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重炮手」步步高陞 「鬥爭精神」效果耐人尋味
路透社4日引述三名知情人士稱,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上個月在部內活動中,敦促官員在面對國際挑戰時,展現出更強的「鬥爭精神」。
甚麼是「鬥爭精神」呢?報道指王毅沒有講明方向,而正如所有官方辭彙一樣,永遠有詮釋空間,溫和版本可以是「致力尋找最有效的解決辦法」,放諸四海皆準。若按字面加以發揮,也可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堅決反擊一切違反中方立場的言論,出盡全力「爭奪輿論制高點」。
「鬥爭精神」有特定行為準則
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軟硬手法都是因時因地制宜,到了要宣傳政績和寫報告,就將自家詮釋的「鬥爭精神」貼上去,以示自己有「看齊意識」。不過務實主義的態度卻一點都不現實,單看過去一年的大小事件,就會發現原來至少在外交官圈子中,「鬥爭精神」有特定行為準則,投機取巧不得。
盧沙野就是最為知名的「正面典型」。去年底華為孟晚舟案事發,時任駐加大使的他可謂進取十足,撰文批評所駐國懷有「白人優越主義」,然後又公然警告,如果加方封殺華為,將會面臨「後果」。盧沙野的「鬥爭精神」獲得認同,今年由正廳級駐加大使,升任為副部級駐法國大使。
另一個「正面典型」是趙立堅。他今年在駐巴基斯坦臨時代辦任上,反駁西方對新疆人權狀況的指控,並反指華盛頓住宅區變相「種族隔離」,觸發與美國前國安顧問賴斯(Susan Rice)的罵戰,在Twitter上互斥對方為「種族主義者」。趙立堅不久後就調回中央,出任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負責對外發言和表態。
澳洲朝野熱議「中國干政」
實則由加拿大到瑞典,從西班牙到美國,中國外交官都發揮特定形式的「鬥爭精神」,提醒各國「中國有權不高興」,對此有論者就戲稱為「戰狼化」。至於實效,作為客人在主家場地示威抗議,沒多少人響應是意料中事,所以外交官的「金句」通常只能回國「內銷」,鮮有能成功「出口」到所駐國。
🔻點擊圖輯了解孟晚舟被捕風波🔻
撇開「嘴炮」不說,落實到外界難知底蘊的外交操作,如果視「鬥爭精神」為奮發有為,主動施展中國政經影響力,就似乎引起個別國家的疑慮。
澳洲是最為顯眼的例子,「中國干政」成為當地熱門議題,引發連鎖效應:通過《反外國干預法》、封殺華為、審查孔子學院、調查自稱為中國間諜的王立強等等。中國就此極力否認,批評「澳洲一些人指責抹黑中國已到歇斯底里」。
華春瑩:國際輿論格局「西強我弱」
必須留意的是,上述展現「鬥爭精神」的例子限於西方陣營,實則在西方陣營以外,不少國家對華持有正面觀感,以至綜合各國平均數而言,中國的形象好壞參半,相信與美國不相上下。或者對於「不能被感化的」國家,外交官可能索性大肆抨擊,反正好言相勸都沒有用。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素以詞鋒犀利聞名,她今年也升官轉正,成為趙立堅的上司。可是她也在黨媒《學習時報》撰文承認,國際輿論格局總體上是「西強我弱」,目前中國解決了「捱打」、「捱餓」的問題,但要真正強起來,徹底解決「捱罵」的問題依然任重道遠。有見及此,現行的「鬥爭精神」行之有效嗎?
路透社就特意在報道中提及香港示威風波。半年來中國外交官四出遊說,接受訪問,口誅筆伐,官方甚至認可民間組織網軍「翻牆」,進軍境外社交平台「洗版」,然而「中國故事」依然跨不出內地,難免會啟人疑竇:究竟這是宣傳失敗的問題?抑或是有效宣傳都無法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