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武齊家:楊氏父女專訪

撰文:李開泰
出版:更新:

獲選為香港傑出青少年運動員的楊千締Debbie,在10月初舉行的「第3屆世界太極拳錦標賽」上,為港隊取得了兩金一銀的成績。成功背後,除了有教練和隊友的支持外,家人的身影亦同樣至關重要:她的妹妹楊子瑩Michelle,是亞洲青少年武術錦標賽的四面金牌得主;而她的父親楊健武,則是資深的武術電影人,入行已經近三十年。

可以說,在武術的道路上,他們不是相互鼓勵,而是並肩作戰。

早陣子他們三位便一併接受了【武備志】訪問,跟大家分享下這個「精武家庭」究竟是如何煉成。

楊健武:嚴導慈父
談到這個「武術世家」,父親楊健武自然是起點。他從小習武,學過詠春、洪拳、獅藝等多門技法。1989年,他考入了無綫電視台的第一期動作演員訓練班,自此就成為了影視圈中的一員。曾經拍攝過《鹿鼎記》、《陀槍師姐》等多部經典作品的他,近年頻繁走訪內地,以武者身分見證著中港電影的興衰。他形容現時內地片商的資金龐大,動輒就能「千軍萬馬」。相較之下,香港不僅缺乏財力,而且人材凋零、青黃不接。然而不論是香港抑或內地,都面對著同一個問題,就是新一代演員根本不願意習武。

楊健武表示,為了增加票房收益,投資方必然會邀請一些外型俊朗的「小鮮肉」參演。他們從未習武,又不肯刻苦鍛煉,隨時捱罵兩句就「離場抗議」。為此楊健武時常動氣,Debbie就曾經數次在片場見證著父親當眾發怒。但或許正是這份對武術的執著,深深感染了年幼的Debbie。而被問到女兒的武術事業,他又立即從一名嚴格的導演,置換成體貼的父親。

縱觀整場訪問,楊健武多次強調「安全」永遠都是他的首要考慮。就算女兒要以難度動作更上一層樓,她們都必須要按部就班,確保自己不會受傷。這就是他作為父親的最大願望。

Debbie:擅長太極的硬女子
楊千締Debbie在12歲時加入港隊,自言性格慢熟的她,選擇了太極拳作為比賽專項。除了上月尾得到的兩金一銀外,Debbie其實從15歲開始就已經屢獲殊榮,包括在第六屆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上,分別取得太極拳、太極劍項目的第一名。另外她又於第二屆世界太極拳錦標賽,贏得太極劍第一名。

為了成就這些獎項,Debbie每星期最少要訓練25小時,其間還要兼顧學業。有時在睡夢之間,她仍會憶起練習時的每個細節,箇中壓力可想而知。但Debbie完全沒有因此抱怨,當被問到她是如何渡過難關時,這位研習太極拳的少女運動員,只簡單回應了一句:「入得嚟就預咗辛苦」。原來在柔和的拳架背後,是一顆堅毅不屈的心。

當然,Debbie並非孤軍作戰,她特別感謝林大輝中學對她的照顧。畢竟自己訓練繁重,很難算得上是成績優秀的學生,但學校的老師依然不離不棄。至於父母的支持就更不消說,為了讓她可以全力衝刺,母親同樣付出了無限汗水。而看著父親那個近乎標桿的身影,Debbie並沒有感受到壓力,反而更像動力般,推動她在武術的道路上,繼續進步下去。

Michelle:刀如猛虎 姊妹情深
跟家姐的取向相反,Michelle更希望能夠在賽場上,展示出自己的爆發力。於是她選擇了刀術作為專修的比賽項目,以取「刀如猛虎」之意。兩姊妹的武術風格,頓成陰陽兩極;而在鎂光燈外,她們亦像太極般互相砥礪。

Debbie坦言,Michelle是她的學武初衷之一。原來遠早在家姐之前,Michelle便已經開展了自己的武術生涯,並在12年時考入港隊。因為不想落後妹妹太多,Debbie才加緊了學武的步伐。雖然Michelle在無意間變成了兩姊妹中的槓桿,但Michelle其實不太記得因何對武術產生興趣,「純粹就是喜歡」。

正是「喜歡」這兩個字,讓Michelle同樣沒有從每週25小時的訓練中退縮。至於她跟Debbie的「競爭關係」,亦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親密。她們曾經數次合作,出戰不同的表演場合。每當Michelle空閒之際,亦會找上家姐研究比賽動作。希望能在她的這位「對手/拍擋」身上,精益求精。事實證明,她們的情誼從沒有白費。

Michelle在上年的亞洲青少年武術錦標賽,取得了四金的佳績(分別為長拳、刀術、棍術、集體)。而在同年的全港公開武術錦標賽,Michelle亦取得了個人金盃全能等獎項。

楊氏父女,一門三傑。

後記

訪問最後,筆者問他們三人現時的目標。Debbie希望四後參與亞運,Michelle則想在世青賽上爭取好成績,並參加日後的世錦賽和亞錦賽。而楊健武就會開展自己的傳武計劃,務求為傳統武術留下精粹。

他們三人的未來各有不同,但永遠都有武術聯系其中。此前,當筆者問及Debbie的訓練時數,他口誤將每週25小時、每月100小時,說成「每週100小時」。Michelle立刻從旁輕聲提點,全家當即笑不攏嘴。或許這份濃厚的親情,才是成就這個「精武家庭」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