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散步地圖】重新發現大稻埕 年輕世代與在地人的相惜與共榮
文:徐銘志(自由撰稿人,著有《日本踩上癮》、《私.京都100選》等)
曾經是台灣經濟、物資集散重心的迪化街商圈,靠着紡織、南北貨開創時代,也一度面臨被時代淘汰的危機。近年,迪化街商圈卻又搖身一變成了充滿活力的蓬勃街區。什麼力量讓這兒從谷底復蘇?而觀光帶來的發展究竟是良方還是毒藥?要在台北找到這樣一個地方難度實在很高。百年的老舊街區,見證着台灣經濟的起飛、富商的崛起,可是這兒骨子裏卻是道道地地的庶民滋味,至今仍然如此。
一大早,擁有80年歷史的古早味麵店「賣麵炎仔」已出現排隊人潮。洗石子地板、圓板凳讓時光彷彿停滯在數十年前。一碗再簡單不過的乾麵,一盤紅燒肉、一碗內臟湯,就是令人安心的一頓庶民小吃。就在不遠處、當地人俗稱媽祖宮的「慈聖宮」前,一排充滿復古味的小吃攤,從白煮豬腳到肉粥、雞卷、清燙魷魚,點完餐坐在廟前大樹下享用着,還得趕走前來分食的麻雀。如此純樸與復古的場景,是台灣第一大城的對比,亦是舊時光的美好。
在城市面貌已數度翻新的台北,這兒像是被遺忘的街區,不見高聳的摩天大樓,仍擁有着老舊的清代紅磚閩式老屋和飄逸着洋風的巴洛克建築。擁有好幾進的長屋,在大門外無法窺得,一走進,總讓人大開眼界其庭院深深。這兒沒有時下時髦的成衣連鎖店,卻到處都是布料批發商,人們依舊尋着老方法,來到這裏選塊布做成自己喜愛的衣服、包包。在這兒診所醫院不是主流,到中藥房抓一帖藥、喝一杯青草茶才是到處可見的風景。
彷彿是台北自成一格的另一個世界。這兒是台北迪化街區,俗稱大稻埕(此區清代有大片曬稻空地,因而得名)。
若與極盛時期相比,不少人肯定會說,大稻埕沒落了。畢竟隨着紡織、茶葉的產業外移,取代南北貨的雜貨店、量販店、新型便利商店輪番出現,大稻埕彷彿沒有被這個時代需要的理由。確實如此,土生土長的大稻埕人、現任文化導覽團隊「台北城市散步」執行長邱翊提到,茶葉批發很早就沒落了,而紡織業在1987年開始外移,「五年前我也很擔心」。邱翊的擔心並非沒有道理,畢竟若沒有了這些和大稻埕幾乎劃上等號的產業,「大稻埕就不是大稻埕了」。
走過一段很長低迷的時期,對多數台灣人或台北人來說,有些殘破老舊的大稻埕往往只是人擠人的年貨大街,只在中國新年前湧現人潮。
中藥行南北貨旁的風格商店
然而這幾年間,邱翊的擔心並未實現。不僅如此,迪化街商圈也逐漸有了新的發展軸線。日本雜誌多次以大稻埕為封面照片、老屋重新整修對外開放、新的品牌進駐如雨後春筍……在大稻埕經營「Originn Space」旅館和咖啡空間的趙偉仁就觀察到,以前的迪化街是屬於特定族群的,老房子、老街、老產業,現在則有相當豐富的層次,非常多元。於是,說着日語、標準北京話的觀光客來了,時髦的年輕人也願意走進來了,大稻埕漸漸的不再只是大家眼中農曆新年前採買南北貨的區域。
掀起迪化商圈改變的起點,是2011年起由世代文化創業有限公司執行長周奕成所種下的種子。當時,他先後租下大稻埕的五棟街屋,重新整理裏外的空間,與數十創業團隊在那兒開設店舖。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建築外牆寫着「屈臣氏大藥房」的古蹟洋樓變身而成的「小藝埕」(意指大稻埕上賣小藝), 裏頭不但有書店、台灣伴手禮店以及咖啡店,甚至還有藝文表演空間。
這些位於老屋裏的商店並不大,卻都有着深刻和迷人的靈魂。2016年10月開幕、開設在青藝埕的「地衣荒物」,是間二十來坪的一樓台式生活器物選品店,屬進駐大稻埕的後來者。創辦人謝欣翰解釋:「地衣是生物在開疆闢土時第一個長出來的植物,而荒物是指粗糙、未經琢磨的意思。」喜歡舊物、民藝的他專門在全台蒐羅各式生活器物、老物件等,向外人介紹當中的美好。對他來說,這些看起來舊舊、別人眼中可能一點也不潮的老物,反而是經過時間考驗、最具工藝價值的物件。
