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密檔】戒嚴部隊軍官稱200人死於流彈 嘲坦克人:所謂勇敢

撰文:張雯 勞顯亮
出版:更新:

1989年「六四事件」發生即將29年,英國國家檔案館上月解封當年的外交檔案,記錄英國駐華大使館、港英政府以及英國情報人員,對中國局勢的評估以及軍事部署。
《香港01》記者到檔案館查閱數千頁解密檔案,其中一份文件顯示,六四事件過後一個半月,中國國防部主動邀請外國駐華武官參加六四當晚的軍隊行動說明會。38軍政治部主任李之雲說軍隊未向任何人開槍,天安門廣場沒有任何傷亡,並表示六四事件中200餘人死亡全部是因為流彈造成。李稱「如果一場墜機意外都可以令200多人死亡,怎麼有人可以聲稱解放軍屠殺平民?」會議最後,全場武官陷入沉默,無一人提問。
記者:張雯、勞顯亮 駐倫敦特約記者:何敬淘

解放軍血腥鎮壓,六四事件流血收場,事後有學生屍體安放在大學校園內。(VCG)

1989年8月3日,英國駐華大使館向英國外交部發送電報,報告中國解放軍召開邀請外國武官參加六四軍方行動的內部說明情況。電報引述了參會的澳洲駐華武官報告詳情。文件引述稱,令該武官印象最為深刻的是說明結束後,大家陷入長時間的沉默。

網上亦有流傳李之雲在國家教育委員會上報告38軍在天安門廣場的具體軍事行動,但是從解密文件披露的這次內部說明經過,可以看到軍隊對事件的形容和評價,並對示威者透露出輕蔑的態度。

八九民運6月4日清晨,有示威者冒着火光,以雜物阻擋坦克前進。(美聯社)

死傷都是由流彈意外造成 以墜機意外對比事件

會議於7月28日下午3點召開。曾參與六四清場的38軍政治主任李之雲負責說明,他自稱參與了清場計劃制定和行動。

李之雲說,6月3日戒嚴後,38軍收到命令前往天安門廣場,但是很快被群眾包圍。軍隊的車輛難以前行,所以他下令部隊下車,捨棄車輛,步行前往廣場。為了避免流血衝突,部隊在出發前,已下令僅向軍官以及某些黨員(party members)提供武器的彈藥。他聲稱由於遭到暴徒(rioters)襲擊,最後一些軍官朝天鳴槍,或者向地面開槍。

八九民運,6月4日,傷者在路人幫助下,被送往附近醫院。(美聯社)

六四事件中究竟有多少人死傷,一直有不同版本。在1989年6月30日召開的人大常委會上,時任國務委員、北京市市長陳希同報告稱,共有3,000多名非軍人受傷,200多人死亡,包括36名大學生。

李之雲在會上解釋了死傷的原因:200多人死亡和所有受傷是因為解放軍向地面射擊,警示暴徒時,流彈反彈所造成。澳洲武官還引述他將事件與墜機對比:「如果一場墜機意外都可以令200多人死亡,怎麼有人可以聲稱解放軍屠殺平民?」(If more than 200 can be killed in a single airraft crash, how can anybody claim that the PLA massacared the people?)他說大部分死者都是試圖推翻政府的暴徒。

1989年6月3日深夜,劉曉波在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附近。(亞視新聞畫面)

天安門無人死傷 嘲笑「坦克人」

李之雲堅稱天安門沒有任何死傷,他說「在中國,沒有人可以站出來證明有人在天安門廣場被殺」。(Nobody in China can come out and testify that people were killed on TAM.)

之後中方播放當時的影片給外國武官們觀看,其中有關於劉曉波和另一個有瘀青的學生領導的片段,表示沒有見到廣場有人被殺。

1989年6月5日,六四事件天安門清場後,一名手無寸鐵的青年隻身試圖擋坦克去路,被認為是八九民運中極具象徵意義的一幕。(美聯社)

6月5日,一名青年在長安街上隻身阻擋坦克隊伍前進。由於身份不詳,他後來被稱為「坦克人」,舉世聞名。當影片播放到「坦克人」阻擋坦克的畫面時,李之雲報以嘲笑的口吻,對武官說:「看看這個人所謂的勇敢」(Li sneered "Look at this man's so-called Bravery")。

部隊在天安門廣場僅開過兩次槍

說明會上,中方亦回應了一些傳言,包括部隊開槍,以及在天安門縱火的說法。

李之雲解釋稱解放軍在廣場一共開了兩次槍。第一次是在清場前,部隊班長(squad leaders)射擊學生放置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喇叭。第二次是在清場結束的時候,由於廣場東北角有狙擊手射傷班長,之後部隊向建築物高處開槍,以示警告。

至於縱火的傳聞,李之雲說清場前是非法工會(illegal unions)在焚燒文件,清場之後,是年輕士兵燒垃圾。

邀請多國武官參加 僅澳、加出席

說明結束後,中方詢問是否有人有問題。所有武官陷入長時間的沉默,沒有人提問。

解密文件顯示,中國國防部外事局(現稱外事辦公室)僅邀請了英國、澳洲和加拿大的駐華武官,並未邀請美國和法國駐華武官。其中英國武官因事未能參加,日本武官拒絕了邀請。最後僅有澳洲和加拿大駐華武官代表西方國家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