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世界零距離III】金句以外,還是那個認真的方東昇

撰文:游大東
出版:更新:
老實講,《世 III》沒有突破,採訪的國家亦不及上兩輯「騎呢古怪」,但秉承了這個系列的風格……敢肯定,要是換了別人,這個節目不會出現,就算出現了,現在觀眾在電視機/手機看到的版本,亦不會如此高質,因為那是方東昇盡 show quali 的大作。
游大東
《世界零距離III》剛剛播畢,此系列大成功,未知包括《世》系列的監製黃淑明等無綫新聞部高層,有否打算籌辦「一帶一路」系列,再由方東昇領軍?(《世界零距離III》截圖)

一連 10 集的無綫節目《世界零距離 III》剛剛播畢(有需要可以去 myTV 重溫),緊接下周一(1 月 23 日)首播的,是一年一度「新正頭期間限定」節目《新春開運王》(第二輯),預料將會是舊酒新瓶為做而做湊熱鬧但沒新意的賀歲節目,唔睇冇蝕底,亦意味自從《阿爺廚房》去年 12 月中開始、連續 6 個星期的翡翠台 10 點半線,將會由放煙花般精彩,再度回歸平靜。

如果說《阿爺廚房》成功創造去年香港自製電視節目的最大驚喜,所有榮耀歸於「鼎爺」李家鼎,那麼《世界零距離》的超卓、出色,絕對是因為無綫新聞及資訊部「殿堂級台柱」方東昇跟林鄭月娥一樣「好打得」!

這裏說的「好打得」,當然是指個人魅力和製作節目的功力,有觀眾覺得,望住電視機,都感受到他想超越前作的壓力,我覺得,第三輯較之第二輯雖沒突破,卻依舊高水準。

可惜是,縱觀網民評論和娛樂新聞的取材角度,都只局限於「因為金句多所以好睇」的狹隘思維,如果閣下都有這種想法,就認真暴殄天物「嘥心機」,亦太看小方東昇任職記者和新聞節目策劃接近 20 年的深厚功力。

軟硬新聞兼施 一雞兩味 省靚招牌

先來一點入門知識。2013 年首播的《世界零距離》系列,屬於雜誌式節目(magazine programme)。這類型的定義有二:由多個欄目組成,題材不一;用多個部分(segments)去講同一個主題,似短篇文章。同類的香港節目,計有港台電視的《好想藝術》、《頭條新聞》和《視點 31》,無綫的則有《港生活.港享受》(Dolce Vita,即 J5 播放的《明珠生活》)和《一綫娛樂》等等。

至於《世界零距離》,由於是無綫新聞及資訊部出品,必定以電視新聞的編採方式作為基礎,但硬新聞(政治、經濟、國際和中國的時事內容,報道事情始末、提供結論、發掘相關資訊等)中又滲雜了軟新聞(包括娛樂新聞、時事評論和人物訪問,寫作手法較多變,不用嚴守「幾何」法則或者「倒金字塔」的敘事方式,取材相對輕鬆)元素,在香港而言,這種節目相對少見。

「扒中」與旁述講稿在《世界零距離》系列重中之中,方東昇每次出鏡,每句 VO,都盡顯其入行近 20 年的功架。(《世界零距離III》截圖)

據了解,為拍攝《世界零距離》系列,過去數年,方東昇和另外兩位拍檔(第二輯起是陳沛珈和黃曉瑩)長時間身處海外,東奔西走,去勻 20 多個國家和地區,勁過玩《The Amazing Race》。更厲害在,他們仨既是記者,又是攝影師,採訪、上鏡、拍片,統統由他們負責,所以不難發現,那些上鏡的部分,沒打燈、沒反光板,面色不平均,說話時有風聲,收音麻麻。

但在公司角度而言,這種編制是最好的,因為省回攝影師、工程師和燈光師的出差費用,以最少的資源,獲得最大效益——節目首先會安排在互動新聞台播出,3 輯合共播出 340 集,每集約兩至三分鐘,相隔一段時間後,再於翡翠台播放半小時全紀錄,3 輯合共 28 集。能夠做到一雞兩味,賺兩次品牌贊助,更重要是為近年「聲名狼藉」的無綫新聞「省靚招牌」。

就以半小時版本而言,第一輯竟然「傻豬地」安排在 7 點線播出,靜靜的開始,靜靜的結束,反而第二輯「開竅了」,放在 10 點半線播出,由於製作認真,加上方氏金句連環爆,吸引師奶觀眾和年輕網民齊齊支持,結果節目爆紅,聽過不少人話:「好耐都冇試過睇 TVB 睇得咁開心,節目製作認真,又學到嘢!」

