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箭】德國YouTuber古法製造連射弓 一般人也可六秒發四箭

撰文:衛爾良
出版:更新:
(圖片來自:By Jean Froissart - From Chapter CXXIX of Jean Froissart's Chronicles,http://bit.ly/2kerxSA)

對於中古世界而言,弓及弩可謂是單兵遠程兵器的代表,兩者各有所長,在熱兵器普及前一直分別佔據重要的地位。在一般印象中,弩比弓強,所需訓練較少;弓訓要長期訓練,弓比弩快。古中國有「諸葛弩」彌補射速差距,卻不見有「弓」能縮短訓練差距。

(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k26P8f)

外國Youtuber Jörg Sprave 便發明了一個裝置,可以加裝在弓體上,讓任何人都可以輕鬆成為又快又準的「快弓手」。

 

▍從彈弓頻道,到連射複合弓,再到連射傳統反曲弓

來自德國的Jörg Sprave 自小對彈弓富濃厚興趣,於是在2008年成立YouTube 頻道「The Slingshot Channel」。在他的頻道上,Sprave會測試不同彈弓,又會不時製作各種異想天開的裝置,如「巨型保齡球彈射器」、連射彈弓、改良諸葛弩等。(令筆者念念不忘的,還有他那聖誕老人般的歡愉笑聲⋯⋯)

及至去年8月,Sprave 突然忽發奇想,計劃把早前「彈匣」(Magazine)的概念應用至弓箭上,發明可以輕鬆作出連射的弓箭。Sprave 率先以現代複合弓作為實驗對象,研發出配上木製弓匣的現代連射弓箭"Instant Legolas"。雖然外型有點像弩,卻又沒有「扣板機關」,所以仍屬於「連射弓」一類。

為甚麼是「複合弓」呢?

首先因為複合弓是結合滑輪和索纜的機械弓,弓把可鏤空開放式或穿透式弓窗,讓弓箭直接往箭頭所指的方向進發。而傳統弓因為沒有弓窗,所以箭不沿住弓的中線面射出,而是與中線面成一定夾角,撓過弓身射出,過程中箭身會出現大幅度的左右彎曲擺動。擺動幅度與弓的拉重、箭的長度、重量、重心和箭桿剛度有關。不合適的擺動會令飛箭偏離瞄準的目標。所以弓箭直接往前的「複合弓」更便於設計「箭倉」。

其次,複合弓的弓弦不是直接套在弓臂,而是透過滑輪和索綱構成的輪軸來彎曲弓臂。由於輪軸的槓桿省力效果,故能採用較硬身的弓臂,一般能積存比反曲弓更大的發射能量。此外,滑輪的偏心圓形狀更能令開滿弓時維持弓臂彎曲所需的拉力大幅下降六成以上,故射手能相對輕鬆地進行瞄準,更便於改裝成連射弓。經過數次改良後,Sprave 成功把「連射彈匣」應用到50磅的複合弓上。
 

及至今年8月,Sprave 正練習傳統反曲弓,於是便忽發奇想,嘗試把「連射箭倉」加到傳統弓上,並以成吉思汗年代可行的方式製成。最後,他參考了中國「筒射」、土耳其「導箭筒」、朝鮮「片箭」的原理,製成今日要介紹的"Instant Ghengis Khan"。

 

▍復古連射弓的構造

筒射,在東方又名為「片箭」、「鞭箭」、「邊箭」。在土耳其名為"Majra",在古拜占庭稱為"Solenarion"。簡單來說,它是加上導箭筒(Tong-ah)作輔助,以弓發射短箭的技法。

有說法指出,筒射最初見於隋唐與突厥征戰期間。突厥士兵拾到唐軍射出的弩箭後,卻因為弩箭長度較短,無法單憑普通弓射出。於是突厥人制作出普通箭矢長度的導管,再把弩箭放在其中,讓普通弓箭亦能發射弩箭。但至今並沒有確切證據去支持這種說法。

為了令復原古代材料,Sprave 利用具有彈性的弓箭代替彈弓固定在箭倉頂部,彎曲的弓箭為箭倉內疊起的箭矢提供一定壓力,以確保弓箭能水平置於射軌內。"Instant Ghengis Khan" 的箭倉最多可放入四支箭。大置構造如下圖:【點擊放大圖片觀看】

NUSensei 示範填充弓倉。(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lHVmvg)

傳統弓沒有弓窗又有沒有造成射軌偏差的問題呢?根據YouTuber NUSensei 的測試後,證明答案是沒有的。雖然不能如複合弓般筆直穿過弓窗射出,但"Instant Ghengis Khan"的弓箭會循著弓倉射軌射出,反而讓射手更易瞄準。

基本而言,只要任何人能夠拉動弓弦,不需要進行額外訓練便可以輕易作出快速連射,大大減省了射手的訓練時間。

「連射弓」既能連射,又易於使用,是一項頗實用的裝置。可是,為甚麼歷史上卻不見有類似的發明呢?

 

▍連射弓不見經傳的原因

正如文初所言,弓和弩在古代戰場上優點分明,同時期分別為不同軍隊所用。弓箭裝填方便,裝填速度快,可是威力跟弩相比普遍較弱(也有拉力超過200磅的英國長弓,但不是很多人能駕駑),需要用上更多體能技巧,花上非常長的時間訓練弓箭手。弩箭則普遍威力較強,一旦上弦便能隨時處於發射狀應,使用上較為簡單,訓練時間較短,但裝填速度緩慢。而「速射弓」則處於兩者之間⋯⋯
 

射速可達六秒四箭。(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lHVmvg)

「連射弓」沒錯能讓一般人快速連射,但其實只要稍加練習上弦,一般人亦可達到較快的射速,更遑是古時以弓維生的獵人或射手。可是,大家不要忘記,無論在NUSensei 還是在Sprave 的影片中都只用上十多磅的弓箭,跟真正士兵所用的50-200磅弓箭相差甚遠。

弓箭磅數的差別,對弓箭威力有很大的影響。十多磅的弓箭頂多只能對十多米內的不設防敵人有效,假使對方穿上綿甲亦難以穿透。雖然「連射弓」能減少射手所需的訓練,讓一般人更易上手。但就威力而言,卻不及同樣容易上手的弩箭。面對披甲敵人,弩箭的「性價比」絕對較「連射弓」高。
 

另一方面,弓箭磅數亦對射手體能有明顯的需求。NU Sensei 便指出射速在各地箭藝中大多不是首要元素,因為用上正常弓箭的時候,每發弓箭射出後都會消耗射手體力。假如射擊頻率過快,反而會令射手加快累透,失去繼續射擊的能力,所以「連射弓」的設計並不適用於高磅數的戰弓中。

最後,「連射弓」的裝置略顯擁腫,並不便於靈活走動或移動射擊,對射擊角度有一定限制。加之「箭倉」對箭矢種類、弓種配合有著嚴格限制,對古時軍隊而言,與其逐一度身訂造弓箭的「箭倉」,倒不如制作弩箭來得簡單。

總括而言,「連射弓」無疑是一項有趣的改造,讓現代人能夠更容易享受到弓箭的樂趣,但對古代兵旅實效而言卻不及弓弩,因此在歷史上一直不見其蹤跡。它適合一般人快速上手運用弓箭,但其優勢很容易隨鍛練而拉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