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節氣宜忌|西瓜山楂8食物清熱解暑 4湯水健脾去濕忌濃味煎炸

撰文:鄧穎琪
出版:更新:

二十四節氣「夏至」一般在每年6月20至22日之間,今年的夏至是6月21日(五),這天日影最短,白晝最長。註冊中醫師建議,夏至來臨之後,應盡量以清淡飲食為主,再配合健脾、去濕、清熱等功效的食療,同時不要忽略養心的重要性。

夏至是什麼?全國放假一天?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立的,在古代的中國,這天更是重要節日,清朝前的夏至,更會全國放假一天。古語有云:「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意即夏至後,鹿的鹿角會開始脫落;樹上的蟬亦會在夏至後鼓翼鳴叫;至於「半夏」,乃是一種仲夏時節於沼澤或水田中生長的藥草,在夏至後它會蓬勃生長。

夏至是北半球全年白晝最長的一天,夏至前後的飲食,都應以清淡為主。(資料圖片)

註冊中醫師邱穎琳教過大家立夏要注意的飲食宜忌,立夏後陽氣漸長,天氣逐漸變熱,令人體容易熱氣上火,所以飲食要以清淡為主。另一方面,每個季節都有其對應臟腑,夏天對應的是心,因此夏天適宜好好養心。

夏至過後天氣會繼續炎熱多雨,保健原則與立夏差不多,都是以清淡為主,不宜濃味、煎炸,另外再加健脾、去濕、利水,以及清熱降火的食物。
註冊中醫師邱穎琳

請按下圖睇中醫師推薦的8種夏至適宜食物:

+4

8種夏至適宜食物

薏米:利水滲濕

苦瓜:具清熱解毒、瀉火之效

西瓜:清熱解暑、生津止渴

冬瓜:清熱解暑、利水消腫

西芹:清熱涼血

綠茶:清熱降火、生津止渴

太子參:補脾益氣、養陰生津

山楂:消食健胃

夏至飲食:宜多菜少肉 忌濃油煎炸過分進補

中醫師又叮囑,夏天的飲食不宜濃味、油膩、煎炸或過分進補,應該多吃蔬果和少食肉。夏至後天氣更熱,不少人都會按捺不住而飲凍飲、食雪糕,要注意不要食得過量。

夏至湯水:健脾消暑

除了進食某類食材外,大家也可透過煲湯去滋養,健脾、清熱又消暑,以下4種都是適宜在夏至前後飲用的湯水。

請按下圖睇邱醫師推薦的夏至湯水:

+3

中醫推介湯水【1】陳皮冬瓜綠豆湯

材料:冬瓜2斤、陳皮1個、綠豆2両、薏米1兩、蜜棗2粒、水2.5公升

做法:
1)陳皮浸軟、刮瓤備用。
2)冬瓜洗淨、切塊,無需去皮及籽。
3)綠豆、薏米、蜜棗洗淨備用。
4)所有材料連水下鍋,大火煲滾後轉小火煲1.5小時,即成。

湯水功效: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冬瓜:清熱、利水和袪濕;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綠豆:清熱解毒;薏米利濕健脾。

不失敗秘訣:冬瓜連皮、籽和瓤煲,因為瓜皮有利尿作用,瓜瓤則可清熱。

中醫推介湯水【2】老黃瓜太子參豬腱湯食譜

老黃瓜太子參豬腱湯食譜

夏天湯水食譜|老黃瓜太子參豬腱湯健脾去濕 燈心草不宜全棵用?

中醫推介湯水【3】扁赤小豆節瓜茶樹菇湯

扁赤小豆節瓜茶樹菇湯食譜

【夏至湯水食譜】扁赤小豆節瓜茶樹菇湯 理氣健脾化濕消暑

中醫推介湯水【4】冬瓜荷葉水鴨湯

冬瓜荷葉水鴨湯食譜
+1

【夏天湯水食譜】冬瓜荷葉水鴨湯清熱解暑 滋陰水鴨如何處理?

註冊中醫師邱穎琳,就夏至飲食宜忌給予建議。(受訪者提供)

若想睇更多,可參考以下夏至湯水食譜合集:

夏至湯水合集|健脾消暑去濕利水10款夏天湯水 常備冬瓜荷葉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