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兩場18世紀的革命 看美國與法國的現實與理想

撰文:沈旭暉國際學術台
出版:更新:
不同時空下的革命,可以因推手背景差異,而有不同的目標與性質…美法革命比較的一大啟示是,集體主義意識美其名是「團結就是力量」,貶壓各種行動路線之嘗試,只會通往新煉獄,而非理想國,法國斷頭台恐怖政治是警世借鏡。
沈旭暉國際學術台
美國革命是1765年到1783年期間,北美十三殖民地脫離大英帝國獨立建美利堅合眾國的革命運動。(Scene at the Signing of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1940, Howard Chandler Christy, oil on canvas)

談起革命,很多人立刻會聯想到的關鍵詞是「激進」。

美國學者鄧恩(Susan Dunn)的著作《姊妹革命——法國的閃電與美國的陽光》(Sister Revolutions: French Lightning, American Light),可貴之處在於指出不同國家的革命形態,並非一式一樣,後續的政治發展也有不同。這本書研究的,是同樣發生於 18 世紀的美國與法國革命。

美國學者鄧恩(Susan Dunn)的著作《姊妹革命——法國的閃電與美國的陽光》(Sister Revolutions: French Lightning, American Light)研究的,是同樣發生於 18 世紀的美國與法國革命。(Amazon.com,商務印書館)

兩地革命目標不一 徘徊於現實與理想之間

用鄧恩的說法,美國革命目標相對保守,在於「復歸」——要回到權利與自由未被英王與英國國會破壞之時。

法國的革命,卻旨在徹底改變國家法律、政治與社會結構,要完全與過去決裂。

兩場革命目標如此不同,與背後推手的背景以及政治觀不同有關。

美國革命源自建制精英,在 1787 年費城制憲大會,大部分出席的代表都曾受高等教育,且有政治實戰經驗,曾在自治政府工作。

法國大革命的推手,卻是理想主義色彩濃厚的文人,在建制之外,欠缺制度運作經驗。鄧恩引用法國思想家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的觀察,指法國大革命失敗的一個主因,正源於文人被排拒於舊制度外,無實質政治經驗而衍生烏托邦理論。

因為這個背景差異,令美國革命傾向漸進式改革,不完全拒絕過去的經驗與制度,法國大革命則相對激烈。

有國才有家 還是有家才有國?

兩場革命的激烈程度不一,亦表現在革命推手對「統一」的看法。

被喻為「美國憲法之父」的占士麥迪遜(James Madison),認為政治爭論與衝突能為美國提供活力,強行統一意見並不可取。因此麥迪遜設計聯邦政府時,並沒有着眼集中權力,重視制衡。他的理念是:「野心必須以相對應的野心來制約」,故此設計了有兩個立法權的議院體系。換句話說,他為政治黨爭製造了制度空間。

受起草《美國獨立宣言》的開國元勛——湯瑪斯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影響,麥迪遜認同司法機關應有監察立法機關的權力,且公眾亦應有權利意識,維持自由政府,因此大力支持《美國權利法案》,終於在 1791 年 12 月 15 日,成為正式成為美國憲法一部分。

【編按:《美國權利法案》是美國憲法第 1 條至第 10 條修正案統稱,用以補充憲法正文中沒有明確列明的個人自由和權利,並限制政府司法權力等。】

被喻為「美國憲法之父」的占士麥迪遜大力支持《美國權利法案》,終於在 1791 年 12 月 15 日,成為正式成為美國憲法一部分。(Wikimedia Commons)

法國大革命之中,「愛國」是重要主調,「國家一致」成為重要政治議題。亦因此,法國革命理論之中,敵我意識分明——或則是「革命朋友」與「愛國者」,或則是「敵人」與「叛徒」。

鄧恩再次引用托克維爾,指:

在人民集體狂歡之中,在為革命事業共同獻身的快感之中……根本就沒有反對與衝突的空間。
托克維爾 Alexis de Tocqueville (1805-1859)

結果,法國大革命犧牲了多元與民主。強調一致,衍生了羅伯斯庇爾(Maximilien Robespierre)為首的斷頭台恐怖政治。他曾言:

恐怖不是別的,而是即時的、嚴厲的、不屈不撓的正義。因此恐怖是美德的宣傳機。
羅伯斯庇爾 Maximilien Robespierre(1758-1794)

強調一致,亦令法國《人權宣言》有頗為濃厚的集體主義、國家為本位的意識。按鄧恩的觀點,《人權宣言》的前設是盡量避免「利己」的個人或小組織危害「國家和諧」與「集體利益」,與美國《權利法案》保護個體與少數派的出發點相反。

強調一致,衍生了羅伯斯庇爾(Maximilien Robespierre)為首的斷頭台恐怖政治。(Wikimedia Commons)

改革比革命好?別被理想主義蒙蔽

書末,鄧恩這樣說:

從中國到古巴,從新加坡到伊朗,這些國家都能受益於姊妹革命的歷史和政治先例。
鄧恩 Susan Dunn(1954-)

世界能從這兩場革命得到啟發之處,起碼有兩點:

第一,有種相當流行的說法,是改革(reform)比革命(revolution)好,原因是前者強調漸進改變、比後者溫和、因此能避免激進之流弊。

這種看法的盲點,在於沒有注意到,不同時空下的革命,可以因推手背景差異,而有不同的目標與性質。美國革命的推手,主要是有建制經驗的地方精英,其着眼點在於「復歸」而非大躍進式變革,本質其實頗接近於改革。

第二,革命往往披上理想主義情懷的外衣,但其複雜過程——路線以及處理手法的分歧——卻易被忽略。

美法革命比較的一大啟示是,集體主義意識美其名是「團結就是力量」,貶壓各種行動路線之嘗試,只會通往新煉獄,而非理想國,法國斷頭台恐怖政治是警世借鏡。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