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迷自白|鐵迷非鐵膠 愛好者深入鑽研票價 點破港鐵收費問題

撰文:黃偉倫
出版:更新:

兩個月前屯馬線全線通車,有鐵路迷接受電視台訪問時,為英國著名民謠《綠袖子》譜上新詞,熱情唱出一句「屯馬開通真的很興奮」,情境轟動網民。每次新鐵路線通車,鐵路迷搶搭頭班車,衝閘、開香檳等片段,總在網絡上廣傳,鐵路迷與所謂「膠事」仿似畫上等號,總引來部份人取笑。
鐵路迷是否必然「膠」?《香港01》與3名交通迷細談社會對交通迷是否有所誤解。早在屯馬線全線通車前兩年,由鐵路迷組成的「港鐵票價結構關注組」早已點出屯馬線通車,勢必令港鐵部份路段出現「短貴長平」的不規則收費問題,問題及後引起立法會議員關注。
紀俊安更曾獲港台邀請,成為《城市論壇》嘉賓,與立法會議員同場討論港鐵票價問題。點出問題後,港府稱最快用3年時間解決港鐵票價不規則問題。紀坦言,從小喜歡鐵路,小時候也是爭坐新鐵路線頭班車的鐵路迷;但年紀漸長,更重視鐵路對社區的影響,希望從興趣中獲得的知識,也能為社會有建樹。

紀俊安是Facebook專頁「火車未到站」的創辦人,站內自稱站長,關注不同鐵路議題。(李澤彤攝)

兩鐵合併開始「入坑」喜歡鐵路

紀俊安是Facebook專頁「火車未到站」的創辦人,於專頁內自稱「站長」,關注不同鐵路議題。近年更成立鑽研港鐵票價機制問題的關注組,不時以「港鐵票價結構關注組成員」的身份在傳媒受訪。

紀俊安年幼時,只是普通的鐵路迷,2002年港鐵將軍澳線啟用,開始對鐵路產生興趣,到2007年兩鐵合併正式「入坑」。一如其他鐵路迷,遇上兩鐵合併的鐵路界「盛事」,就要乘搭合併後的頭班車,隨後開始撰寫網誌,並結識鐵路迷朋友。他笑言,當時單純喜歡鐵路「快、方便,同埋啲車得意掛」。

2009年紀俊安15歲,仍熱衷坐頭班車,不過將軍澳線康城站通車日,出現鐵路迷界的「慘痛事跡」。當時有鐵路迷在車箱內開香檳,片段於網上廣傳,同一列車的鐵路迷都出現在電視銀幕上,更被截圖放上「高登討論區」,遭網民群起批評為「毒男」、「行為怪異出位」。他坦言,當時有感被網絡欺凌,外出要戴口罩遮臉,回校亦曾遭受同窗報以奇異目光。

交通迷自白系列︰

交通迷自白|亞氏保加症患者研道路出書 曾促成港府更換出錯路牌

康城站通車當日,有鐵路迷在列車上開香檳慶祝,片段至今仍在網上流傳。(網上影片截圖)

地區諮詢反思鐵路意義

這一年的遭遇,紀俊安對乘坐新鐵路線頭班車多了顧忌,他亦更成熟想鑽研更多鐵路議題。隨後沙中線工程項目上馬,港鐵需要「落區」諮詢,他原以為地區居民必然支持,當到達諮詢會現場時,土瓜灣道及馬頭圍道的居民,已就走線問題爭吵,對他這名單純的鐵路迷帶來衝擊,「(有鐵路)係咪一定會方便?會唔會係有其他副作用?對於社區嘅影響又會點呢?」

不少交通迷為「性格巨星」

新聞片段中的鐵路迷,不時都「語出驚人」,剛過去的港鐵屯馬線全線通車日,有人就為《綠袖子》一曲譜上「屯馬開通真的很興奮」的歌詞;有少年亦稱打從剛出生就已等港鐵通車。有些鐵路迷又會做出「捐閘」行為,「毒男」、「鐵膠」的罵名在網路上不脛而走。

紀俊安在大學社工系畢業,他同意交通迷中不少人是「性格巨星」,有時會對喜愛的事物過份執著,部份人則有「搏出位」心態,希望吸引傳媒目光,模仿前人「捐閘」,致公眾難免有負面印象。不過他認為,其實人人各有所好,追星族看見偶像海報也可莫名興奮,而鐵路迷喜愛的是鐵路,本質上未有大分別,「唔搞到人係無問題」。

+1

不少鐵路迷喜歡開設Youtube頻道,上載行車片段,紀俊安認為是「人有我有」心態,在社交媒體盛行年代,正是社會縮影,互相「鬥多貨」追求點擊率。今年3月有鐵路迷違規闖入屬於禁區的羅湖站,希望領取車站指南,以及拍攝行車,事件引起非議。紀俊安認為正是源於「人有我有」。

