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薛永恆:港版健康碼設置追蹤功能不切實際 諗都無諗過

新冠肺炎|薛永恆:港版健康碼設置追蹤功能不切實際 諗都無諗過
撰文:勞敏儀 袁澍
出版:更新:

港府早前與內地及澳門政府研究安排,預計推出「健康碼」,進一步恢復粵港澳經貿合作,惟香港疫情爆發未能實行。創新及科技局長薛永恒今日(24日)在商台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表示,港版健康碼只是為了過關使用,認為設追蹤功能是「不設實際」,用作出入公眾場所更是「諗都無諗過」。

薛永恒指,港版健康碼只是為了日後疫情穩定後,市民通關去廣東或澳門用途,一定不會用於市民出入公眾場所的條件,「諗都無諗過」。

他說,內地的健康碼有追蹤功能,一方面是因為內地手機實名制,民眾也支持,但在健康碼中加入追蹤功能,追查驗出對病毒呈陰性反應人士的行蹤,是不切實際,強調有關安排不關乎技術問題,認為現時最重要是先做好通關用的健康碼。

▼01實測咽喉拭子採樣▼

+1

另外9月初會再次派發「铜芯抗疫」口罩,主要是為了應付冬季的疫情。他說第一輪派發了400萬至500萬口罩,效果很好,早前已登記的市民會再獲派發,未登記的可以再去郵局等地領取。

薛永恒強調普及社區檢測與健康碼無關

薛永恒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香港健康碼」用作出入境,出台初時料有人數限制,申請人要取得配額,才到指定檢測所做測試,結果呈陰性者可下載「香港健康碼」並轉換至「粵康碼」或「澳康碼」,屬互認安排,強調普及社區檢測與開發健康碼沒有關係。

薛指,市民申請健康碼時,需提供姓名、性別、電話號碼等一般過關資料,直至完成測試及呈陰性,在申請人清楚表明同意,才可轉換至「粵康碼」或「澳康碼」,符合個人資料私隱條例。

此外,他表示若市民不懂網上登記參與普及社區檢測,可到屋邨辦事處或郵政局,將有職員提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