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編週記】胡煒權博士談日本武士之起源

撰文:賴家俊
出版:更新:

大家好!我是編輯K,早前參加了由千月堂舉行的「陋室講堂」,由胡煒權博士主講的「日本武士之起源」研討會。

胡煒權博士為日本國立一橋大學博士,專攻日本中古史,曾著《明智光秀與本能寺之變》、《日本戰國織豐時代史》,近年積極推行科普工作,為香港普羅大眾介紹近十至二十年日本歷史研究最新觀點,希望大家更認識當中多少是現實,多少是影視電玩作品建構出來的幻想。

由胡煒權博士主講「日本武士之起源」。 (賴家俊 攝)

言歸正傳,這次講座可謂以有趣的角度讓參加者認識嚴肅的課題。講者首先打破了我們常人對武士一些其實是錯誤的刻版印象。例如只有武士可以佩刀,其實是十分晚近的法令,歷史上很長的時間,武士並不是唯一合法佩用刀的階層。而受近代影視作品影響,武士生活潦倒,忠於主君,淡泊名利,其實在歷史上只屬少數。例如談及武士要忠於主君,這些思想只在德川幕府時代,太平盛世多年,武士難以再可以周旋於不同藩主之間良檎擇木,才開始強調忠於主子思想。

胡博士表示,在明治維新以前,日本人的性格其實很狂野,反而是明治維新塑造了現在的日本人。
 

(左起)胡煒權博士,千月堂館主郭世孝及浸會大學歷史系教授麥勁生。(相片由千月堂提供)

至於武士起源,胡博士表示日本學界仍有爭論,但大致上日本武士經歷了一個由身份而轉化為階級之過程。現存最早談及武士的日本文獻,以養老五年(721年)所頒詔令開啟了有關武士的文獻記載。大約一千年前,日本皇室繁衍過多,朝廷無法供養部分貴族,所以讓這些貴族以軍事貴族身份,向關東發展,對抗蝦夷等族,自力更生。當時的武士是皇室軍事貴族後代(源氏、平氏),是懂軍事的專業人才。後來中央皇室發生幾次政治動亂,中央勢力引入這些地方武士勢力,使原本在地方發展的軍事貴族以武士身份介入中央政治,後來更主導政事。亦因為多年戰亂,原來以血緣身份來判定貴族的標準,因戰亂而血脈衰萎﹐極需要以新血補充武士群,所以武士也慢慢由身份而轉為向階級發展。

早期武士較重弓藝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現在印象中認為武士應該要精於劍法,懂用日本刀。但原來在武士誕生早年階段,古人視用刀為普通技術,而視騎射才為武士最珍而重之的技術。一來要對戰遊牧蝦夷族,大量運用到騎射技術,其次騎射本身也是一門高難度軍事技術。所以早年對武士武藝的讚美,都扣上與弓術有關。例與源平合戰時,那須與一便以超綽弓術而揚名天下,而廣為大家熟悉戰國時代,擁有貴族武士血統的今川義元,亦有東海第一弓的美譽。

這次千月堂已將上述講座視頻放上YOUTUBE頻道,千月堂更專訪胡博士,專訪內容亦免費上載於千月堂定期出版的網上武士文化雜誌
 

千月堂館主郭世孝表示:「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文武兼備,是理想武士形態的基本構成原素。舉辦「陋室講堂」,希望透過專家的分享令大家增廣見聞,為大家帶來一點進步,一點改變。」郭世孝表示他們將於六月舉辦第二次講座,邀請了韓國古代史專家范永聰博士和明史專家譚家齊博士,再與胡煒權博士一同開講。講題稍後公佈,大家密切留意。

5月3-5日,武博提供超過100班武術體驗班,包括30多種各類型武術,包括有︰中國武術、長短兵器武術、傳統武術、現代搏擊運動等。歡迎大家跟郭海寧一樣,「直接走來試一下先」!武博見!

▍第一屆香港武術及搏擊運動博覽︰眼界決定境界

活動詳情可參閱:第一屆香港武術及搏擊運動博覽專頁
立即購票:購票連結
所有體驗班一覽︰【武博】三天體驗活動一覽

武術的影響力並不只局限於改善身體狀況,更往往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內心。希望武博能夠提供一個平臺,讓大家享受武術運動之餘,亦一同為香港搏擊運動員加油,支持武術發展。

是次體驗型博覽會主題是「眼界·決定境界」,希望藉此擴闊大眾對武術的眼界,透過親身參與,感受武術所帶來的樂趣,體驗更高的境界!同時,亦希望凝聚香港武術各界,讓各類型的武術專才一展所長,一起推動武術及搏擊運動的發展!

為期三天的展覽將會開辦超過100班體驗活動,提供30多種不同武術體驗,當中包括各種長短兵器武術、中國傳統武術、現代搏擊武術教學。同時亦在周末傍晚時份,舉行多場不同類型的武術表演賽,讓在場人士免費觀賞。

現場設有武術遊戲攤位、武術表演、世界武術地圖,以及以「武術電影」為主題的專題展覽。無講你是男女老幼,都必定能從中感受到武術的樂趣。

總言之,不管是市民大眾、初學者還是武術專家,都可以在「武博」中有所得著。只要你肯參與,就能開雲見天、提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