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樂.來稿】小交首辦國際指揮大賽 發掘香港音樂發展可能性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文:瀧澤勳

一月十至十四日,香港國際指揮大賽假香港大會堂舉行。首屆即見全球反應踴躍:根據大會資料,共收到310位來自49國的報名者,最後遴選出16位來自13國的參賽者,問鼎冠軍寶座,成為未來的指揮大師(“Our Maestros of Tomorrow”)。為本地古典樂壇一大突破,亦是難得一遇的學習良機,香港國際指揮大賽主辦機構,定要儘快為大賽制定標準,同時要在宣傳政策上再添心思,才能使大賽的可能性發揮到最大,並持之以恆地舉行下去。

大賽無論是評審委員會的組成及參賽者水平都完全符合國際標準:單看評判席上,香港小交響樂團音樂總監葉詠詩、首席客席指揮及科隆室樂團音樂總監柏鵬、德國萊茵歌劇院駐院指揮簡文彬、邁入鮐背之年,一手創辦音樂學院的芬蘭指揮大師潘努拉等等,這個陣容若不是星光熠熠,也堪稱名師雲集。

香港小交響樂團音樂總監葉詠詩。(YouTube影片擷圖)

正如評審首席葉詠詩在大賽頒獎典禮上強調,大賽是極具教育意義的。有志投身古典音樂界的年輕朋友,作為大賽的座上客,我們絕不只觀賽,而是透徹地了解指揮家和樂團究竟是怎樣的一回事。指揮大賽,甚至同類型的古典音樂競技,是一次將這個委實虛無的藝術方式,具象靈動地呈現出來的過程。這個大賽打造了令古典音樂普及化——或者貼切一點:貼地化——的基礎。

為免曲高和寡,香港小交響樂團,甚至是葉詠詩本人,都在本地古典音樂貼地化的進程中不遺餘力。秉承以往《古典音樂速成:音樂詞彙笑療法》系列的精神和目標,今次指揮大賽前,為了貼地宣傳指揮家的崗位,以及踏上指揮之路的艱辛歷程,小交於賽前推出一連十五集的《一屋寶貝學指揮》特輯,於Facebook播放。節目以輕鬆有趣的情節和對白,由舞台劇演員張國穎,加上葉詠詩粉墨登場,生動卻又簡明扼要,為大賽揭幕,藉此提高公眾對於古典音樂的認識,為大賽造就人氣支持。從每條網上影片的點擊率均超過一萬人次可見,節目亦成功收效。

筆者深信大眾不是自出娘胎便懂音樂,音樂的審美觀和鑑賞力,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比較造就。常言道藝術不需比較高下,但很諷刺地,比較是藝術的來源。那種比較,也許不是分高下優劣,而是比風格之異同。風格沒有分數,感動人心的就是你喜歡的風格。那些比較毋分良惡,客觀而言能夠促進藝術的演繹和佈局。筆者認為指揮大賽最具這種特質。演繹同一首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命運》,可以有不同的風格,作曲家高明在此,任由後世解讀出多個版本,多種風格,結果通過各人各自的理解,植入每人心中,永垂不朽。

演繹名作,壓力必大。人人也懂的名曲,反而要考考參賽者對作品的解讀能力,甚至是表達能力。為何筆者認為大賽的教育意義大得需要持續舉行?答案很清晰,全因決賽中有了講解時段,讓參賽者用說話表達自己的詮釋。今屆冠軍,來自匈牙利的卡里(Gabor Kali),則為《命運》帶來這樣的描述:「這是世上最著名的藝術作品,我會用三個字來形容:奮鬥、喜悅、成功(Struggle, Joy, Triumph)。

今屆冠軍由來自匈牙利的卡里(Gabor Kali)奪得。(YouTube影片擷圖)

第一樂章是黑與白,貝多芬面臨父親的壓力,同時有聽覺障礙,他為己奮鬥。而雙簧管的獨奏,象徵了他的孤獨。第三樂章體現了喜悅,直至第四樂章的成就感,他的訊息是要我們擁抱問題同行,處理煩惱之時繼續前進。」卡里演繹的樂句短促分明,情緒流露無遺,首樂章的雙簧管獨奏,在事前重點講解下,想必成了觀眾的欣賞亮點。果然沒有失望,孤獨的悲涼非常明確。至於第三樂章過渡至終章的極長漸強,亦見自然的感情變化。卡里的指法大有留白,動作大小收放自如,與樂團成員建立默契,亦將指揮棒的功用釋放出來。卡里取勝的一大亮點,筆者認為是他的感染力。他的指法極具穿透力,生動活潑,樂曲發展至第四樂章的凱旋時,聽者無不熱血沸騰,他著實為大會堂帶來了一次震撼人心的貝五演繹。

