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環印度防疫圈」比援助印度更能切中要害

撰文:茅岳霖
出版:更新:

4月27日,印度的新冠患者已經連續6天日增超過30萬人,累計確診人數逼近1,800萬,死者逼近20萬人。在北印度各地,醫院擠滿需要輸氧的新冠患者,城市裏密佈火葬柴堆。新德里方面又給出了「5月中旬日新增病例將達50萬」的悲觀預期。

美國、德國、法國等大國紛紛表態,將幫助印度應對疫情危機。中國也在這場風波中出鏡。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還在4月27日主持了包括中國、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爾、斯里蘭卡、孟加拉國六國外長的「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視頻會議」。

對外界來説,王毅組織的這次南亞五國外長會議已經顯出了北京志在必得的一面。(中國外交部網站)

考慮到這六國的位置已形成了對印度的環形包圍態勢,一種「環印度防疫圈」就已在北京的撮合下形成了。

阻止印度疫情外溢

目前,阿富汗日新增患者兩百人左右,巴基斯坦約四五千人,斯里蘭卡約一千人,孟加拉與尼泊爾分別約三千多人。和印度疫情相比各國暫處於低風險地帶。各國先後面對印度現狀採取了封鎖、隔離、接種疫苗等緊急手段,這使得南亞的疫情暫未因印度的風波而生亂。

對西方世界來説,印度的疫情已經成為新冠疫情的新標誌:

+1

不過,北印度疫區與尼泊爾南部邊境聯繫緊密,西孟加拉邦疫區與孟加拉國同屬平原地帶,馬哈拉施特拉、古吉拉特等疫區與巴基斯坦道路相通,疫情較輕的泰米爾納德邦與斯里蘭卡也只有保克海峽相阻,這意味着參會的南亞五國即便疫情短期可控,但仍難以掉以輕心。

中國作為印度的鄰國,和其他五國一起討論構建一個環印度的疫情防控屏障,就是要把印度疫情的擴散效應降到最低,各國邊境相連,任何一個國成為印度疫情的突破口,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國都有可能遭遇波及,採取集中統一的措施,進行更加緊密的協調,在當下是有重要的。

疫情之外的核心事項

就印度當下的環境來説,其國內出現的醫療、殯葬資源擠兑以及人員死亡引發的恐慌,正在帶來一場嚴峻的風波,其當前危機可能只如冰山一角。

在物資匱乏之際,印度國內盛傳吸蒸汽防治新冠的迷因。(Twitter視頻截圖)

世界衞生組織首席科學斯瓦米納坦(Soumya Swaminathan)在4月26日強調,印度當前報告的確診病例數和死亡病例數遠低於統計,其實際感染人數可能是官方數字的20至30倍。哈佛大學的賈哈(Ashish Jha )教授認為,印度的醫療系統已經崩潰,其問題規模實為天文數字。

印度的問題只能留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當局自行解決。印度之外的問題,不僅需要相關各國拉起一道封鎖網,印度封鎖之後留下的經濟空缺更為突出。根據各國海關及中國商務部資料顯示,除巴基斯坦與中國在貨物貿易、外資輸出、經貿合作等領域形成高度綁定外,印度在南亞地區經貿與產業中的地位暫時不容忽視。

目前,印度仍是尼泊爾、斯里蘭卡第一大貿易伙伴,孟加拉國第二大貿易伙伴以及阿富汗第一大出口對象。孟加拉國需要從印度輸入棉料、糧食、機械製品以及機動車,尼泊爾則需要從印度輸入汽油、汽車及配件、機械及配件、鋼坯、熱軋板等基礎工業產品,一旦印度需要在未來一兩個月內維持其封鎖狀態,南亞等國也有必要在緊急情況下調整產業鏈,囤積戰略儲備物資以備局勢變化。

對莫迪當局來説,新冠疫情下的選舉季節還在繼續。(美聯社)

印度疫情看似不可能短期內告一段落,如何解決疫情帶來的地區經濟震盪和地區產業鏈穩定尤為關鍵,這不比向印度提供防疫物資的重要性低。地區大國首先要考慮的是地區局勢的穩定,地區的長遠發展。儘管中美歐等各方都在趁印度疫情之機發力,美歐基於歷史原因比中國更能贏得印度的信任,但中國選擇的是不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