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對話 奧巴馬孤立朝鮮 失緩解核問題良機
2016年1月6日,朝鮮領袖金正恩生日前兩日,國寶級主播李春姬在國營電視台播報,朝鮮成功試射氫彈。這是自2006年首次核試以來,朝鮮第4次核試。消息令舉世震動,韓國、美國、中國、日本、俄羅斯這5個與長年參與處理朝鮮核問題的國家,無不擔心核危機升級。
一個月後,幾個前美國官員奔赴位於德國柏林的酒店,跟朝鮮要員見面。據報,美國官員從朝鮮方面得悉,領導人金正恩的意思:恢復和談,結束韓戰局面。平壤有意停止核試,條件是美國和韓國必須停止舉行聯合軍事演習。
然而,美國總統奧巴馬並不賣金正恩的賬,幾個月後,美韓同意部署針對朝鮮的薩德導彈防禦系統,軍演繼續,朝鮮半島和平歷程,並無寸進。
金正恩願望:與美談判
論定奧巴馬八年對朝鮮核問題的政策前,讓我們先回顧其任內兩個朝鮮領導人的核武方針。
金正恩2012年自獲朝鮮勞動黨推舉為「第一書記」,正式接班掌權以來,已發動了3次核試,又不時試射飛彈,恫嚇要令首爾和華盛頓陷入一片火海,甚至下令對美韓兩國作「正義核武攻擊」,作風比父親金正日更為強硬主動。金正日自1997年當選勞動黨總書記後,分別於2006年和2009年兩次核試,但一直到其病亡,並未以核武向外挑釁。
如此看來,外界認為金正恩「鍾情」核武,勤於核威嚇,不無道理。金正恩派特使與前美國官員表明心意,難免令人詫異。
伸橄欖枝有跡可尋
然而,美朝兩方秘密派代表會談,其實不是新鮮事,去年10月,金正恩便派出外務省副部長韓成烈,在平壤接見美國代表。韓成烈其後飛抵馬來西亞,再跟美國代表會面。類似的枱底談判並不罕見。金正恩高舉核武以外,也尋求改善跟美國的關係。
在2017年的新年賀詞裏,金正恩罕有穿上西裝,戴上新眼鏡,表示美韓企圖發動核戰,導致朝鮮半島局勢長年緊張,而戰爭未爆發的關鍵在於朝鮮擁有遏制美國的核武,以及覆蓋海陸空和網絡的國防力量。金正恩強調,美韓若不停止核威脅和每年的聯合軍事演習,朝鮮只會不斷加強防衛能力,甚至先發制人。
與此同時,金正恩稱朝韓關係須改善,共同化解軍事衝突,避免開戰。他又罕有自責「力不從心」,稱新年會奮發圖強。1月8日金正恩度過33歲生日,朝鮮令外界意外地沒有任何軍事舉動,官方媒體朝中社亦無公布為金正恩慶祝生日的消息。連串動作流露出觀望美國對朝政策風向的意味。
事實上,金正恩的治國與外交思維與父祖輩不盡相同。他奉行「核與發展並進」路線,既樹立個人權威和堅守「先軍政治」,又改革經濟,並向美國伸出友誼之手。
從平壤的角度來看,美國的敵對政策對朝鮮國家安全構成重大威脅,金正恩因而提出與華府達成和平協議,取代1953年休戰協議。當年朝韓雙方停止干戈,但所簽署的並非和平停戰協議,理論上雙方仍處於戰爭狀態。韓國延世大學政治學教授鄭因文(音譯)曾指出:「除非朝鮮的國家安全問題得到解決,否則他們永遠不會放棄核武器,而解決朝鮮安全問題的最佳辦法是就設立一個朝鮮半島和平機制。」
核威脅的幻覺
金正恩至今三作核試,揚言已成功研製並試爆「氫彈」。2016年3月,朝鮮官方透露成功研發核彈頭微型化,核武搭載於彈道導彈系統。今年初,金正恩於新年講話提到:「國家坐擁最先進的軍備,研發進度良好,洲際彈道導彈(ICBM)系統的測試已踏入最後階段。」
縱然外界對朝鮮核武軍事發展,未必瞭如指掌,不過朝鮮發展核武持續有進展,這點連美國都認同。美國副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直言:「雖然朝鮮多次失敗收場,但他們把所得經驗應用在下次測試。根據我們的評估,去年朝鮮核武能力確實有很大進步,質量大大提升。
美國與朝鮮軍力相差太大,金正恩不會貿然開啟戰端。美韓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斯奈德(Scott Snyder)分析,未來朝鮮即使挑釁,亦未必會太過火,務求維持於危機狀態(crisis situations),變中求存。
奧巴馬漠視平壤
金正恩有心,奧巴馬無夢。奧巴馬任內8年,跟朝鮮兩代領導人交手,對朝鮮核問題,採取的大抵是小布殊年代的套路:堅持跟韓國舉行聯合軍事演習,務求在軍事上壓倒朝鮮。直至其卸任,兩韓狀態跟八年前無異。
在不願意跟朝鮮對話的前提下,美韓每年舉行聯合軍演,與朝鮮之間劍拔弩張。韓國國防部甚至表示,在今年內成立「斬首部隊」,一旦朝韓爆發戰爭,將出動刺殺朝鮮領袖金正恩等平壤要員,「反制」金正恩的戰爭指揮中心和癱瘓平壤的核武與導彈基地。
奧巴馬並非沒有嘗試與金正日及金正恩兩代朝鮮領導人和談。金家父子作風令人難以揣測,以核試和發射「衛星」回禮,或令奧巴馬8年在朝核問題多番卻步。但奧巴馬對朝鮮用硬不用軟的做法,也與他處理伊朗核問題時表現出的彈性大相逕庭。
雖然朝鮮與伊朗的情況不可一概而論,但奧巴馬處理朝鮮問題時缺乏變通,而且或多或少誤判了朝鮮的意圖。曾多次實地參觀朝鮮核試施的史丹福大學國際安全與合作中心高級研究員赫克(Siegfried S. Hecker)日前在《紐約時報》撰文指出,奧巴馬不願直接與平壤接觸,堅持要在朝鮮無核化之後再與之談判,看起來似乎與前任小布殊一樣,認為金正日和金正恩不得人心,希望他們倒台,選擇加強制裁及施壓要求中國制約平壤。然而,事實證明,這兩項策略均無法遏止朝鮮擴大核武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