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重建以外的舊區:愛在回憶中尋找觀塘
寫下那麼多的曾經其實是怕記憶褪色…無論是政府規劃社區,抑或我們談及一個理想的社區的時候,都不可能抽離該區的記憶和歷史文化。所以在此我為曾經的觀塘,為我自己生活過的社區作個記錄,留個線索,好讓我日後尋回這些記憶。除了觀塘人會有共鳴外,我相信很多人都會在人情味濃厚的社區,找到似曾相識的片段。
有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叫「舊區」和「重建」,好像談舊區就一定會談到重建似的。 其實重建前的動人時光,可以常回看,因為記憶是為了對抗遺忘,無人討論的歷史就會被遺忘,就與不存在一樣。所以,筆者決定將自己活在舊觀塘的故事寫一寫。
魚樂無窮的九十年代
事緣於上星期某個晚上,我乘車經過觀塘市中心,車窗外是重重的圍板、吊臂、冷漠,荒涼得我心臟跳漏幾拍。記憶跟着窗外的一切後退,退至我住在觀塘市中心的九十年代。
九十年代末,我家樓下,左邊有士多,右邊有金魚舖,基於地理優勢的關係,我贏在起跑線上,四歲就擁有人生第一條金魚和第一隻烏龜。那是 Nokia 3310 的年代,我家很少娛樂,只有魚樂,貪食蛇、金魚和烏龜是我最好玩伴。可惜後來搬家就將烏龜送給鄰居,而金魚們就在搬家前快樂地往生了。
舊居附近有個巴士站,我每天都見到 101 巴士駛出駛入,總覺得我可以搭這架巴士去找斑點狗,但我當時沒嚷着要搭,因為我畏狗。101 巴士站旁有條「河粉巷」,同一條巷仔有三四間粉麵檔,但我只光顧過其中一間,我懷疑是因那間店主很型仔的關係,我媽每次都指定那間。後來有次店主抱着兩三歲的女兒上班,那是五歲的我第一次聽見心碎的聲音。
世界級窄巷迷宮 香城美食動物園
以前觀塘有間大型電器店叫泰林。泰林旁邊是個世界級的木屋市集(正式名為物華街臨時小販檔),集中小學校服、時裝、玩具、日常生活用品於各檔。小販市場的設計迂迴曲折,每行過一條橫巷,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然後我向左走再向右走,就迷路了。
木屋市集對面是瑞和街街市,一個我敬而畏之的地方。活生生的我覺得它是一個活生生的動物園:活生生的走地雞、竹絲雞只距離我數厘米;還有一籠籠的青蛙疉青蛙(後來我得知田雞不是青蛙),蛙均居住面積少於十平方厘米。又有次外婆帶我去買乳鴿,我心諗:「和樂邨咪有好多囉。」然後我看見有隻白鴿被捉了上來後一臉無辜,幾分鐘後,那劊子手提着一袋東西出來交給我外婆。
曾經,觀塘平民美食應有盡有。幾年前物華街有一間茶餐廳叫香城,觀塘的中學生會開玩笑說香城茶餐廳是香城學生必到之地。後來茶餐廳逃不過結業的命運,香城茶餐廳自此留在我們這代學生回憶裡。考評局是時候叫家明和一心為香城茶餐廳寫悼詞了。
還有,曾經仁愛圍大排檔的水準已經超出米芝蓮所能評級。
還有,街市小巴站曾經有檔兄弟二人經營的雞蛋仔。
還有,觀塘曾經沒有觀月.樺峯。
還有,月華街百幾級的長樓梯曾經沒有電梯。
還有,觀塘各行各業曾經百花齊放,熱鬧得很。
記憶共鳴或會褪色 自主空間留下人情
寫下那麼多的曾經其實是怕記憶褪色。自古以來,記憶就是人類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無論是政府規劃社區,抑或我們談及一個理想的社區的時候,都不可能抽離該區的記憶和歷史文化。所以在此我為曾經的觀塘,為我自己生活過的社區作個記錄,留個線索,好讓我日後尋回這些記憶。除了觀塘人會有共鳴外,我相信很多人都會在人情味濃厚的社區,找到似曾相識的片段。
題外話,觀塘的前世今生值得一個題外話。觀塘是香港第一個衛星城市,概念設計上本應是住宅、工業和商業區劃分井然,成為一個低密度又自給自足的「花園城市」,但因後來人口急劇增加,區內的加建及僭建大量湧現,城市設計走了樣,觀塘從原本政府規劃中井井有條的社區,演變成居民自主設計的空間 [1]。這個社區之所以百花齊放,背後最大的推動力,其實是人。
[1]《我們的地圖:官塘的文化與歷史》(http://www.kwuntongculture.hk/home.php?op=history)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