就在地衣荒物的店舖盡頭門外,天光從開闊的天井灑落,尋着樓梯而上,則又是一間充滿復古風情的沉穩飲品店「小城外」、「小城外.咖啡時光」。吧台、深色沙發、昏黃燈光,沒有花俏的裝潢與菜單,簡簡單單專注在飲品上頭,白天只賣咖啡,晚上則變身成為酒吧。
大稻埕的人情味 串起新商家
不光是和周奕成一起合作的品牌,這一兩年間,更有許多個體戶前仆後繼地進入大稻埕開店。去年在大稻埕僅容一輛車通行的巷弄開店的「慢慢敲工作室」就是一例。平面設計師出身的創辦人林家琪,在這開起了前店後廠(工作室)的店舖。她找來了多個設計師共同分享工作區域,而完成的作品就展示在前方的陳設櫃枱。
問起這些年輕世代為什麼獨鍾大稻埕?大家都直指這邊濃厚的人情味。謝欣翰觀察到,雖然這邊仍有許多上了年紀的居民久住在此,但卻和年輕世代間有種和諧感,甚至主動付出關心。他回憶,不少居民好奇來詢問,地衣荒物是家什麼樣的店?隨即也會表達好奇與發自內心的關心:「這能賺錢嗎?這樣也能開一間店?」又如,他為了籌劃《荒物展》而在大稻埕四處尋找老物件,豬肉攤商在不見得懂他到底在做什麼的情況下,便把那經歷風霜的砧板借給他。曾經在台北東區開店的他,明顯感受到大稻埕的生活況味:「有這些人存在,會覺得腳還滿踩在這片土地上的,有份安心感。」
林家琪也是被大稻埕這份溫暖給黏住了。由於大稻埕當地有許多材料行,做金工創作時能夠就近尋找材料及靈感,加上她喜歡老事物散發出的氣氛,於是特別將工作室選址在大稻埕。
但在這些創作優勢之外,初來乍到的她隨即感受到這兒滿滿的人情味。隔壁中藥舖的阿姨不光是噓寒問暖,還擔心她們的生意,主動幫忙尋找可以擺攤賣雜貨的地點。材料行老闆看她個兒嬌小貨品重,主動提出幫忙送貨到工作室。
在大稻埕三角窗歷史建築經營老件家具家飾的「達開想樂」負責人蘇淑惠,已在大稻埕落腳四年多,她以「親切感」來形容這個話題老區的氣氛。在當地做生意的店家往往主動釋出親切感,距離拉近了,久而久之互動與交流也就自然而然。
這些由外而來的新血一方面替大稻埕帶來看得見的風貌改變,另一方面自己也逐漸與大稻埕更加緊密地連結着。就像一踏入慢慢敲工作室,林家琪不是先遞上名片,而是興奮地告訴我,她們近期以大稻埕為場景設計出的「慢慢敲小酒館」,是以這附近街貓為創作的小模型。每隻街貓被賦予了大稻埕獨有的性格與裝扮,像是其中一隻是委託行的老闆,打扮時髦批着披肩、戴着項鍊。以小酒館為場景,也是呼應着大稻埕曾因貿易而繁榮帶來的酒家文化。
地衣荒物的謝欣翰則與其他店家有更多的串連。從地衣荒物走路十分鐘不到的「步野」是家賣布的商店,有別於傳統的布行只是把布料擺出來展示,這裏的佈置有植物、有木頭架起的架衣桿,相當雅致具風格。這是布行二代劉又銘所開的新式布行。謝欣翰不但會向他買布,「我們彼此還會相互介紹客人」。商圈裏的競爭少見,反而有着更多的惺惺相惜與共榮的可能。
善於變通的商人 與時俱進
事實上,在這裏已久的老字號老品牌和居民也沒有坐以待斃,外人經常以為這些老掉牙的產業可能隨着時代洪流而逐漸被淘汰,令人訝異的是,他們反而經營得有聲有色。原本也很擔心老產業消失的邱翊後來才發現,這些店已經營了數十年,有一定的顧客基礎作為後盾。
邱翊說,更核心的是,「大稻埕就是一個商人的地方」。過去因有商人打拼,才打造出全台最繁華的商業區域大稻埕,而總是在商言商、善於變通的商人,怎麼會輕易地只是死守着店舖?邱翊舉例,以前繁盛時期,大稻埕賣南北雜貨的交易往往像是大量批發,而今,只要走一趟就會發現,半斤、一斤這種因應小家庭、觀光客的包裝處處可見。
