洪堡大學在相當漫長的時期,成為世界學術的中心,其理念亦成被全球大學仿傚,贏得「現代大學之母」的美譽。

洪堡大學學術地位崇高,產生過29位諾貝爾獎得主,著名教授和校友包括愛因斯坦、馬克思、黑格爾、俾斯麥等;不少民國年代成長的中國傑出學者如羅家倫 (民國清華大學、中央大學校長)、陳寅恪(民國清華大學國學院四大導師之一,史學家,通曉20餘種語言)、傅斯年 (民國北京大學、台灣大學校長)、 章伯鈞(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長,《光明日報》社長,名作家章詒和的父親)、俞大維 (民國交通部長、台灣國防部長)等都曾入讀洪堡。

筆者花了一些篇幅講述洪堡大學的背景和學術成就,又特別介紹了很多學有所成的民國著名學者,是想拋磚引玉引發一點思考: 為甚麼在資訊不流通、飛機未發明的一百多年前,年輕人可以克服語言和種種障礙,遠赴德國和其他歐洲大地的優秀學府讀書;反而在資訊彈指可得的今天,香港學生認識洪堡的竟百中無一?

幾位特首參選人都說重視教育,但除了派錢以外,沒有人能說出一點教育理念和方向,反而忙於撲火的特朗普委任的美國教育部長戴沃芝(Betsy Devos)雖從未在學校工作,卻有一套清晰的教育管理理念,提倡減少官僚干預,讓學校有更大自主權,又透過學卷給家長有更多選校權,相信會令美國基礎教育出現較大變化。筆者不知道美國的教育改革會帶來什麼結果,也不期望每一位特首參選人都是教育專家,但現在不少香港學生缺乏視野和動力的問題,絕不是派錢可以解決的,期望下屆官員,可以有心有力,造福學子。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