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副卿訪華|北京不認美式標準 拒絕陷入話語陷阱

撰文:黃治金
出版:更新:

7月26日上午,中國外交部副部長謝鋒同到訪的美國國務院常務副國務卿舍曼(Wendy Sherman)在天津舉行了會談。從中方公布的會談內容來看,謝鋒向舍曼的表態,基本上延續阿拉斯加中美高層磋商時中方的強硬姿態。

謝鋒的主基調,是強調相關規則和標準的制定不全由美國決定。進一步解讀謝鋒的話,可以看出他從四個方面對拜登政府進行了批駁。

第一,中國不認可拜登政府「競爭、合作、對抗」的對華關係定位;第二,「全政府全社會」對華遏制策略,實際上就是把美國內深層次結構性矛盾推諉到中國;第三,拜登主義和特朗普主義別無二致,本質都是美國優先;第四,美國沒有資格在人權領域對華施壓。

中國外交官能夠如此果決地批駁美國,已經是一種「新常態」。經歷特朗普(Donald Trump)時期的對華脱鈎,和拜登上台後不加甄別地延續其前任對華政策,中國眼中的美國已經是一個內病外治、自私自利的國家。所以,對於拜登政府當前對中美關係的處理手法,北京不但不認可,且積極地予以批駁。

譬如,拜登所主張的「競爭、對抗與合作」的對華關係定位, 謝鋒認為,對抗遏制是本質,合作是權宜之計,競爭是話語陷阱。有求於中方時就要求合作;在有優勢的領域就脱鈎斷供,封鎖制裁;為了遏制中國,不惜衝突對抗。

美國副國務卿舍曼7月25日抵達天津後入住的濱海一號酒店附近,有保安現場執勤。(AP)

這裏提到的「話語陷阱」表面上是指拜登政府所強調的「和中國開展全面、公平的競爭」,但它實質上還是指和中國的意識形態對抗,是美國二元對立思維的體現。從奧巴馬時代的「修昔底德陷阱」,到特朗普時期的「美國重建了中國」,再到後特朗普時期、拜登執政初期的「中國戰狼外交」、「中共不等於中國人民」以及「新疆種族屠殺」等等,都是美國單方面製造的話語陷阱。

這樣的話語陷阱服務於美國「對抗遏制」中國的本質,根本目的就是要繼續壟斷話語權,定義國際標準和話語權規則,讓中國有口難言,有理難辨。舍曼此次天津之行,也是為了繼續鞏固這樣的話語陷阱。謝鋒的表態就是告訴美國,中國政府不承認、不接受美國單方面所強調的各種規則和標準。

《口吻轉變 白宮劃清中美激烈競爭的警戒線》一文中,筆者曾提到,美國國務院就舍曼此次訪華強調要確保有一個「護軌」(guardrail),做好對雙邊關係「負責任地管控」,以確保和中國的激烈競爭是公平的,並且要避免滑向衝突。這種表態反映了拜登政府「克制」的一面,算是口吻上的積極變化。

但是,它實質上還是以美國標準優先。這裏所謂的「護軌」有多高,有多麼安全,似乎還是要讓美國說了算。對此,中國絕對不會答應。

舍曼天津行是拜登政府搭建「習拜會」的起步工作。點擊瀏覽過往拜登和習近平的交往瞬間:

+2

謝鋒對舍曼也講得很清楚。他提到,美方所謂維護「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就是想把自己和少數西方國家的「家法幫規」包裝成國際規則,用來規鎖打壓別國。美方另起爐灶拋出所謂「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無非是想耍賴,想篡改規則限制別人、謀利自己,是想施行弱肉強食、以大欺小的「叢林法則」。

舍曼之行之所以強調「護軌」的概念,除了講給北京聽以外,主要聽眾還是那些被迫表態、靠向美國立場的盟友。因為一些盟友擔心中美關係「脱軌」,美國也要給盟友吃定心丸。只有給盟友吃了定心丸,拜登政府才有可能繼續強調美國的「實力地位」。

但從謝鋒和中國外交部多次表態來看,中國並不承認美國的這種實力地位,也不認可美國單方面制定的標準和規則。如果美國人能夠聽得明,謝鋒這樣的中國新生代外交官已經講得很清楚,關鍵在於美國將中國當成了「假想敵」,並且將內部深層次矛盾轉移到中國身上。

所以,只要盟友有顧慮,只要中國不接受,舍曼通過此次天津行展現美國實力的計劃,便已經毫無意義,反而是中方要借舍曼的訪問,向她表達立場、提出訴求,要求美方糾正對華錯誤舉措。這也能體現中國政府當前對美外交拒不讓步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