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衝突|內塔尼亞胡與阿巴斯有何共同利益?
自穆斯林齋戒月上月中開始以來,進入聖城的大馬士革門一帶已連夜爆發巴勒斯坦人與以色列安全部隊之間的持續衝突。在上周五(5月7日)以色列警方與禱告中的穆斯林於聖殿山上阿克薩(al-Aqsa)清真寺的對峙演變成造成超過兩百人受傷的暴力事件後,事情急轉直下。
直至周一(5月10日),雙方再在阿克薩清真寺周邊引爆大型衝突,控制加沙地區的哈馬斯向包括耶路撒冷等地發動飛彈攻擊,隨後以色列以空襲還擊,造成至少2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警告哈馬斯已經超越紅線,表明會「以強大力量回應」。
地權與集會自由之爭
這一連串衝突有至少兩個近因。一是東耶路撒冷Sheikh Jarrah區的地權爭奪戰。該區被視為富裕,居民以巴勒斯坦人為主,但後者的物業產權卻被捲入可退溯直鄂圖曼時代產權的法律爭議當中。以色列最高法院原訂於周一為此宣判,而此前當地居民也一直也受到猶太官民的滋擾。
近來巴勒斯坦人常在區內示威,抗議以色列在其不合國際法侵佔的東耶路撒冷區內試圖迫遷巴勒斯坦居民。上周,事件演變成猶太移居者與以色列邊防部隊的持械攻擊行動,更有內塔尼亞胡支持的極右議員親自上陣支持,導致聯合國出言勤止,而美國國務院也表示「深切關注」,點名該區表明不支持「使我們離和平更遠」的行動。最後,內塔尼亞胡眼見國際一致反對也知情識趣,要求最高法院暫緩判決。
二是齋戒月以來以色列當局的「不合理」管制。以往的齋戒月,巴勒斯坦人黃昏時都可在大馬士革門的廣場上集會解除日間的禁食,然而本年以色列警方卻以催淚彈和帶臭味的液體驅趕,只稱是為了保障通往清真寺的通道能安全有序通行——由於疫苗普及接種,以色列已然解封——同時卻准許一個反阿拉伯猶太至上組織遊行至同一地點,高呼「阿拉伯人去死」。此等看似不公平的待遇,加上社交媒體瘋傳兩個族群被另一族動武「私了」的片段,造成了幾個星期的緊張局面。
上周五衝突升級之後,暴力持續不斷。雖然內塔尼亞胡見勢色不對,叫停了當天預計會慶祝以色列佔領耶路撒冷(即以色列所謂的「耶路撒冷日」,本年訂於5月9日日落至10日傍晚之間),阻止猶太人群到舊城內穆斯林區西牆聚集,以免這個象徵以色列入侵的節日進一步激化事件,不過隨着周一清晨以色列警方再次以催淚彈和閃光彈攻入聖殿山,造成數百人受傷,事件已到了難以和平止息的地步。
不過,這一連串衝突的背景,卻是以巴兩位政壇「老人」——包括在任12年、年屆71歲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以及在位16年、年高85歲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Mahmoud Abbas)——如何為保住自己的領導權而構結了一個不明言的利益共同體。
阿巴斯再次落空的選舉承諾
先從阿巴斯講起。阿巴斯自2005年自治政府主席選舉當選,開始其「四年」任期以來,就一直沒有進行過領袖選舉。原因是翌年的巴勒斯坦立法委員會選舉,竟由哈馬斯這個極端武裝組織勝出,擊敗了阿巴斯所屬的法塔赫,經一番內戰後,造成了加沙與約旦河西岸兩個巴勒斯坦人控制區的分裂。
然而,這就為阿巴斯拒絕選舉造就了極佳的理由,此後十多年,哈馬斯與法塔赫雖然多次談判重組團結政府,以舉行選舉,甚至訂出了確定的選舉日期。可是,最後雙方都因不同原因談不攏而一直拖延。期間,阿巴斯支持低落,卻堅持不退,長期不容許法塔赫內出現可以挑戰其權力的人,甚至不願自行任命一位他朝有可能取代他的自治政府副主席。
