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條例】水貨客成北區長期病 一文看清「光復上水」前世今生

撰文:李家偉
出版:更新:

《逃犯條例》修訂爭議不斷,反修例遊行遍地開花。接下來的周日(14日)除了有沙田反修例遊行,周六(13日)亦有網民在上水發起「光復上水」行動。行動除了反映反修例的訴求,亦與早前「光復屯門公園」一樣,希望可以改善北區的社區問題。
北區居民面對的問題,其實早在多年前已廣為人知:水貨客。伴隨開放自由行政策出現的水貨客問題,已多次成為泛民主派、本土派的主打政治議題。位於中港接壤地區的上水,自2003年起一直受水貨客問題滋擾,由2012年首次網民自發的「光復上水站」行動,到周六發起的「光復上水」行動,居民的訴求和生活備受滋擾的情況又有否改變?下文帶你看清「光復上水」的前世今生。

延伸閱讀:7月13日「光復上水」遊行交通安排

周六(12日)舉行的「光復上水」行動,七年前早有先例。(網上圖片)

沙士令經濟跌入低谷 開放自由行拯救旅遊業

要到現時的北區問題,就要追溯到2003年。經歷非典型肺炎疫情及七一50萬人大遊行,時任特首董建華領軍的香港政府為改善經濟問題,在同年7月28日,率先開放佛山、東莞等廣東四市「自由行」,至2007年已有49個城市可以經計劃訪港,之後並未增加。不過2009年,深圳一度開放戶籍居民可申請「一簽多行」,即在簽證有效期一年內,合資格申請人可以無限次往返香港,每次逗留香港最多七日。

水貨客令上水大變臉 小店變藥房推高物價

自由行的措施帶來前所未有內地訪港人次;據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在2013年12月發表的《香港承受及接待旅客能力評估報告》,未開放自由行時,2002年內地訪港旅客人次約有680萬人次,但推行10年後,在2012年已急升至3,491萬人次,當中66%是經自由行計劃訪港。

訪港旅客人次急促增長,雖然有助推動本地旅遊、零售業,但伴隨以而來的治安、道路阻塞問題漸生民怨,水貨客為照顧內地市場需要,搶購奶粉、嬰兒用品甚至月餅、益力多等日常食品,再經羅湖「人肉」帶到深圳,北區因而成為水貨客購物重災區,日常生活中受到的影響更大。上水舊墟每日的馬路都有大批拖着行李箱的水貨客入貨,火車站水洩不通,昔日小店全部變成藥房,推高租金和物價。

水貨客引申阻塞街道、推高物價和擾民等問題,困擾上水多年。(資料圖片 / 林若勤攝)

光復上水2012年首誕生

民怨沸騰,一觸即發。在2012年9月15日,數百名網民響應網上號召,香港第一場「光復行動」在上水誕生。示威者除了在上水站出口集會示威,亦有走到水貨客用作卸貨、分拆商品的單車徑追擊,又當面斥責水貨客是「蝗蟲」,雙方不時互相指罵。自始水貨客問題一直成為中港矛盾其中一個標誌性議題,也為日後光復行動設下先例。

自2012年9月的第一次行動後,直至翌年2013年3月期間也有近十次的同類行動。2013年1月「新起點」在上水港鐵站訪問逾500名當地居民,發現100%受訪者都不滿「一簽多行」政策,98%受訪者認為水貨客影響社區生活,更有72%計劃搬離水貨客聚集的社區。

+1

CY推限奶令取消一簽多行 情況未有改善

時任行政長官梁振英為平息民怨,除了分別透過警方的多個行動搜查多個水貨黑點打擊走私行為,2012年9月至2015年1月8日期間共檢控212人;而「限奶令」亦在2013年3月出台,若攜帶兩罐以上的嬰幼兒奶粉出境,攜帶人可被處監禁兩年。

然而水貨客問題持續,自2014年佔領行動後冒起的本土派組織如「本土民主前線」,於2015年初先後在屯門、元朗、沙田等地發起光復行動,抗議政府久未處理的「一簽多行」問題,行動中多次出現示威者與內地客、水貨客、警方的衝突場面,多人被捕;同年3月,梁振英在北京出席兩會時提交了收緊「一簽多行」政策的建議,同年4月中國公安正式停止向深圳批核「一簽多行」簽證,改為「一周一行」簽證。

然而修改簽證政策並未改善水貨問題,民主黨更揭發「一周一行」只限簽證,深圳居民用幾分鐘就能在公安局的自助簽證機,申請新簽證,變相每日來港都不會受限。而水貨問題更從北區蔓延至屯門、元朗各區。港府在2015年曾將屯門工廈的水貨倉釘契,但問題水貨客影響民生等問題至今未有改善。

由黃定光牽頭的邊境購物城,未做到分流作用,更收得「零人流」的下場。(資料圖片 / 鍾偉德攝)

內地放大衝突場面 加深中港矛盾

近年中港矛盾持續升溫,每逢五一黃金周、國慶黃金周長假期,類似「光復行動」的示威活動時有出現。如去年關注北區水貨問題的「北區水貨關注組」亦有在國慶黃金周長假期,於上水舉辦「勸退自由行」活動,設街站呼籲中國旅客、水貨客和從事代購的人不要再來香港。

歷次光復上水行動,不少內地傳媒都藉此放大衝突場面,加深中港矛盾,然而上水居民的聲音,以及影響日常生活的實況,卻難以在羅湖橋以北被聽見。而由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黃定光牽頭、本來打算用以分流上水、屯門多區購物人潮的新田邊境購物城,開業至今已達一年多依然「零人流」,更淪為內地團吃午飯的「購飯城」。

7月6日「光復屯門公園」行動,有參加者與屯門公園的表演者有爭執。(資料圖片 / 羅國輝攝)

仿效屯門 藉反修例反映社區問題

從上月開始持續的反修例行動,近日多區有民眾發起遊行,除了要求政府回應反修例的五項訴求,亦同時藉此反映當區的社區問題及不滿。

而在7月6日有團體發起「光復屯門公園」行動,要求政府處理屯門公園噪音和艷舞歌女疑向居民非法收取打賞的滋擾行為;大會稱行動有近一萬人參加,警方指最高峰時有1,800人。而在行動過後三天,7月9日區議會就一致通過取消公園自娛區。

6月9日和12日的大遊行雖然在港島區進行,但當日中午上水街道與平日水貨客多到要站出行車路不同,當時記者現場所見,上水石湖墟新發街只有寥寥數人。周六(12日)將舉行的「光復上水」行動,就與七年前的「光復上水站」口號相似,主題為「踢走水貨走私,還我寧靜社區」,主要訴求依然是驅逐水貨客。北區水貨客關注組召集人梁金成早前曾指,預計會行經為「重災區」的石湖墟一帶,希望行動除了談及反對修訂《逃犯條例》外,也能夠反映出北區面對的社會問題。

6月9日和12日的大遊行雖然在港島區進行,但當日中午上水街道與平日水貨客多到要站出行車路不同,當時記者現場所見,上水石湖墟新發街只有寥寥數人。圖為6月12日早上11點20分新發街現場。(資料圖片 / 蔡俊業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