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棄長工過冥想生活 首半年難接受無業:用社會價值自我批判
黎善恆(Issac),年近30歲,畢業後在電視台當撰稿員5年,1年多前卻在沒有多餘的積蓄下毅然辭職,沒有穩定的freelance工作,一星期返兩天的part-time,一個月過著大概月入四、五千元的生活。突如其來空出來的時間,他就只做靜心練習(㝠想、meditation)、放空、看書,過著一種被社會認定為廢青的生活,反對被工作填充就是充實的想法,「我想過一個舒服的生活。」
但這㮔舒適,放棄的不只事業,更多的是置業、愛情、家庭、以及未來一切的保障,「我唔會假定將來生活一定會唔好,而現在要花好大努力保障將來。」
攝影:高仲明
上集:電視台撰稿員返19小時 某年加薪僅$120:聽訊息提示音心會震
兼職人生的突變
訪問Issac當天,他剛失掉一份補習兼職。在補習社上班幾天,遇上教育局巡查有沒有超收學生,老闆耍把戲,著老師先把學生帶到平台花園暫避,然後在沒交待的情況下,吩咐Issac簽署一份教育局的文件,Issac向教育局人員查問,才知是要為補習社作證沒有超收學生,Issac不就範,翌日就被辭退。
兼職人生,就是面對生活的突變。現在他教授3位朋友靜心練習,單對單課程900元4堂,一個月就是2700元的收入。
辭職後半年才能真正放鬆
他不是不會思考未來的人。4、5年前一次失戀,他學習塔羅牌占卜未來:「我應唔應該繼續返呢份工?」、「我將來仲會唔會拍拖?」後來他認識到塔羅牌不是占卜未來,只是翻開不同圖像、文字的卡牌,圖畫與自己的經歷連結起來去解讀,「對我嚟講只係一副可以反映潛意識嘅卡牌。」後來接觸New age、新生命藍圖、靜心練習,他反而更相信那套「將生活焦點,由主要集中外在物質層面,轉移到內在的精神層面。」
靜心練習,即所謂的㝠想,「其實就係放空,令到自己乜都唔好諗。」可以透過打坐、茶道各種方法,總言之令自己靜下來,以他的言語是「感受、內觀自己。」更淺白地去理解,從放鬆身體每部份的肌肉開始,然後進入意識與潛意識的層面之間,將自己生活上被壓抑的想法翻出來,了解自己,「嗰種感覺,就好似人在水上,慢慢沉入水裏面,意識知道自己喺度」,「你會愈嚟愈知道自己為咗乜嘢煩惱。」
「起初學習嘅時候,我只能靜1、2秒,然後就會諗工作。」後來慢慢練習,才能放空15分鐘,甚至1小時。拼搏的生活,讓人失去本能。「好多時叫學生先放鬆個頭,由頭到腳,到放鬆隻腳,個頭又再緊返。」學生後來說:「原來我叫嗰個部份放鬆,就真係可以放鬆。」Issac說其實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
Issac自少是一名肥仔,令其自信心低落,升上大學後卻減肥上癮,半年減去60磅。他說靜心是他尋回價值的出口。欲知更多內容,請點擊下圖:
用社會價值觀批判自己
「但其實我辭職後半年先能夠真正放鬆下來。」他說半年的生活,「每一日都好驚,諗住係咪要搵工。」辭職後第一個月當然快活,「第2個月開始諗,究竟我做啲乜嘢,要做啲乜?先開始諗返:我嘅生活係為咗乜嘢?」他說。香港人常問「究竟邊個發明返工?」挪用聖經的說法,就是人犯罪離開伊甸園自力更生,工作等於生活變得理所當然,對於那些不拼搏、追求「hea」生活的年輕人,被蓋上「廢青」、不事生產、懶惰的罪名。「每個人都會受到社會影響,一下子未接受到自己係無業的人,用社會價值觀批判自己。一諗就會諗到負面嘅嘢。幾享受hea,但又唔敢自己hea。」母親從前每月窮追家用,現在接受他這種生活,「壓力唔係你阿媽點諗,係你自己點諗。」
從前他在電視台當撰稿員,瘋癲時期連踩19小時,現在無業一下子空出來時間,如何規管?如何令自己充實?他說:「時間,唔使規管。」「我唔認同『充實』這種概念,飲到一杯咖啡,都可以係充實。唔需要壓逼啲嘢出嚟,先覺得自己有價值。」
相信自己有能力創造一種生活
他認同New Age那種「相信自己有能力改變、創造生活」的意念。上一代的人有養兒防老、積穀防飢的觀念,儲蓄買樓、買保險,以防年老病患時有金錢作保障。而Issac卻認為:「生老病死,係自然。但我唔會假設呢件事發生。」他不希望將當下精力、能量放在「未來我會病」的思想上,「事發前,要用盡方法堵塞會發生。但其實用盡方法,當下咪好痛苦?」朋友都說他過於理想化,「咁你鍾意現時唔開心,定你想未來唔開心?」其實都是一種個人選擇。
現在他每一日,到馬鞍山海旁散步、看書、放空,有空約朋友聚聚,這種他想過的舒適生活,冇錢冇樓不能養家,空有時間。在「有樓有高潮」的年代,意味著成家立室是奢侈品?「所以我咪唔拍拖。近來我都苦惱,假若我有穩定嘅收入,我諗我就會拍拖。拍拖,我都會承擔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