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友善城市.來稿】與動物相處:你不知道的好處

【動物友善城市.來稿】與動物相處:你不知道的好處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文:黃蔚澄、喻慧敏、倪子健

特首林鄭月娥早前在其Facebook中提及動物權益的議題,並認同政府應在這方面多做工作。要認真落實這方向,我們認為首先要了解人和不同種類動物的關係,在都市化的影響下,已經與往昔大有不同。

首先要探討的是人和同伴動物[1]的關係。世界各地都有將同伴動物視為家中一員的現象。在香港,根據漁農自然護理署2001年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有近八成飼養貓/狗的人會視牠們為家庭成員。據統計處2010年的報告,全港有近25萬的住戶有飼養貓及/或狗隻,佔所有住戶的10.6%,而數目亦有上升的趨勢。根據2017年香港獸醫管理局委託顧問進行的研究報告顯示,飼養貓及/或狗隻的住戶已有接近26萬,佔住戶10.9%。維護動物權益的聲音也因此日益增加。然而,在這個議題上,本港大部份的討論都集中在保護動物的福利,較少人提及人和同伴動物的關係及其對人身心健康以致對整個社會的影響。

現時其他先進國家的研究,除了關注動物權益之外,亦探討同伴動物和人類互動所帶來的影響。研究顯示,與同伴動物的正面互動可促進人類身心健康,甚至間接為社會帶來經濟上的效益。德國,澳洲及美國都有將飼養同伴動物的相關問題納入人口普查當中。結果顯示有飼養同伴動物的受訪者,生活方式較為活躍,看醫生的次數亦比較少。特別是飼養犬隻的人,他們平均步行時數較多,對身體亦相對健康[2][3]。美國心臟學會亦透過系統性的文獻分析,在2013年的科學聲明中指出,人類和同伴動物——尤其是與犬隻的互動,或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4]。此外,在北京、上海、廣州以及日本等較為接香港環境的地區,都曾經進行類似研究,結果亦指出有犬隻作為同伴動物的人,生活較為活躍,睡得較好以及看醫生的次數較少[5][6]。長遠而言,和同伴動物的互動甚至可減低社會的醫療支出。英國國際應用生物科學中心(CABI)於2016 年進行了一項有關同伴動物的成本效益分析,估算人和同伴動物互動對人類健康的正面作用,在減除可能出現的負面影響之後,計算出同伴動物每年可為英國的醫療開支節省超過20 億英磅[7]

研究亦指出,部份群體,例如獨居長者,未婚女性等,貓/狗隻作為同伴動物可減低出現情緒病(如:抑鬱症)的風險[8]。再者,同伴動物是理想的社交潤滑劑,提供有趣話題,有助加強社區的網絡[9]。亦有研究顯示,有飼養同伴動物的人,他們在社會資本及社區參與方面都比較理想[10]。 國際老齡問題聯合會透過針對長者與同伴動物互動的文獻分析,亦總結出長者和同伴動物正面互動,是建立長者友善社區的一環[11]

隨著香港人口老化,社會必須及早作出對策以面對挑戰。安老事務委員會在2017 年發表的「安老服務計劃方案」的其中一項建議,提出應推廣健康生活模式,以提升長者生活質素並減低出現老年疾病的機會。根據2016 年的數字顯示,在117 萬名年齡在65 歲或以上的長者當中,獨居長者約佔14%,人數約為17 萬。相比2011 年的12.7%(11 萬人),人數有上升趨勢。預計隨著人口老化加劇,人均壽命增長以及家庭成員數目下降,獨居長者或雙老家庭的數目將會增加,而可照顧長者的家庭成員亦會越來越少。美國、香港、日本及荷蘭等地都有研究顯示,獨居長者有比較大的機會出現抑鬱情緒,精神健康和生活質素亦可能較差。風險因素包括社區網絡縮小、和家人失去聯絡及社區活動參與度低。若其身體狀況轉差,自殺風險亦會增加[12][13]。按文獻所示,增加和同伴動物正面互動的機會,或有助長者建立健康生活及加強社會網絡的機會。

第二項要詳述的是人和工作動物的關係。導盲犬是最為人熟識的工作動物之一。然而比較少人留意的是治療動物。其實治療動物(尤其是犬隻)在輔導工作中可以擔當重要的角色。外地文獻指出,動物輔助介入法對嚴重精神病、輕度抑鬱症及自閉症患者都有顯注的成效。現時本港已有專業社工,輔導員等引入動物輔助介入法,為隱青,獨居長者及自閉症兒童等服務。我們在過去數年亦有參與相關研究。當中在隱青及獨居長者的先導計劃中,以介入前後及半實驗性的設計進行評估。結果顯示,輔助治療犬在計劃的參與對隱青而言,是鼓勵他/她們踏出家門,接受社福機構幫助的關鍵。而在獨居長者的先導計劃中,參與有治療犬輔助組別的長者,在完成計劃之後,和家人及朋友的接觸有增多[14]