縱觀《世 III》,最有水準的「gag 位」是這個,三個人望着哈薩克總統納札爾巴耶夫的肖像,陳沛珈說:「納札爾巴耶夫 91 年做總統,我嗰年啱啱出世。」方東昇回應:「我細細個睇新聞嗰陣,佢已經做緊總統!」黃曉瑩望他:「我細細個睇你報新聞,已經報緊佢做總統㗎喇!」(《世界零距離 III》截圖)

電視新聞大不同 節目製作花心機

老實講,《世 III》沒有突破,採訪的國家亦不及上兩輯「騎呢古怪」,但秉承了這個系列的風格:簡潔又俐落、認真而嚴謹、風趣但不低俗,還有致勝關鍵——方東昇本人。敢肯定,要是換了別人,這個節目不會出現,就算出現了,現在觀眾在電視機/手機看到的版本,亦不會如此高質,因為那是方東昇盡 show quali 的大作。

話說到此,得說明一下電視新聞的基本運作。如果是採訪突發新聞,比如雨傘運動期間警方要清場,或者去年農曆新年旺角騷亂,獲安排到現場採訪的記者,需要與攝影師合作,拍下需要的鏡頭。正常情況下,攝影師都會「自動波」,遇見「靚仔 shots」,一定會拍低。同一時間,記者需要在附近範圍行來行去,或「索料」或目擊,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用電話向「坐堂」的採訪主任報料,看看是否需要做現場直播。

假如採主要求出 SOT(sound on tape,有聲有畫和記者旁述的報道),記者便要和對方溝通好,決定將哪些畫面「feed」(傳送)回公司和寫稿。採主和編輯審稿後,記者就要「造聲」(錄 VO)和「做扒」(standupper,記者抽取部分重要資訊,在鏡頭前讀出來),再交予剪接師「冚片」,畫面要盡量配合 VO,行內稱為「hit shot」,可見過程繁複。加上現在是 24 小時新聞台和 Facebook Live 的互相競爭,整個過程更見趕頭趕命。

同屬 SOT,但軟新聞和專題報道(feature)又如何處理?視乎故仔內容,可長可短。軟新聞如年初一花車巡遊、賀歲煙花、情人節、母親節、父親節、龍舟競渡等等,大約一分鐘至分半鐘時間。

至於後者,多為「own 古」(記者自行構思報道內容與角度,再預約採訪和拍攝)和系列報道,由數分鐘至一小時不等,視乎內容。有線新聞台的《小事大意義——細說 5 分鐘》或者「有線中國組」的《文革 50 年》特輯皆為此例,由做資料搜集開始,到訪問,到撰文,到審稿,再到剪片、混音,絕對需時。請教過現職電視新聞的行內朋友,極短的一日內可起貨,用一個星期內完成較普遍,大製作甚至要花上數個月時間。

內容超高水準 盡顯方東昇身價

方東昇領軍的《世界零距離》系列,扣除廣告時段,每集大約 20 至 22 分鐘,在我看來,要負責這個節目的策劃、製作和撰稿,簡直是挑戰人類極限。

怎麼說?每集內容涉及每個國家的歷史、地理、政治、氣候、經濟、人文風俗,以及對外的國際關係,資訊極度濃郁(豐富二字不足以形容它的好),節奏非常明快,寫故事時,結構又必需做到起承轉合和節奏,方可引人入勝,絕不會出現多餘廢話,看得出製作班底花了很長時間做資料搜集。

每集內容資訊濃郁,節奏明快,起承轉合,引人入勝,絕不會出現多集廢話,但又不會過份嚴肅,比如明知哈薩克人不喜歡「波叔」,索性製作圖片道具交給當地導遊,問他感受,夠晒真實。(《世界零距離 III》截圖)

就以 1 月 13 日播出的第五集〈哈薩克——明日世界〉,短短數句,已說出哈薩克的基本面貌,帶觀眾走入首都阿斯塔納,而且糅合了娛樂資訊,不嚴肅、不俗套:

「哈薩克面積世界第九大,係中亞五國之首,接壤俄羅斯同中國新疆。提起哈薩克,唔少人會聯想到曾經獲金球獎提名嘅電影《波叔出城》(Borat),片中講哈薩克一個鄉下佬「波叔」到美國嘅經歷,諷刺西方文化,又將哈薩克同落後劃上等號,哈薩克政府話電影歪曲國家形象,有旅遊書更加提醒遊客,唔好喺呢度嘅人面前提起「波叔」。「波叔」鄉下係咪真係好「鄉下」?嚟到首都阿斯塔納,可能發現自己先至係大鄉里。」

再說到阿斯塔納的建築為何有大雜燴風格:

「金字塔其實係和平文化宮,係國際宗教會議場地,靈感嚟自哈薩克嘅雪山,呢朵玫瑰係中央音樂廳,大帳蓬商場概念源自哈薩克傳統氈房,仲有參考白宮起嘅總統府,圖書館唔似圖書館,寫字樓唔似寫字樓,歪歪斜斜其實係住宅,中、西、日、俄風味都有,阿斯塔納被譽為拼盤式首都,佢嘅特色就係集合各家嘅特式,呢個拼盤好唔好味,咁就見仁見智喇。」

