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檢討】只考讀寫建議可取 中文科改革刻不容緩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中學文憑試放榜,狀元佳績備受關注,但也有不少考生因中文科未考獲3級或以上,而未符合入讀教資會資助學位的基本要求。自文憑試實施以來,中文科一直被指是為「死亡之卷」,其考核範圍廣闊,操練耗時,成為莘莘學子的惡夢。教育局轄下的「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上月(6月28日)發表諮詢文件,表示高中四個核心科目佔大量學習空間,建議刪減中文科聆聽、說話兩卷,讓學習層面更為廣泛。中文科已成眾矢之的,當局應盡快衡量各卷的重要性,縮減及調整評估模式,減輕師生壓力。

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在6月28日發表諮詢文件建議,刪減中文科聆聽、說話兩卷,並展開公眾諮詢期,為期約兩個月,至9月16日。(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須按學習重點剪裁評核內容 

中文科的考評制度經過數次改革,但整體的評核內容仍然繁複。1992年實施的中國語文及文化科,分設五項評核,主要考核學生的語文能力及文化修養。其時,考試局(現稱考評局)代表於《中國語文通訊》撰文表示,中化課程講究語文的實際應用與思維訓練,全面加強學生的語文能力,包括閱讀理解能力、實用文寫作、高層次的聆聽理解能力、說話能力,以助學生應付未來升學或就業需要。

誠然,高中課程設計應就社會及學生的客觀需要,設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框架,並貫徹到考評機制上。但文憑試實施以來,中文科的考評方式一直為人詬病,其評核內容雜亂,卷別數量繁多。

考評局曾對中文科評核機制作出修訂,例如2014年取消說話卷的「朗讀」環節,只保留「口語溝通」部分,簡化考卷形式。2016年將聆聽、綜合二卷合併,成現時四卷結構,以減輕師生壓力。然而,合併只是從形式上作出修訂,分數比例雖然有所調整,學生壓力相對減少,但只要考核項目存在,考生仍需操練,其紓壓的成效成疑。雖然改革制度方向可取,但當局應從根本上精簡整體考核內容,定立清晰的評核重點。
 

DSE中文科評核大綱

刪減聽、說兩卷 重點提升語文素養

中文作為母語,學生在日常生活及課堂中,已有充足的聆聽及說話語境。又如教育局《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小一至中六)》所言,聽說讀寫在學習過程中相連互通,學生在課堂裏聆聽老師授課,亦是學習語言的過程。無可否認,中文說話及聆聽技能有其教學需要,但以聽、說能力作為公開試評核內容似無必要。

現時四卷評核範圍廣闊,課程進度緊逼,學生需要操練多卷,加上要應付校本評核,壓力百上加斤。根據《中國語文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中文科在高中三年總課時中只佔310至375小時,而聆聽及綜合卷需要1.5小時完成,加上核對,至少花上幾個課堂,大部分教師更要利用課餘時間作口語練習。中文科課時嚴重不足,教師投放於各卷的資源分散,難以集中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另外,聆聽、說話兩卷的存廢,亦須兼顧「範文」因素。為杜絕硬記背誦的考試模式,當局本已取消範文考核。然而,此舉卻令考核內容變得空泛,減低學生對傳統經典的認識,削弱其文學根柢。2014年,時任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宣布重推範文,旨在「加強(學生的)語文積澱和進一步提升語文素養」。重設範文能加強學生對古典文學的認識,但其只佔閱讀能力卷的7.2%,難免被視為「雞肋」。倘若要培養學生的文學能力,應取消聆聽、說話兩卷,相對提升閱讀卷及範文所佔比例,重點評核考生對文本的理解和分析。

 

中文科評核方法繁複,說話和聆聽固然有教學需要,但似無考核必要。(資料圖片)

台灣內地經驗值得借鑑 

2017年8月,時任考評局秘書長唐創時建議,中文科評核方向應重點考核讀寫能力,而聽說能力則改由校本評核代替,釋出的空間可增強文學和經典作品的學習。然而,校本評核只改變評分模式,評核內容並無因而精簡。事實上,內地和台灣公開試考核內容主要是閱讀及寫作能力。台灣的國文課程同樣以聽、說、讀、寫為學習目標,但大學學測只考閱讀和寫作,師生負擔相對較輕,學習方向亦較為明確;內地高考主要考核範圍包括現代文閱讀、古代詩文閱讀、語言文字運用,以及寫作四部分,能重點加強學生於文學知識及表達能力的訓練。由此可見,刪減聽說評核能加強學生的文學素養,亦可減輕師生壓力,當局應借鑑兩地做法,調整考評重點。

聆聽、說話評核自中化課程推行至今已近30年,其時已有論者質疑聽、說兩卷的設立是「中為英教」,盲從外語的考核模式。考評政策走入歧途,教育局必須正視學生所需,調整考試制度,舒緩中文科在師生心中的沉重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