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局勢.博評】特朗普斬首行動等同宣戰,吉林已採防核措施
朝鮮半島以至東北亞的局勢,因朝鮮的六次核試及多次的試射彈道導彈而非常緊張。11月29日朝鮮發射「火星15」型洲際彈道導彈後,因推算射程可達13000公里,覆蓋美國本土全境,美國的震怒可想而知。在美國的立場觀點,這擺明了是「挑眼眉」。作為世界最強國,美國豈肯繼續容忍?於是,日前傳出消息,總統特朗普將於12月18日前後,下令展開「斬首行動」,刺殺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不過,韓國總統文在寅已向美國表明,決不容忍在未得韓國同意下在半島開戰。
傳聞中的「斬首行動」,有值得研議之處。假如是暗殺,就不該事前宣布。既然有此消息,那是「明殺」了。說得清楚一些,若18日前後真的啟動「斬首行動」(也有稱「鎔金行動」),實質上即可視之為「先發制人」的美國向朝鮮「宣戰」。其延伸的後果如何,極之難說,包括二次「韓戰」在內。倘按朝鮮過往表明的反應,則朝鮮有可能率先使用核武器,那麼,一場必將震驚全球的核戰就正式開打,半島、東北亞、美國(尤其是關島、夏威夷) 、甚至全世界都將受到巨大的影響。
簡單說,半島形勢,十分緊張,核子戰爭一觸即發。毫無疑問,主戰場必在朝鮮半島,因為,即使朝鮮的第一枚核彈投落在美國,美方必定對朝進行報復,包括以核彈對付朝鮮。屆時,核輻射、核污染必將影響附近地區,包括中國東北以至東南部沿海地區。同理,假如朝鮮對韓國或日本進行核攻擊,其負面影響也是如此。這裡值得提醒一句:如其朝鮮對韓國施以核襲,核輻射和核污染必也影響其自身的安全。朝鮮宜再思、三思!朝鮮也必須考慮核襲韓國對中國的影響及中國的可能反應。
12月6日,《吉林日報》第五版全版刊出長文,介紹核武器常識及防護知識,共分五篇:
一,核武器常識及其防護;
二,防核建議,包括迅速撤離至安全地區,在家不外出及關上門窗等;
三,消除放射性污染,包括小心處理衣物、清洗可能受污染的皮膚等;
四,切實注意空襲及導彈施襲(含核襲)威脅;
五,準備妥「生存應急包」,內有如毛巾、救生哨、手搖充電電筒、逃生繩等物品。
由於吉林省與朝鮮接壤,長白縣與朝鮮「一水之隔」,邊界長達260公里,對岸是朝鮮兩江道惠山市、三池淵郡、普天郡。對於半島再生戰禍,特別是爆發核戰,中國不能不防,尤其是貼鄰的吉林省更加是非有所準備不可。有消息指,中國已在中朝邊境增兵。吉林省更在長白縣設立5個難民營,因半島萬一發生戰爭,朝鮮必有大量難民逃往中國,吉林省長白縣設難民營,此舉是「有備無患」,「不怕一萬,只怕萬一」。據中移動吉林公司的一份內部文件,已指示白山分公司在難民營一帶檢查並加強訊號傳輸,以便確保通訊不出問題。中國軍方除加強邊防之外,更在11月底進行了代號「嚴寒2017」的作戰演習,以防不測。北京《環球時報》也在12月2日發表社論,指中國已在爭取解決「朝核」問題上「盡力」,現在是致力「防失控」,並警惕「最壞變數」。「最壞變數」是甚麼?毫無疑問是半島核戰了。
由《吉林日報》的全版「防核」文章和長白縣設難民營的消息看,不難推論,朝鮮半島的局勢,離爆發戰爭以至打核大戰,大概只是「一步之遙」或「一線之差」。日本傳媒「爆料」稱特朗普18日前後會下令進行目標為金正恩的「斬首行動」,其中一個可能是為了「吸引眼球」。但此說倒也符合特朗普一貫「主戰」的立場,例如,他指摘國務卿蒂勒森的「主和」是「浪費時間」,又指前幾屆總統的「和談」對策「從未成功」,所以他要改弦易轍,主張「徹底摧毀北韓政權」。因此,「斬首行動」說也不宜百分百排除其可能性。問題在於,兩國相爭,兵家相鬥,一般不會採用這種事前「自洩招數」的做法。究竟如何,18日很快就到,大家拭目以待。
假如爆發的真是「核戰」,後果當然非常嚴重。朝鮮的核試場豐溪里,距離吉林省邊境只有約100公里。傳聞地下核試坑道曾發生坍塌,有輻射外洩,核污染物曾隨空氣飄至中國東北地區,吉林省自是首當其衝,幸而污染程度並不嚴重。但若半島核戰,不管是朝鮮向韓國核襲,或是美國對朝核報復,都是在空中或地面核爆,對中國的核污染情況肯定就大為不同了。中國對此「嚴防」,絕對有必要。進一步說,中國和韓國都主張「半島不再戰」,大有道理,但願朝鮮當局勿「忠言逆耳」。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