最機緣巧合的是,來自法國的格達(Antoine Glatard)同樣選擇了《貝五》參賽,他則認為:「希望和自由(Hope and Freedom)是這首樂曲的精髓。這首名作是談一個轉變,一種狀態,一種知覺。第一樂章提醒聽眾命運多舛的無力感,人無法順意行,反而被命運牽制的狀態。第二樂章的靜謐,令聽眾進入私人而舒適的想像空間,那些聯想,於第三樂章融匯起來,發展出變遷。樂曲很是激昂、有活力且喜樂,結尾以長達29個C大調小節,釋放先前種下的壓力和憂愁。」他總結發言時提到一句話,實在令觀眾印象難忘:「如果我們從來沒聽過貝五,我們永遠無從知曉樂曲接著會是如何發展。」沒錯,那就是樂聖的豪放。格達的指法穩重,並非卡里一般多變靈動,但簡約的功架卻令指示更明顯。在他棒下,樂曲較為渾然一體。若把二人比較起來,卡里的版本會較震憾人心,但格達的版本則鉅細無遺,旋律清晰度不相伯仲。

來自法國的格達(Antoine Glatard)同樣選擇了《貝五》參賽。(YouTube影片擷圖)

當然不能錯過的是來自波蘭,年僅25歲的路茲(Dawid Runtz),他選擇了布拉姆斯第三交響曲,除了選曲與別不同,他的解說過程亦別樹一幟,讓觀眾明白作曲家的佈局安排。他以此曲的歷史背景入題,並指導樂團示範作品中某幾小節的樂聲、第一樂章起首的動機(Motive)及某樂部的樂聲,將焦點介紹予觀眾。第二樂章則強調簡約和純粹,終樂章令全曲更為一體,亦表明作曲家以柔聲收結是為了營造餘音裊裊的氣氛。如此環節,不但考驗參賽者,同時對普羅大眾認識樂曲和作曲家風格大有裨益。

來自波蘭、年僅25歲的路茲(Dawid Runtz)。(YouTube影片擷圖)

不容忽視的是另一首指定曲目:陳慶恩的《十一月的流星》(November Leonids for Orchestra)。貴為香港大學音樂系教授陳慶恩,被香港小交響樂團委約,作品由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轄下的「CASH音樂基金」贊助。作品經大賽廣播予世界頂尖人才,無疑能推廣本地作曲家的作品,展示香港文化界的鋒芒。通過樂團、參賽者及作曲家三個單位的合作,將本地音樂與其他地區交流甚至融和。與國際水平看齊,再非難事。

另外這大賽有一個相對虛無的象徵意義:香港從來不是文化沙漠,古典音樂土壤早已肥沃。這個大賽透過網路平台無孔不入的宣傳,向世界昭示本地古典音樂人的質素和才華,亦透過全球報名,向世上每一隅的有志之士呼告,香港會是一個音樂人才的搖籃。事實上,香港文化土壤中,仍有不少並未開墾,而香港小交響樂團是其中一頭壯健的開荒牛,發掘可能性。或者美中不足的是,香港報名者中,仍未有足以與歐美地區並駕齊驅的傑才。

當然,目前一切只是推斷,若要真正實踐,大會必須在以下各面花盡心思,去蕪存菁,令大賽漸成氣候。例如將教育與大賽結合,與高等學府和中學結盟,安排有志於古典音樂的年輕人購票入場,同時聯絡知名音樂家推薦大賽,增加傳媒覆蓋率。將《一屋寶貝學指揮》等推廣特輯常規化,每次大賽舉行前都可以與其他新媒體和網絡紅人合作,則可配合潮流趨勢,有效增加大賽的知名度及影響力,令更多普羅大眾關注——縱然不諳箇中技巧,亦能具備藝術鑑賞能力。正如香港小交響樂團行政總裁楊惠在頒獎典禮上表示,大賽將會在「可見的未來」再度舉行,期望大會汲取這次「試金石」的經驗,儘快確立大賽的定位、標準、形式及配套,每幾年舉辦一次,不要令這個絕妙良機曇花一現。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