只消幾句,輔以畫面,觀眾一睇就明,高手才有這種質素。

亦因為這是新聞部製作,並非節目部出品,既要嚴肅又要加甜,味太淡會很悶,味太甜則輕佻,如何做到平衡,是寫稿時極需要考慮。就是這種 niche,彰顯了方東昇的價值,其他人用同一種方式表達,未必好睇,甚至過了火位(如頻頻講押韻金句)。最最最重要,是有沒有足夠片段讓剪接師「冚片」,需知道在海外採訪,錯過了、遺忘了,沒可能飛多一轉到現場「補 shots」,而方東昇在《世界零距離》玩得最癲的,是利用極多「扒中」將所有部分串連起來,變成一個完整故仔。

方東昇在哈薩克的商場跳樓機,竟然可以講到油價急跌拖累哈國經濟,堪稱第3集裏最搵命博的一個「扒」,堅呀!(《世界零距離III》截圖)

所謂「扒中」,即是在新聞報道中,夾在兩段旁述之間的出鏡位,由於要承先啟後,較放在 SOT 最後的「扒尾」(通常連同 sign off——「無綫電視記者方東昇報道」一句出街)難很多。最經典的,當然是第五集,方東昇在哈薩克一商場坐跳樓機,講哈薩克太倚賴能源,油價急跌,重創國內經濟:

「過去一年,哈薩克貨幣大跌,反彈完之後再跌,唔少人擔心仲會有終極一跌!」

以第十集(1 月 20 日播出)的〈巴拿馬——福水.禍水〉內容粗略數算,方東昇在《世 III》做的扒,大約有 20 至 30 個,換言之,一輯 10 集大約有 300 個扒,扣連 200 分鐘內容,比如第十集在巴拿馬,攝製隊參加巴拿馬的馬場,方東昇在賽道閘前做扒,說了這段:

「巴拿馬嘅馬,大家未必有印象,巴拿馬嘅騎師就經常喺澳門亮相,1990 年代名將高威利、同埋依家澳門嘅冠軍騎師高君濤,都係嚟自巴拿馬。」

明顯不是臨時諗起,而是有備而來,事前認真做過功課才講得出,當然,還未計那些即場見到,就地取材,臨時爆肚的高水準「扒」。

認真求證 娛樂兼備的新聞節目

另一個精彩之處,是製作團隊認-真-求-證-!記者寫稿不是寫 blog「自 high」,有疑問就要求證和要求對方回應,這是新聞從業員的專業所在,不會迴避問題,有疑問?直接找當事人或相關人事查問,甚至對質。

每有疑問,求證、對質是《世界零距離》系列的節目核心價值,這是新聞從業員的專業所在。為解答何以俄羅斯總統普京如此強勢,製作團隊老遠飛到聖彼得堡現場,採訪《時代》雜誌著名主編兼政論家札卡亞里回應,這種超級認真的態度,遇上節目有充裕製作裕算,出來的效果就會很好。(《世界零距離III》截圖)

比如第五集哈薩克的民主進程發展「龜速」,直接訪問哈薩克外交部發言人安少杰;第九集〈俄羅斯——核心〉(1 月 19 日播出),說到何以俄羅斯總統普京如此強勢,有指是因為國民將他與已故前總統葉利欽比較,於是製作團隊去年 6 月,真的去到聖彼得堡,親身去到「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SPIEF)的現場採訪《時代》雜誌主編兼著名政論家札卡里亞(Fareed Zakaria)回應;西方制裁俄國,生意佬和投資者怎樣分析?同埋亦訪問了阿里巴巴主席馬雲、「商品大王」羅傑斯(Jim Rogers)等等;俄國人只會稱讚普京?製作團隊用兩種方式呈現,就在當地尋找個案,說出反對意見,此其一;問高官,例如方東昇用俄文問俄羅斯副總理特魯特涅夫(Yuri Trutnev)如何評價普京,他說:「我好難評價!」你都知有弦外之音吧。

《世界零距離》系列爆紅說明了什麼?就是食、買、玩都可以不柴娃娃,要做到娛樂資訊搞笑兼備的新聞資訊節目,香港從來不比亞洲其他地區比下去,金句以外,還是認真認真認真;問題是,記者有沒有這種能耐、功力?管理人有沒有這種胸襟,放手讓下屬發揮?萬事俱備了,公司有沒有資源讓前線同事盡情發揮?「零距離」團隊已經拍了 3 輯,再拍新意不會大,敢問方東昇,你們何時會再次出走拍特輯,好讓香港觀眾真正認識何謂一帶一路呢?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