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兵器】關羽真的以偃月刀擊倒顏良嗎?
《三國演義》是中國著名歷史小說,由明人羅貫中據之前流行的宋元話本,改良成章回小說。在書中,戰神關羽手執著名兵器「青龍偃月刀」,誅華雄、斬顏良、殺文醜,是小說前半部蜀國重要名將之一。可是,正如眾多學者指出,成書於明代的《三國演義》,書中混入大量明代以後才出現的科技,在兵器上尤為明顯,據正史《三國志》,關羽亦真的殺了顏良,但所有用兵與小說有何不同?
「青龍偃月刀」的歷史背景:
《三國志‧關羽傳》載:「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袁)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文中以「刺」和「斬」描述關羽手上兵器,當中「刺」一招顯然與刀的用法不同,那究竟歷史上關羽殺敵應用哪一種兵器?在說明這問題前,筆者先簡介「青龍偃月刀」的歷史背景。
《三國演義》開篇如此描述「青龍偃月刀」:「(關)雲長造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豔鋸』,重八十二斤。」刀作為兵器,在中國兵器史上較劍有較長歷史,早於石器時代以有刀具存在。劍一直到春秋戰國時代,隨著冶鑄技術進步,才有青銅劍出現,並取代刀作為步兵兵器主流。可是,西漢後期出現炒鋼法,令刀再一次取代劍成為軍隊主要武器,漢代著名的「環首刀」作為格鬥武器自東漢起一直沿用下去,但受到冶煉技術限制,那時的刀仍是短兵器設計。
直到唐宋時期,兵器史才正式出現長刀。唐代「陌刀」據史載「其長丈」(《新唐書‧闞棱傳》),學者考據乃繼承自漢代斬馬劍。到了宋代,開始有「刀八色」出現,即八種常用刀式,《三國演義》中的「偃月刀」便是其中一種。據北宋官修軍事典籍《武經要略》記載,偃月刀屬於長柄刀的一種,而這種刀不僅用於戰場殺敵,也用於訓練,儀仗或作為宮殿侍衛的武器使用。
那三國時關羽是用甚麼兵器,又「刺」又「斬」敵人呢?是先用劍刺敵,再用刀斬其首嗎?
從考古學來看:
若結合現在考古學知識,環首刀基本上是西漢以後,所有貴族和高級武官可佩備的短兵器。刀在漢代已取代劍,成為主要短兵器,因此關羽「斬」顏良首級,應該是用環首刀來完成這動作,應無異議。至於「刺」這個動作,關羽可能是使用漢三國時期,騎兵常用的長兵器「矛」、「槊」、「矟」。《說文解字》「槊,矛也」,學者指「槊」又即「矟」。東漢劉熙《釋名》載「矛尺丈八尺曰矟……馬上多持,言其矟矟便殺也。」同書又載矟「又曰激矛。激,截也,可以激截敵陳之矛也。」
《周禮‧考工記》載「凡兵,無過三其身。過三其身,弗能用也。而無已,又以害人。」意思指在使用兵器時,士兵不能用超過身高三倍的兵器,否則不旦難以使用,更容易傷及身邊無辜。漢代每尺大約現在23.1cm,如槊、矟這類長一丈八尺,即4.16米兵器,以一個成年男子米六至米八左右,剛好合符《考工記》所提及兵器要求,既能發揮兵器應有長處,亦能保障基本安全。而據考古學家研究,打造一支馬槊要耗三年時間,打造成功率亦僅有四成,因此這種馬上兵器只能由有身份武官所用,正合符關羽當時身份。
可以想像,三國時的關羽,騎在馬背上,手執矟,腰配刀。先以矟刺傷顏良,再近身以環首刀斬下對方首級。
已有定論?
不過,雖然《說文解字》和《釋名》兩本東漢時期著作都對「槊」作出解說,但由於《說文解字》原文已經失傳,現存版本為北宋徐鉉的「大徐本」,而《釋名》則是主要由清代學者整理。因此單憑這兩本著作,難以確實證明槊在東漢時期已經出現。
所以,到底關羽當時是以「槊」還「騎兵矛」刺傷顏良,還是存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