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出問題總選擇逃避? 心理學家解釋為何愛情上常犯同樣的錯
你是否總覺得伴侶太黏人,控制欲強;或是對方太有距離感,感情出現問題時總是選擇逃避?你的愛情模式是否常常重蹈覆轍,不斷愛上相似的人,或總在愛情裡犯同樣的錯誤?這些疑問,或許都能回溯到幼兒時期與父母的相處模式而找到解答。本期邀請馬來西亞心理輔導師李馨君探討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如何詮釋我們與他人的關係,或許會由此認知到,你需要的並非開展一段新關係,而是重新認識自己。
依附理論由來
依附理論是由英國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在1950年代提出,核心原則是,為了避免受到外在威脅,孩子在一出生就會本能地依賴主要照顧者,並發展出親近關係,否則將長期影響其心理與交際功能。美國心理學家哈利哈洛(Harry Harlow)著名的恒河猴實驗,進一步顯示,比起饑餓,安全感更能激發孩子對照顧者的依附情感。爾後,兩位學者辛蒂哈珊(Cindy Hazan)與飛利浦薛佛(Phillip Shaver)將依附理論拓展到成人情感關係中,發現我們從小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會形塑我們的依附類型,影響成人後的親密關係。
根據一個人處於親密關係中的焦慮與回避程度,可分為4種感情依附類型。看看下列哪個描述較符合你的狀態?(點擊放大閱讀)▼▼▼
處理好個人情緒 慢慢走向安全型
詢及若伴侶非屬於安全型依附,應該怎麼做時,李馨君一語道破多數人在親密關係中的盲點——為對方貼上任何標籤前,我們應將焦點放在自己身上,先把自己處理好。「在大多數的情況下,若本身不是安全型,我們也很難會碰到安全型的戀人。這是因為感情依附類型會隨著不同的伴侶和兩人的相處模式而改變。」
她以焦慮型的人為例,如果因為自己的焦慮而過度依賴對方,反復向對方要求報備行蹤,讓對方覺得失去私人空間而感到窒息,即使伴侶屬於安全型,長期下來也會觸碰忍耐極限而想要逃避。反觀,若我們把自己的情緒處理好,不那麼歇斯底里了,就算對方是回避型的人,他也會慢慢靠過來。「因此,若我們不先審視自己、瞭解自己,很有可能會誤把安全型的伴侶看作是逃避型,才會覺得自己總是遇不到成熟穩重的安全型戀人。」
若你是屬於非安全型的依附類型,這並非無法改變,李馨君建議不妨先從處理自己的情緒開始。
當我們在親密關係中面對衝突,而感到緊張或焦慮,我們可以先轉移焦點,去做讓自己開心和放鬆的事情,等情緒穩定後再以理性成熟的方式處理問題,嘗試與對方展開談話。「若對方是安全型,他肯定願意和我們談;若對方是恐懼型,他也能比較冷靜,不那麼害怕;若在情緒穩定的情況下,對方仍想要回避,不願直視問題,那我們可以開始學習如何安撫對方。」
相關文章:愛情疑難|伴侶條件太好自慚形穢? 5個方法克服戀愛中的不自信(點擊放大閱讀)▼▼▼
李馨君分享曾接觸的真實個案,當事人是一名焦慮型依附的中年婦女,在孩子離家上大學後,便將全部心力轉移到丈夫身上,開始埋怨丈夫不理她,不斷傳簡訊盤根問底,但她越焦慮丈夫就逃得越遠。「我們跟她一起回溯童年後發現曾有被忽略的經歷,導致往後每當被忽略就會感到焦慮。後來,我們除了教她冷靜、穩定情緒,也引導她拓展自己的人際關係,找朋友一起做喜歡的事。慢慢的,成功從高焦慮轉為低焦慮,她也不再因為對方的一句話而輕易認定自己是不合格的太太。」
然而,世事並不總是如願。若經過一番努力後,對方依然不願配合一起解決問題,也許是時候讓我們認真思考應否繼續維持這段關係。「若選擇分開,我們也必須以一個有擔當、成熟的心態,好好跟對方溝通。這也是我們慢慢走向安全型的一個跡象,即懂得向對方表達我們的需求,而非一直委曲求全、過於付出。」
正如前文所說,依附類型並非絕對、鞏固的分類,我們亦無須用該理論來定義或約束自己。身為心理輔導師,李馨君表示,在進行夫妻或關係輔導時,也不會特意標籤個案屬於哪個類型,而是著眼於兩個人如何共同建立一段成熟、健康的親密關係。
最後,李馨君認為,世上沒有百分百屬於安全型的人,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多少會在人際關係中遭遇挫折。依附理論能夠反映出我們正處在什麼狀態,是否受過往的經歷牽絆。自我覺察後,依附理論可以是一個很好的指南針,指引我們該朝哪個方向努力,通過建立對自己與他人的信心,慢慢往安全型趨近。
相關文章:拍拖不是有愛就夠 情侶要知的五件事 感情才走得長久(點擊放大閱讀)▼▼▼
相關文章:9成情侶存在「話語控制」 7招教你遠離「控制狂」情人(點擊放大閱讀)▼▼▼
延伸閱讀:
【本文獲「馬來西亞東方網」授權轉載,原文:自我覺察 建立對自己與他人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