在鏡頭以外,有不少理性鐵路迷,本身任職教師、工程師等專業,但社會只會籠統標籤為「鐵膠」。紀俊安表示,或有部份鐵路迷認為搶乘頭班車的「衝衝子」為負累,「令成個圈子印象崩壞」,擔心被標籤為同類。

紀俊安認為,社交媒體盛行的年代,同溫層效應大,鐵路迷群組又有按年齡劃分的傾向,結果不同年齡層的鐵路迷鮮有交流。他就認為「與其割席,點解唔係我哋做返啲嘢,令佢哋嘅水平,或者眼界高啲呢?」

▼6.27屯馬線全線通車情況▼

+14

中學生鐵路迷日花兩小時吸收鐵路資訊

如紀俊安般鑽研鐵路議題的鐵路迷,以往較少在鎂光燈前出現。中學生鐵路迷Kobe是爭坐頭班車的「衝衝子」,熟悉列車型號,閒時「追車」拍攝列車,又開設Youtube頻道分享列車影片,夢想他朝成為港鐵職員,或較貼近公眾印象中的鐵路迷。

Kobe就讀小二時愛上鐵路,至今「鐵齡」約7年,每日大約花兩小時在網上吸收鐵路資訊,如瀏覽「香港鐵路大典」及觀看行車片段。有人會問行車片段有何好看?Kobe表示,當聽到列車廣播、摩打聲、開關門聲等,都有舒暢感覺,在功課壓力大時,甚至有減壓效果。

升中四的Kobe為鐵路迷,早前乘坐了屯馬線及東鐵新九卡車的頭班車。(梁鵬威攝)

部份鐵路迷不時「追車」,並非公眾慣常理解「送車尾」的追車,而是追看不同列車,Kobe亦是「追車」的一員。他解釋,鐵路迷有Whatsapp群組,交流列車資訊,抄下列車編號分享,當發現原本行駛荃灣線的列車,轉到其他線行駛,他們便會前往「追車」拍攝;又例如新列車登場,都同樣會追看,在暑假空閒時可以日花7至8小時「追車」。

他笑言,空閒時會等待數班車,直至心儀型號列車才上車,最長曾等近半小時。以屯馬線為例,根據他「追車」經驗,認為俗稱「假千九」的中國製列車較舒適。

+7

鐵路為興趣 可擴大社交圈子

談到網絡上不少人取笑鐵路迷的行為,Kobe坦言並不知情,認為喜歡鐵路只是普通興趣,但承認確實較為小眾。過往曾向他人談論鐵路,卻被笑稱為「鐵膠」,感到不快。不過他認為,以鐵路為興趣有其好處,例如可擴闊社交圈子,甚至結交內地鐵路迷,又可認識本地不同社區。

Kobe說,理解一般人未必有興趣深入了解鐵路,但認為鐵路服務非常貼身,始終相信每人都總會有點興趣,期望可向更多人推廣。

鐵路迷行為應以不影響其他人為原則

身為頭班車的「衝衝子」,Kobe認為,屯馬線一期通車時,鐵路迷「開香檳事件」於閘外發生,而且周圍都是鐵路迷,「大家都開心」;但假如在車廂上發生,可能影響他人,就並不恰當,認為鐵路愛好者的行為要有原則,「最緊要唔影響其他人」。

至於過去有鐵路迷擅闖羅湖站索取車站指南,他同意一般市民不應進入擅闖禁區範圍,但假如純粹拍攝,直接坐「回頭車」離開,其實亦可以接受。

受訪當日,Kobe的父親簡先生亦在場,他笑言對孩子認識加深,亦支持其興趣,「又唔係黃賭毒」,而且認為其觀察力有改善,所謂「膠」只是各人意見不同,純粹鐵路屬小眾興趣,方會有「鐵膠」一詞。事實上,Kobe亦喜愛羽毛球、野外定向等活動;同樣會看「多啦A夢」及電視劇集,只是同時喜歡鐵路。

兩代鐵路迷,兩個不同故事,談到未來,Kobe幻想他朝一日加入港鐵,將興趣化為工作,或許駕駛深愛的列車,又或擔當其他職位,父親亦大力支持。

紀俊安則希望繼續鑽研鐵路議題,除了拆解票價問題,亦希望推動港鐵設全線加設到站時間預報系統及開放數據,日後在民間繼續鞭策港鐵。他又認為,「鍾意鐵路唔等如鍾意港鐵」,盡可能自身發揮影響力,至少令大眾人知悉港鐵問題,並寄語年輕「衝衝子」鐵路迷:

「呢個世界唔係淨係得睇出車,有時係虛心啲,用多啲同理心,理解成個世界,將你嘅興趣轉為一啲新嘅知識,利用呢個身份去改變社會。」
紀俊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