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原來「離地」也「需父幹」?

撰文:特約轉載
出版:更新:
成長和生活在怎麼樣的家庭背景,對一個人的「離地」程度有很大關係。「離地需父幹」意味着「離地」不單是個人的問題,亦受家庭教育以及成長環境影響。香港的父母通過給予資源,讓子女擁有較易晉身「成功人士」的機會,並以此塑造子女對社會的認知,兩者均對他們的「離地」程度產生影響,衍生出「跨代離地」的現象,重複製造對其他階層的誤解、讓片面的認識代代流傳下去。
INVO
(Getty Image - istock)

文:INVO

「離地」的討論歷久常新,但市民大眾對「離地」意識又有多了解呢?早前〈你是否也住「堅離地城」?〉一文討論過「離地」一詞在日常使用時的模糊之處,我們亦製作「離地」測試,分別測量被訪者的認知、行為以及圈子的「離地」程度,之後得出一個「離地指數」,從0至30分,指數愈高則愈「離地」。

測試是參考美國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定義中產階級的收入分類方式,而將被訪者分類。勞工收入中位數的三分之二至兩倍,會被歸類為「中產」;收入低於該水平的為「平民」;收入高於該水平的就是「nice package」。同時,亦根據統計處的香港人口特徵分布和數字,分別為不同年齡和性別,調整出其所屬階層的收入水平,以切合本測試的需要以及本港的情況、減少統計偏差。

目前計劃已經吸引超過 4000 名網民進行「離地」測試,樣本數據主要由年輕男網民組成,年齡普遍介乎15至34歲。根據目前所得,我們發現幾個有趣的現象,反映香港人在「離地」方面有着濃厚的階級分層傾向。

住港島 收入高 「離地」機會大

首先,常識類的結果包括「收入愈高者愈離地」。

Nice package 人士的「離地」指數,平均較平民和中產高3.3分,幅度不算小。由此可見,坊間對富有階層「離地」的批評並非空穴來風。可是,正如前文所述,也從數據反映出來,不管被訪者是平民、中產,還是 nice package,他們的「離地」指數都有可能完全貼地或者身在太空,因此,任何階層的人均有可能「離地」,只是中產以上階層的機會率較高而已。

若果以地區劃分的話,住在港島區的人最「離地」,九龍次之,而住在新界的人則最為貼地。以18區細分,除了住在灣仔區的人傾向最「離地」外,家住九龍城、中西區、油尖旺以及離島的人,其離地程度亦較嚴重。餘下地區的離地程度則相距不大。這似乎反映所住地區與「離地」有一定相關性。以此推論,居於較為富裕地區的人均有較大可能「離地」。

若果以地區劃分的話,住在港島區的人最「離地」,圖為太古城。(羅君豪攝)

經過進一步分析並將問題逐一審視後,我們有一些頗有意思的發現。

第一,平民較中產或以上階層更容易結交不同立場的Facebook朋友。

與此同時,不同階層所擁有的朋友階層分布同樣均等。這顯示在現實生活中,中產以及 nice package 的圈子雖不至於狹窄,但他們在網上世界卻明顯較為封閉。

第二,當被問及香港是否一個機會處處的地方時,與上述的情況類似,家住中西區、灣仔或是離島的被訪者,其傾向較為正面;相反,住在北區的被訪者則最為絕望,其餘地區就介乎兩者之間。

進一步分析年齡組群,結果顯示,年紀愈小對香港前景愈悲觀,明顯反映代際認知差距。其中15至24歲的被訪者中,有高達 62.9% 認為香港不是機會處處的地方,25至34歲亦有接近一半否認香港機會處處,其餘年齡層的被訪者,則只有約三成否認香港是個機會處處的地方。

第三,對比多輪分析後,發現似乎「離地需父幹」。

當被訪者的父母當中至少一人為專業人士,被訪者有較為明顯的「離地」傾向。例如他們傾向缺乏不同立場的Facebook朋友、不知道本區的區議員是誰、不清楚本區有什麼公屋、擁有較單一的朋友圈子、去較高級的地方買菜等。

此外,父母的職業背景,跟被訪者對於香港是否機會處處之看法,有密切的聯繫。在父母至少一位為專業人士的被訪者中,有高達 74.4% 認為香港是一個機會處處的地方;相反,在父母均不是專業人士的被訪者之中,只有 55.3% 認為香港機會處處。當考慮一系列因素後(性別、年齡、居住地區),類似的情況仍然存在。

在整體階層分佈中,有近一半被訪者為 nice package。不過,在細分被訪者的家庭背景後,若果被訪者的父母有其中一位為專業人士,他們有逾七成人屬於 nice package。相對而言,當被訪者的父母不是專業人士,他們只有約四成人能晉身 nice package。由此可見,香港似乎有代際階級再生產的現象。

中上階層資源豐厚 形成跨代離地

這情況可以被視為代際階級再生產(Class reproduction)的典型例子。

根據法國社會學家 Pierre Bourdieu 的理論,教育制度是代表階級再生產的主要渠道。代際階級再生產,是指父母通過對子女投放更多資源,令他們享受到更優越的教育,並利用父母已有的資源,例如社交人脈、竅門知識、聲望等等,為子女鋪好職業路徑,進而幫助子女晉身較高階層。

這種理論套用於香港,表現為擁有更多資源的父母,通過給予子女更多機會參與海外交流活動、參與「高級」的課外活動、讀更好的私立或國際學校、聘請更高水準的補習老師、以人脈為子女取得在大型機構實習等方式,幫助子女獲得更佳向上流動至社會較高階層的機會。

由此可見,成長和生活在怎麼樣的家庭背景,對一個人的「離地」程度有很大關係。「離地需父幹」,意味着「離地」不單是個人的問題,亦受家庭教育以及成長環境影響。香港的父母通過給予資源,讓子女擁有較易晉身「成功人士」的機會,並以此塑造子女對社會的認知,兩者均對他們的「離地」程度產生影響,衍生出「跨代離地」的現象,重複製造對其他階層的誤解、讓片面的認識代代流傳下去。

當然,目前尚未有足夠全面和深入的資料支持結論,但現有的資料揭示了這個頗令人憂心的現象,值得社會大眾留意。

思考社會各階層的離地認知 解決社會問題之先

綜合而言,我們透過「離地」測試發現,香港目前的「離地」狀況有很強的階級烙印,不管是以被訪者的收入、所住地區還是父母職業而論,都是影響被訪者「離地」程度的重要因素。

香港人的「離地」認知,不只是一個供閒聊的話題,亦可從側面反映香港人的認知以及客觀社會狀況的變遷。這次的測試顯示,至少,在整體香港人的認知中,單靠自身條件向社會上層流動的機會或已逐步逝去。數據也反映,認同香港機會處處的群體,社會背景多是出生於父母屬專業人士之家庭,而靠個人努力向社會上層流動者認為香港是機會處處的比例,則處於較低水平。

我們除了在泛泛而談何謂「離地」以外,還需要進一步思考為何突破階級領域對社會整體甚為重要,以從多個層面解決階級隔離和跨代貧窮等問題。

 

參考書目:

Bourdieu, P., & Passeron, J. C. (1990).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Vol. 4). Sage.

 

【編按:圖表由作者提供,作者INVO由一群熱衷於社會科學研究的學者組成,希望從 small trends 帶動討論,拆解社會上大大小小的 mystery。】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