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APP「音波功」驅蚊? 專家:主靠嗅覺飛行 聲波分散效果低

撰文:余睿菁
出版:更新:

過去一年寨卡病毒威脅全球,香港幸暫只有外地傳入個案,但登革熱、日本腦炎亦不時侵襲,三種疾病都可透過蚊子傳播,恐怕大家都聞蚊色變,想盡方法都要逃避蚊子追擊。近年有手機應用程式,聲稱可發出公蚊的高頻音波,令已交配母蚊避開約3公呎,以達致防蚊效果。雖有文獻指高頻音波可以驅蚊,但有專家指出手機及環境因素會影響實效,而蚊蟲學專家亦普遍認為無效,並指蚊怕水才是最有效防蚊工具。

現時有不同的手機驅蚊程式供人下載,惟成效成疑。(余睿菁攝)

用戶意見兩極

蚊子會傳播不同疾病,大家都想盡方法防備牠們。(資料圖片)

打開Google Play或Apps store,輸入「驅蚊」一詞搜尋,可找到近百個與驅蚊有關的程或,部份雖然說明是惡作劇,但仍有部份看似「真防蚊」,如「蚊虰殺手X」,於簡介中寫道:「根據專家研究,吸食人、畜的血液只有在交配後的母蚊。而母蚊在交配後,不會再與其他公蚊交配,而會避開公蚊。而所發出的音波頻率高於人耳所能感應之範圍,不會讓一般人受到干擾。」當用家打開程式,會有3個模式,包括「room(房間)」、「large room(大房間)」及「out door(戶外)」,聲稱打開後會發出高頻聲音,惟人類無法聽到。程式看似頗有根據,並吸引到超過5萬人次下載,而用家留言兩極,有人批評無效,亦有人讚好用,晚上使用後無蚊子「埋身」。而另一個程式「Strong Anti Mosquito」,在簡介上指「應用程式不被科學證實」,但仍有超過50萬人次下載,不過用家評論都指沒有用。

記者曾於郊外地區測試數個不同驅蚊程式,程式似是真的可防蚊。(余睿菁攝)

記者曾於郊外地區試用驅蚊程式,在開啟程式前,記者已被蚊子咬了一口,但程式開啟後,測試近一小時,竟然無被蚊咬,相反沒有試用程式的記者,手肘位置卻被蚊咬,程式看似有用。

理大職員先錄下程式發出的音頻,再用電腦進行分析。(余睿菁攝)

實驗未發現高頻聲音

為確認程式效用,理工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鄭家偉決定從驅蚊程式的音頻入手,測試4款免費、但包含廣告的驅蚊程式,共7個不同模式的音頻頻率,包括蚊虰殺手的「Room 」、「Large Room 」及「Out Door」 模式、Strong Anti Mosquito 的「indoor」及「outdoor」模式、Anti Mosquito Prank「21khz」及「10khz」以及Mosquito Mad的「Aggressive Mode」。

測試首先錄下音頻聲音,之後再用軟件測試其發出的音頻頻率,但部份音頻測試中,如蚊虰殺手的「Room」、「Large Room」及「Out Door」 模式及Anti Mosquito Prank 「21khz」都無法收錄到聲稱可驅蚊的音頻,而其他所收錄到的聲音音頻大概10khz至15khz,未算是人類無法聽到的高音頻。

鄭家偉教授指如音頻高於人類可聽到的水平,有機會防蚊蟲,但程式成效一般。(余睿菁攝)

理工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鄭家偉表示,文獻記錄指如高於20khz,即人類無法聽到的高音頻,驅趕到蚊蟲的機會較高,但實驗有一定限制,包括錄音咪未必錄到高頻聲音,或者手機喇叭無法播放高頻聲音;而在實際應用時,驅蚊程式本身的頻率有可能不停改變,不利驅趕蚊蟲,而在嘈雜環境下,手機喇叭未必能將高音頻大聲播出,有機會令蚊蟲無法聽到高音頻,故相關程式效能一般。

戶外聲波散開難集中

香港蟲害控制從業員協會會長梁港源亦認為,手機程式防蚊作用不大,因為蚊最主要是靠嗅覺飛行,視覺次之,即使手機利用喇叭發出聲波,對蚊而言亦影響不大,他認為最有效的防蚊方法是噴蚊怕水,利用氣味將蚊驅走。

而香港蟲害管理學會主席陳澤森認為,超聲波驅蟲產品經多個專家測試後,證實驅趕蚊蟲的機會非常低,他認為在四面都是堅硬牆身的密封環境下,聲波可產生回音,令昆蟲感到煩擾而離開,惟如非密封環境,甚至戶外環境,音頻驅蚊根本無效,因為聲波會於環境中散開,不會令生物產生煩擾感覺,故無法達到防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