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總結】秘書處編會議紀錄 議員「特色用語」最難處理
過去一屆立法會「拉布」鐘聲不絕,苦了議員也苦了秘書處,特別是要把大會過程逐字記錄下來的立法會秘書處翻譯及傳譯部。
一日會議,他們要花上三日時間才能煉成一份會議記錄。不過部門主管黃健文笑言,時間倒是其次,最難忘的還是如何把議員「特色用語」變成書面語再翻譯成英文。
例如把醫學界議員梁家騮的別號「怪醫」譯成「Doctor Weird」;至於如何翻譯社民連梁國雄的一句「「佢『滷味』唔食,食叉燒」,更考起了整個部門。
甫踏進翻譯及傳譯部,「噠噠噠噠……」的打字聲響個不停,黃健文笑言:「我們仍忙着整理上星期的立法會議事錄,所以早前有報道指我們記錄了近2千萬字,絕對是在預算之內。」雖然文字的工作看似沉悶,但黃健文卻形容是「有不少得意的事」,可以讓他們發揮創意,例如在議員或官員別號的對譯表當中,外號「怪醫」的立法會醫學界議員梁家騮,英文則是「Doctor Weird」;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有「好打得」的稱號,英文翻譯為「good fighter」。
相關文章
梁國雄一句考起秘書處職員
立法會大會逐字記錄詳盡記錄整個會議過程,將是後世了解現今議會的歷史文獻,用字必須十分準確。
黃健文指,當中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將口語轉變成書面語,因為立法會內議員主要以廣東話發言。例如梁國雄常用的「阿哥」會變成「老兄」:「我們有一套完整的詞彙表,多年來一直累積對譯字詞。若有未出現過的口語就要立即討論要如何譯成中文書面語和英語。不過,句字如何困難也總有辦法譯出來。」
他舉例,在2012年11月1日的特首答問大會中,梁國雄對特首梁振英說:「佢『滷味』唔食,食叉燒。」,最後會議記錄近乎原文直錄「他『滷味』不吃,吃叉燒」,而英文則是「shit …… he does not want to eat shit but "barbecued pork"」
黃健文解釋英文版加「shit」,是怕查看的市民會不懂這句是駡人的意思。
一日會議 三日完成會議記錄
現時立法會秘書處翻譯及傳譯部共有96人,而專門負責大會的則大約有30多人。乍聽之下人手充裕,不過黃健文解釋,會議記錄需要按照「3、7、24」原則準時交稿。
「3」:代表3個工作天內需完成現場紀錄(即逐字紀錄的草擬本), 然後給議員和官員兩個工作天時間就用字和標點提意見,但他們不能修改內容。
「7」:收集意見後秘書處會花兩個工作天修改,至第7個工作天後完成定稿。
「24」:在會議後24個工作天內完成中、英文翻譯本。如果會議進行超過一日,交稿所需的工作天都會隨日數而增加。
黃健文慨嘆每次的交稿時間都十分緊逼:「如何快而準地記錄是一大挑戰,每當會議開始,當值人員就會即時分稿,在辦公室的同事就要一邊聽直播,一邊打字紀錄,之後不同的散稿又會由另一些編輯同事再合成大稿再交結校對,最後就由做最後的核對程序。」
另外,他表示,如果會議中有議員投擲物品,或違反議事規則發言,也會衍生額外工作:「若議員只是去廁所、細聲耳語都不會記錄。不過只要立法會主席提到某議員的行為違反了議事規則就需記錄。特別是若有人投擲物品,現場同事需要去確定是什麼,甚至勞煩保安幫忙拍照確定。」
最後黃健文總結了這一屆立法會的工作。他表示,自己加入立法會22年,但每日都有許多意想不到的事和字詞出現:「以前在立法局年代,議員通常用英文,和較守議事規則;現時議員會多用口語,亦不時有較草根的語詞和不守議事規則。」
新一屆立法會將於10月展開,預料不少現任議員將會退下來換上新面孔,他對日後工作也有所期望:「希望可以盡快認識新的議員,熟習他們的用字和習慣,另外也要跟新主席建立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