新世代接班也是老店經營調整的一大契機。「今天(大稻埕)多一家咖啡店,就少一間布店。」步野的創辦人劉又銘才30歲,念商業設計的他感受到布行消逝的危機,一心想用更現代的方式來賣布,比如過去布行對客人總是介紹布的材質、織法等技術性用詞,他則想更白話的來介紹布的特色與適合的用途。他甚至想和不同領域的人跨界合作,如飾品設計師,一起開發以布為主的商品。
或許因為靈活的身段,不管是在這久居的居民,還是已經開店做生意數十載的商家,總是對新進駐的商家報以溫暖的關懷,也總是期待大稻埕可以再次繁榮起來。大稻埕子弟、過往在旅行社工作的邱翊便在大稻埕投入不少心力,也是大稻埕得以讓外界有更多理解的一股力量。
剛開始,邱翊只是在「邱董的老台北家鄉味」部落格撰寫文章,介紹大稻埕這個他生長的地方。後來,他想讓更多的人認識大稻埕,毅然辭去工作,開始投入街區散步導覽。他與文史工作者合作,並且透過步行方式,深入大稻埕的街頭巷弄屋內。
曾經,邱翊也以「去大稻埕不去迪化街」為主題,就是期待大家別一味地只是停留在最熱鬧的迪化街上頭,而能對大稻埕有更全面的認識。自2012年開始,邱翊在大稻埕已累積了上百場散步導賞經驗。雖然如今他的台北城市散步公司也提供大稻埕以外的付費導覽服務,但每個月仍有一場以他個人名義舉辦的大稻埕免費導覽。
觀光帶來的毒藥
這些年來的改變,的確為大稻埕帶來了不少觀光客與年輕族群。不過,仍然有許多殘酷的現實。最令人隱憂的莫過於,發展是否過於快速?是否讓當地變了調?謝欣翰認為,大稻埕是個多元發展的地方,但隨着大稻埕又逐漸熱鬧起來,也就吸引更多人前來開店,若沒同時考量到當地的文化,僅僅着眼發展帶來的商業利益,無疑是種觀光通俗化的自殺。就像,近來迪化街一帶偶爾出現搭着帳棚的一排臨時攤販,他們販售的商品在台灣其他地方隨處可見,這種大稻埕的「夜市化」對長久的發展不但一點幫助也沒有,甚至是傷害。
而且,回歸到人潮的基本面,許多巷弄內的小店幾乎完全沒有沾上這波觀光潮的好處,慢慢敲工作室所在的小巷因為位於兩條馬路的後巷,不太有源源不絕的人潮路過,這對於小店的生存來說是一大考驗。林家琪回憶,原本期待工作室對面開的甜品店能夠順勢替小巷帶來人潮,沒想到,甜品店沒多久就陣亡了。
入夜與周間的大稻埕也很嚴峻。永樂市場營業至下午6點左右,大稻埕往往自此就有如空城般,人潮消失殆盡。僅餘少數的酒館、餐廳仍然營業着。此外,周間與周末的人潮也有極大的落差。
然而,人潮就代表一切嗎?趙偉仁點出了關鍵,有人潮並不一定是好事,對的人潮才是重點。他以每年中國農曆年前在迪化街的年貨大街為例,搶着採買年貨的人潮不斷,幾乎擠爆迪化街。對在大稻埕擁有房產的房東來說,似乎是件好事。「但我們都很明白,這些(來採買的人)都不會是我們的客人。」甚至,前來擺攤做生意的,多數也都非大稻埕當地的商家。
在發展和文化保存之間,邱翊則認為,並沒有孰輕孰重的問題,畢竟如果一味地要將不合時宜的產業保存下來,那就會變成博物館。但若產業能夠務實地與時俱進,做了調整也保留了原始的精神,似乎是較均衡的發展。他也深知,若要慢慢求穩健的發展,觀光客帶來的錢潮肯定不足以支撐大稻埕店家的生意。不過,以他的觀察,不少在考驗下生存下來的店家,「都是願意和地方在地人互動的」。就像不少咖啡店裏冷門時段都會有鄰居前來消費、聊天。尋求在地人的認同與消費,似乎是新進商家的必修學分。
大稻埕是台北近年來由谷底翻轉的一大案例,這兒能否再次達到往日繁盛的欣欣向榮,最需要着眼的或許不是瞬間的大量開發與觀光人潮,而是在穩健中求發展。店家如何塑造自己的獨一無二,並且與腳下踩着的大稻埕產生關聯,才是至要關鍵。正如邱翊所言:「當我知道愈多大稻埕的文化、風土民情,也就愈謙卑,愈珍惜這美好的一面。」仍在進行式的大稻埕,就像一層又一層綻放的花朵,令人期待又着迷。
【編按:本文原載《01周報》,原題:〈翻轉老街區 走近大稻埕〉,本博文題目由博評編輯所擬。】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