此外,我們在去年亦以網上問卷形式訪問了近一千名市民,結果顯示在一般社群當中,有飼養同伴動物的受訪者的抑鬱及壓力等方面的情緒明顯較少,而焦慮情緒亦較輕微,與沒有飼養同伴動物的受訪者在統計學上有顯著的分別。此外,有飼養同伴動物的受訪者亦較為快樂,人際關係質素較佳,在朋友及伴侶關係中,更能感到滿足[15]。除了在專業範疇開始引入動物輔助治療之外,現時在本港推動同伴動物和人的關係的項目亦漸漸發展,例如香港大學圖書館近期亦推出駐館治療犬計劃為學生舒緩學習壓力[16]

篇幅有限,本文未能談論人和野生動物、流浪動物、圈養動物等。海外在動物和人類互動關係的研究,已發展為一門跨學科的課題,包括社會科學,人文科學,法律等等。不過,香港在這方面的公眾教育和研究則十分滯後。香港生活環境特殊,地方狹窄,工作時間長,大部份市民未必有機會接觸動物,所以對動物、其權利和跟人的影響比較陌生。相比全球平均57%家庭有飼養同伴動物的百分比,香港10%至12%的比率就相差很遠。我們應透過不同渠道,讓有需要人士,以至整個社區,都能享受與動物互動所帶來的好處,無論對動物權益及市民福祉而言,都是雙贏。畢竟,我們都活在同一天空下。要香港成為一個動物友善城市,我們建議最重要的是提高市民接觸動物的機會,如檢視現時在公共場所及建築物限制動物進出的規例,除了導盲犬外,亦應容許工作和治療動物進出的權利。並且,愛護動物及大自然公眾教育應由小開始,小學應多推行人道教育,帶出人和動物正面互動有所裨益的訊息,學習珍惜動物生命,同時也能培養小朋友珍惜自己生命的態度。

【編按:作者黃蔚澄、喻慧敏分別為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及高級研究助理。倪子健為註冊輔導心理學家。】

 

參考資料:

[1]香港一般稱同伴動物為寵物,主要為貓及狗隻。而同伴動物這稱謂能更恰當地描述牠們和人互動的本質。

[2] Gullum, R. F., & Obisesan, T. O. (2010). Living with companion animals, physical activity and mortality in a U.S. national cohor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 public health, 7, 2452-2459.

[3] Headey, B., & Grabka, M. M. (2007). Pets and human health in Germany and Australia: national longitudinal results.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802) 297-311.

[4] Levine, G. N., Allen, K., Braun, L. T., Christian, H. E., Friedmann, E., Taubert, K. A., . . . Lange, R. A. (2013). Pet ownership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May 9).

[5] Headey, B., Na, F., & Zheng, R. (2007). Pet Dogs Benefit Owners’ Health: A ‘Natural Experiment’ inChina.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87(3), 481-493.

[6] Oka, K., & Shibata, A. (2012).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dog walking among Japanese dog owners. Journal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9: 786-793.

[7] Centre for Agriculture and Biosciences International (2016). Companion animal economics: the economic impact of companion animals in the UK. Research report. Retried from https://www.cabi.org/vetmedresource/abstract/20163382591

[8] Antonacopoulos, N. M., & Pychyl, T. A. (2010). An examination of the potential role of pet ownership, human social support and pet attachment in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individuals living alone. Anthrozoos, 23(1), 18.

[9] McNicholas, J., & Collis, G. M. (2000). Dogs as catalysts for social interactions: Robustness of the effect.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91, 61-70.

[10] Wood, L., Giles-Corti, B., & Bulsara, M. (2005). The pet connection: pets as a conduit for social capital?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61, 1159-1173.

[11] Mishra, V. (2014). Measuring the benefits: companion animals and the health of older person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fa-fiv.org/wp-content/uploads/2014/09/Companion-Animals-and-Older-Persons-Full-Report-Online.pdf

[12] Chi, I., & Chou, K. L. (2001). Social support and depression among elderly Chinese people in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and human development, 52(3), 231-52.

[13] Chou, K. L., Ho, A. H. Y., & Chi, I. (2006). Living alone and depression in Chinese older adults. Aging and mental health, 10(6), 583-91.

[14] 兩項計劃為中華錫安傳道會社會服務部的「重拾動力—動物治療學師計劃」及「觸動計劃」。

[15] 此研究為海港青年商會《狗狗也行醫》活動的其中一個環節。

[16] 香港大學(2017)。新聞稿:港大圖書館首推駐館治療犬計劃。取自https://www.hku.hk/press/press-releases/detail/c_17130.html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