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命|杜琪峯獲邀到日本拍戲 推動泛亞洲合作︰將來不是英語獨霸

三命|杜琪峯獲邀到日本拍戲 推動泛亞洲合作︰將來不是英語獨霸
撰文:許育民
出版:更新:

ViuTV節目《爆谷一周》昨晚(29/3)播出新一集,繼續有劇集《三命》監製杜琪峯坐陣,還有三位導演:張家傑、黃偉傑和李子俊任嘉賓。有說今次製作《三命》時,杜琪峯非常瞓身,全程剪接都在場,但杜琪峯立即道出真相︰「梗係好多問題啦!煲仔飯都食咗幾晚呀!大佬!仲要補吖嘛!」而講到最近消息指杜琪峯將到日本拍電影,更可以跟梁朝偉再合作,原來這亦是杜Sir最想推動的計劃,以電影跟泛亞洲地區合作,壯大香港的市場。

《爆谷一周》新一集,有劇集《三命》監製杜琪峯坐陣,還有三位導演:張家傑、黃偉傑和李子俊任嘉賓。(《爆谷一周》影片截圖)
《爆谷一周》新一集,有劇集《三命》監製杜琪峯坐陣,還有三位導演:張家傑、黃偉傑和李子俊任嘉賓。(《爆谷一周》影片截圖)
杜琪峯強調電影好看與否在乎細節,「細節以一針一線帶動,出來就有張力。」(《爆谷一周》影片截圖)

電影張力由細節營造

提到做監製,杜Sir分享新一代導演在拍攝時一些盲點,而那個又未必是盲,可能是「聾」點。杜琪峯︰「他們經常忽略聲效和音樂的幫助,或者對這觸覺未夠,聲效是有時間元素,會影響氣氛。例如閂門聲,要完整聽到還是只聽到一點,用來表達閂門就夠呢?當中是有分別,要想想每個聲效,你想觀眾有甚麼感覺。」

看似細眉細眼之處,但這正正就經常說電影張力的來源。杜琪峯︰「電影好看與否在乎細節,細節以一針一線帶動,出來就有張力,大家只緊張個畫面,忽略了條聲,所講的不只是現場收錄那段,還可以外加上去。」

杜琪峯重申不是不欣賞新導演拍社會題材,但偏重了一方面,會失去應有的多元化。「電影是要有夢在其中,要夢幻,當中包括浪漫,無論是愛情還是英雄感。」(《爆谷一周》影片截圖)

「電影是生活,但不是將生活搬入去就是電影」

有觀眾問到杜Sir曾表示不太欣賞年輕導演拍社會題材電影,杜Sir重申不是不好,只是見到市場偏重了一方面,失去應有的多元化。「要鼓勵不同的創意,如果偏重社會題材,多一、兩部市場就會悶,但你只可視這為踏腳石。好像港台時代的《獅子山下》,內容是好有質量的,但不是需要買飛入場看的東西,電影是要有夢在其中,要夢幻,當中包括浪漫,無論是愛情還是英雄感,或者是奇幻,甚至畫面精彩絕倫的武俠電影。」

市場起初不睇好《阿郎的故事》,但最後大收逾3000萬票房,更令周潤發第三度奪金像獎影帝。(電影截圖)

他又以自己經歷的80、90年代狀況,指出當年同樣偏重喜劇、動作片,但紛紛靠每位導演打破市場規限製造多部經典。「我都要拍一部無謂喜劇,之後才可以自己決定拍一部戲,就拍了部《阿郎的故事》,一部慘情戲。當時已有人批︰『死硬,你賺到錢斬個頭畀你坐!』當時年輕由得人點講。之後徐克又跟吳宇森拍部《英雄本色》,同樣被問不是喜劇怎會大賣?又有個林嶺東拍部《監獄風雲》,監躉戲邊有人睇呀?最抵死的,有部純愛情故事叫《秋天的童話》,幾部戲差不多時期發生,顛覆了當年的製片家和投資者,令大家有更多路走。」

杜琪峯以電影《大白鯊》為例,「電影是要離開現實,但又好似現實,拍到令觀眾相信。」(《大白鯊》海報)

所以重點不是拍現實題材有問題,問題是怎樣將電影的魔法提升。「電影是生活,但不是將生活搬入去就是電影。要記住,不是事實就一定對!冇人叫你拍事實,拍紀錄片嗎?你要創造一個東西,好像《大白鯊》,大白鯊未出現聽到音樂已經驚。電影是要離開現實,但又好似現實,拍到令觀眾相信。」

杜琪峯去年與梁朝偉,在《第37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亮相,擔任評審團主席。(陳穎思 攝)

推動泛亞洲電影合作

最後,谷德昭問到杜Sir,近日到日本籌拍即將與梁朝偉合作的新電影,是否已處理早前說不時心緒不寧的問題。杜Sir坦言離開香港,個人比較集中一點,靈感好一點。至於為何要出外合作,這關乎杜Sir對亞洲電影的期望。「我覺得亞洲這個地區,應該要多一點泛亞洲的合作,台灣、韓國、日本、馬來西亞都好,隨住科技進步再沒有語言界限,將來不是英語獨霸,大家開始會明白你講甚麼,語言不再是屏障。最近看了部《不丹沒有槍》,它都是拍自己地方的問題,但又幾好睇,未睇過。所以在這種氣候下,應該找更多合作機會,將市場拉闊一點。」

杜琪峯於29/1日(大年初一),去到位於北海道北廣島市的棒球場睇景,大會在電子板上更特意打上「Welcome to ES CON FIELD HOKKAIDO Director Johnnie To」的字句。 (網上圖片)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