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七小福》看香港動作片發展

撰文:來稿文章
出版:更新:

作者:賴家俊

文章經武備志團隊編輯

 

筆者早前曾撰文介紹京劇如何訓練演員武打動作,並為香港武打片培育了不少人才。今次為大家介紹由羅啟銳於1988年執導的《七小福》,正是一套戰後京劇戲班在香港縮影寫照。

 

《七小福》改編自京劇大師于占元後半生故事。《七小福》本來是京劇劇目,戰後成為于占元在香港所開戲班,及其門生總稱。「七小福」戲班學員共有成員數十人,弟子藝名開首取于占元「元」字作首,現在人們常以後來影壇活躍的其中七位成員洪金寶、成龍、元彪、元奎、元華、元德、元彬來泛指七小福,亦有以于占元師傅開《七小福》劇目時所選定七為門生這說法,迄今沒有統一定說。

少年七小福,你認得他們嗎?(網上圖片)

電影講述京劇大師于占元(洪金寶 飾)在戰後香港開辦「中國戲劇研究學院」,頑童阿龍(即後來成龍)因家貧給母親送到于師傅門下學藝,與大弟子三毛(即後來洪金寶)與一眾師兄弟,和于占元這位集嚴師與慈父於一角間的故事。

當年梨園行規,父母一旦送孩子入戲行,契約期內由師傅照顧起居及教學,師傅會率弟子參與劇目演出以換取收入。電影情節展現出香港京戲興衰起落變遷,于占元帶領門生走場演出,一度風光,後來電影日受歡迎,京戲觀眾日漸減少。于占元萌生解散學院,並安排學生加入電影圈任替身演員或龍虎武師以維持生計,電影最後以師徒話別,學生灑淚送別老師作結。

 

武藝者不敵時代洪流

劇中不乏梨園戲行「唱念做打」受訓情節。例如練「下腰」師傅幫學生拗腰練拱橋(8:10)、「拿頂」練習倒立動作(5:35)、各種翻滾動作、把子功(9:22)、摔小翻(9:28)等等。

雖然武藝並不是這套電影重點,但當中寫實呈現了戲行毯子功、腿功和把子功的練習情況。由於小孩骨骼柔軟,戲班師傅需要在學員自小在「做打」方面多下苦功,筆者有緣先後認識兩位國術師傅,他們都是小孩時參演《七小福》童星演出,兩位師傅家學淵源,都是自少苦練紮馬及壓腿等基本功,長大後有一手好身手。

筆者是大學畢業後才涉武術,已感到不少身手已錯過最黃金的學習階段,現代社會工時甚長,成年人已難以抽出閒餘苦練基本功,不得不感嘆學文時「學無先後,達者為先」這句俗語在武學時的當代意義?

七小福與師姐于素秋合照。(網上圖片)

-------------以下含劇透------------

電影另外一個命題,是帶出時代演變對表演藝術帶來的衝擊。戲中借于占元師弟于華元(林正英 飾)一角,帶出老一輩梨園武生,因為不敵生計,改投身新興電影行,擔任龍虎武師一職,最後因年老體衰,於一次替身演出中失手,弄得精神失常。

戲中有兩三幕藉于占元師兄弟的過從,揭示老一輩梨園伶人悲嘆時不予我的情懷。傳統梨園戲行,演員從小拜師學藝,成年粉墨登場,晚年開班授徒,以授徒帶班演出來糊口;但在菲林拍攝電影年代,舊的戲班制似已不合時宜,龍虎武師職演生涯要麼一直親身上陣,要麼便告老退隱,頓失倚靠。

兩個時代的藝者命運迥然不同,何嘗不是武術界生涯的另一個縮影?其次,電影最後以于占元坦然接受時代轉變結束學院,門生憑一手好身手成功過渡電影圈,在後來八九十年代武打片創出一片天,尚算幸運而沒有受到時代淘汰。

當年因有龐大看京戲的觀眾需求,造就大量京戲演員得以培育入行並過渡電影圈發展,但看看近二十年電影業發展,特技技熟日臻成熟,從前靠演員一身功夫來做高難度動作,現在以電腦技術便可做到,市場對有真功夫的演員需求已大不如前,經濟發展亦令香港更少出現自小受武術訓練的人材。

這一波時代改變,對有關從業圈帶來的改變亦已在醞釀中,如很多武打演員誕生地也開始由香港而北移神州大陸。

 

現今的七小福,位位已是影壇巨星。(網上圖片)

屢獲香港最佳動作設計獎

「七小福」最後在八九十年代香港影壇大放異彩。以香港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獎」得獎者為例,筆者統計自1983年起(第一屆設這獎項)歷屆得獎名單,1983至2017年35屆獲獎作品中,出自「七小福」任主武指的作品便佔十七套(袁和平曾為七小福一員),佔了差不多50%。若果我們把統計範圍限於八九十年代,則至1999年17屆中,「七小福」獲獎最佳動作設計作品更有十套佔約60%。說「七小福」有份打造香港動作片黃金時代,實無容置疑。

 

金像獎歷屆最佳動作設計獎:

(圖片由作者提供,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武備志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