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美大選】用大數據打選戰 購物習慣出賣了你的政治取向
美國政黨對「微定位」的應用,已日漸成熟,也引來學者專家關注。有學者就擔心「政治私隱」的保障,認為秘密結社是保護民主政治的重要條件。如果每個人的政治取向,都被變相公開,是否有利民主制度和權力平衡呢?
以「大數據」支撐的「微定位」(microtargeting)已成美國政黨拉票的主流。競選團隊會透過各種數據來源,去預測選民的政治取向,從而作針對性的拉票安排。前文提到,基於人口普查數據,競選團隊發去不同地方的電郵就不一樣。但這還不算是嚴格意義下的「微定位」,最強勁版本,是要落實到每家每戶之上。
翻查公開數據 可知游離票所在
可以想像,如果我們擁有一個全面的選民數據庫,知道每一名選民所有和政治取向的相關信息,選戰會易打很多。香港有「洗樓」,美國的選舉義工一樣會逐家逐戶去拍門,提醒選舉日記得要去投票。如果已經知道同一條街上,哪一戶人是游離票,哪一戶是對家鐵票,便可以叫義工專攻前一種人,同時跳過後一種人,拉票效率就會大幅增加。最起碼,同一批義工可以「洗」多幾條街。
要知道一個人是否游離票,只要翻看選民登記冊,查詢每人在過去數輪選舉有沒有投票,就可以了。選舉雖然對選民投票給誰絕對保密,但有沒有去投票,卻是公開的政府紀錄。如果有人平時不投票,只在某次競爭激烈的選戰才投票,就肯定是爭取對象。
要知道一個人的政治取向,也比想像中容易。法例規定,凡政治捐款超過某個限額,都要公開。把這個政治捐款數據庫,和選民數據庫連在一起,就有太多東西可以做了。每一屆選舉都大額捐款給對家的,不用敲他的門了;過去某年曾經捐款給自己陣營的,就找他看看今屆肯不肯再捐一次吧!
但會作政治捐款的人,始終是少數。要覆蓋所有選民,美國的「微定位」還有個殺手鐧——消費者紀錄。
買罐可樂 可能已經出賣了你的政治取向
美國私隱法例極為寬鬆,競選團隊可以向信用卡公司和超市會員計劃購買消費紀錄,而這些信息,對於預測政治取向,可起神效。
喜歡買有機食品?叫義工和你談環保吧!
有訂閱槍械愛好者雜誌?還是不要和你談槍械管制了。
有買避孕套?請讓我和你談一下婦女權益。
訂配方藥?你擔心老年退休保障問題嗎?
千萬別以為你的政治取向是一個秘密。你開的是混能節油車,還是耗油農夫車,已經出賣了你傾向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這項信息,在運輸署很容易就可以查得到。
美國政壇為此做過大量市場調查,就連喝汽水的口味都研究過——喝健怡可樂是共和黨人,喝健怡七喜是民主黨人,喝經典可樂的,根本不會去投票。
香港也有選民數據庫 靠地區樁腳穩拿一席
在香港,私隱法例相對嚴格,政黨不可以拿超市會員卡來這樣用,但他們一樣會製作選民數據庫。例如某立法會候選人,發了 3 封宣傳電郵給你,他的團隊其實每次也在後面追蹤你有沒有開啟來看,還是看也不看就掉進垃圾桶。到了要發第 4 封給你時,如果之前 3 封都有看,所收到的版本,就會和 3 封都沒有看的人所收到的版本有所出入。
至於一些區議員比較多的政黨,更會按照你和區議員之間的互動,例如尋求協助或參加興趣班,去推算你對他們的支持度。所謂「區議員是立法會議員的地區樁腳」,就是要發揮這種作用。在立法會選舉的地區票站,有些政黨若在該區有當區區議員,平均可以多拿 1,000 票。只要區議員夠多,靠樁腳就已可得 1 席。
可惜香港人在區議會選舉投票時,普遍很少考慮候選人的政黨背景,誤以為區議員的職責,就只限於幾條街之內,不明白區議會和立法會之間的互動。
沒有政治私隱 只能聽到自己認同的聲音?
美國政黨對「微定位」的應用,已日漸成熟,也引來學者專家關注。
有學者就擔心「政治私隱」的保障,認為秘密結社是保護民主政治的重要條件。如果每個人的政治取向,都被變相公開,是否有利民主制度和權力平衡呢?
而當政黨只顧向潛在支持者說他們喜歡聽的說話,選舉就變成了回音室,作為公共議題公開大辯論的功能,也會因而失色,社會變得更撕裂。
可惜,大多數選民對這個問題並不察覺,最起碼,沒有想過政黨會知道他們在超市買過些什麼。加強監管?也就無從談起了。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