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小食食譜】童年美食麻餈糖不甩 剪剪撈撈花生粉好味又煙韌

撰文:尹嘉蔚
出版:更新:

最難忘懷的兒時小食,你會數起哪樣?有一種好像糖不甩的小食叫「麻餈」,它比糖不甩軟身,在一大盆花生粉裏又剪又撈,用竹籤㓤起,一口一啖享用,至今仍是美好的味蕾記憶。攝錄、攝影:林賢華、林宛津剪接:潘諾兒

印象中爸媽說那是糖不甩,網上搜尋中看到「麻餈」更是形容得貼切。吃過麻餈的人都親眼看過它如何誕生,因為麻餈容易受潮,必定會即叫即制,攤販將一大坨糯米糰丟入有糖的花生粉內,眼明手快將糯米糰剪成一小塊、一小塊,然後爽快地拌勻花生粉,用竹籤逐粒、逐粒㓤起放進透明膠盒內,再灑上花生粉,蓋上膠盒蓋後用橡皮筋紮緊。做法雖只是簡單幾步卻仿如精彩賣藝,每每購賣時總目不轉睛盯着攤販即席手作的功架。

麻餈是童年美食的集體回憶,渴望有些美好的東西被永遠保留。(尹嘉蔚攝)
麻餈食譜

不只在香港,麻餈也是世界各地華人的小吃,包括內地、台灣及馬來西亞。有人說它是潮州甜點,又有說是福建小吃,又或者是鄰近地區亙相影響而生。吃得考究的會在意糯米糰的煙韌度及彈性,花生粉是否夠香夠細。而自家制作吃的是「尋味」,沿回憶軌跡重塑童年街角的「珍味」,麻餈屬價廉品,但相信是許多人的美味記憶。印象中的麻餈及糖不甩在製法及質感上畸為有別如下圖:

健康小貼士:

糯米對虛脾胃弱的人有較佳的補益作用。但糯米不易消化,老人及小孩不宜多吃。木薯是低糖高澱粉食物,比糯米富含膳食纖維,另有維他命C及礦物質如:鈣、鐵。

相關食譜:

【素食食譜】懷舊茶粿香糯煙韌 巧手傳承鄉土風味

茶粿食譜

【甜薄罉食譜】香港懷舊家鄉點心 軟糯香脆留古早真味

甜薄罉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