在特朗普任內,美國停止援助巴勒斯坦,達成分割巴勒斯坦土地的新中東和平方案,又促成以色列與一眾阿拉伯國家交好;阿巴斯則以拒絕接收以色列政府代收的稅項為「報復」(此佔其收入六成),導致人民生活更加苦不堪言。直至去年11月,眼見美國政府即將換屆,才放下身段收錢。到去年12月,一項民調顯示,有高達66%巴勒斯坦人希望阿巴斯辭職。
此等情勢之下,阿巴斯退無可退,就乘着與哈馬斯(再次)達成選舉協議之機,在本年1月宣布將在本年5月22日進行立法選舉,並於7月31日進行總統選舉。
經過過去十多年阿巴斯「先宣布選舉,再取消選舉」的多番承諾與落空之後,大家都心感疑慮。雖然如此,但人們對選舉反應熱烈,有高達93.3%的合資格選民完成了選民登記,多達36張名單加入選舉。
不過,選舉也導致法塔赫馬上生出了兩個分裂政團,成為了法塔赫的競爭對手。根據以色列電視台Channel 13的民調,支持哈馬斯的巴勒斯坦選民比例高達32%,支持法塔赫的則只得17%;而支持哈馬斯領袖哈尼亞(Ismail Haniya)當政府主席的比例也在阿巴斯的一倍以上。
此情此境之中,阿巴斯於4月底以以色列不願配合讓東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像過去一般到郵局投票為理由,決定將選舉無限期押後。事情發展雖在預期之中,可是這種理由說服力也未免過低。
內塔利亞朝「為人為己」的配合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在過去阿巴斯要求以色列當局開放郵局讓選民投票之時,以色列當局都會接受要求,可是這次以色列卻沒有回應,還透過官方放風指舉行選舉和押後選舉都是只巴勒斯坦當局的責任,更稱以往其要求都有照顧到以巴雙方對東耶路撒冷主權各自自圓其說的認定,但這次就沒有。客觀而言,以色列的拒絕回應「剛好」為阿巴斯製造了押後選舉、保留權力的理由。
目前,經過本年3月兩年內第四次大選,總理內塔尼亞胡組閣失敗,換上中間左翼第二大政「擁有未來」(Yesh Atid)黨領導人拉皮德(Yair Lapid)組閣。在後者組成政府需要極右和穆斯林政黨同時支持的背景下,以色列很可能會組閣失敗,此時如果讓哈馬斯透過選舉上台的話,對以色列整個政壇,至以內塔尼亞胡本人也極其不利,於是就造就了以色列政壇與阿馬斯微妙的「共同利益」。
上周五以色列警方在阿克薩清真寺對祈禱者的激烈攻勢,也可被視為內塔尼亞胡的策略性進攻。以色列左派《國土報》(Haaretz)就指這看似是煽風點火的行為。
此番「煽風點火」,對內塔尼亞胡本人而言,也可謂一舉兩得。一方面,既然阿巴斯押後選舉的理由是東耶路撒冷的爭執,如今爭執從選舉事務或者一般示威升級到流血衝突,這一番「押後」就更加遙遙無期。
更重要的是,拉皮德要組閣成功必然要拉攏到右翼黨(Yamina)與伊斯蘭政黨Ra'am合作,而內塔尼亞胡則只需右翼黨支持即能組成右翼政府,加上右翼黨黨內成員對與穆斯林合作也有戒心,如果內塔尼亞胡能成功挑動巴勒斯坦人與猶太人之間的仇恨與矛盾,對保住自己的總理地位也極其有利。
根據Channel 13的消息,拉皮德有可能在日內宣布成功組成政府。如果事情屬實,在如今以巴衝突正盛之中,這種極右與伊斯蘭政黨的合作,當然是對內塔尼亞胡的終極揚棄。然而,跟阿巴斯一天未舉行投票,我們也不能假設選舉將會舉行一般,內塔尼亞胡一天未下台,我們也不能假設他將會下台。對於權力的執着,超越了國仇家恨,成為了這兩位政壇老人日暮之時的最佳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