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非洲貧民窟】新屋唔住住鐵皮屋 肯亞人諗緊乜?

撰文:非毛腿
出版:更新:

「貧民窟」三個字給人的聯想和感覺都非常強烈。就像「非洲=落後」、「貧民窟=污糟、危險、無前途」。這符號、這形象深入民心,但和我今天看到的,又好像有點出入。
肯亞有幾個貧民窟,其中一個Kibera,是東非最大的貧民窟,有超過一百萬居民,「出名」到有不少本地導賞團專門帶團遊覽,有些更以此為貧民窟籌集資金改善生活。
另一個叫Mathare,第二大,五十多萬人,但因為不是「最大」,所以無人青睞。
碰巧第一個星期到當地,便有一個機會讓我探訪Mathare,而且不是光去遊覽,而是去做義工,替一家全球社企Lensational教當地女孩影相。

作者到肯亞貧民窟Mathare做義工,替社企Lensational教當地女孩影相。

鐵皮屋連綿不絕 人口50萬的貧民窟

出發前,我嘗試想像到底那個地方會有多差?尤其美國同事跟我說,參觀貧民窟對她震撼蠻大。作為一個曾經在四川、雲南上山下鄉的香港人,我會有同樣震撼嗎?

從市中心出發,一路在Uber上左顧右盼,在想:「這是不是貧民窟呀?」直至下車才知道到了──原來我在帶着「看景點」的心態,以為貧民窟像China town一樣會有個牌匾還是甚麼,絲毫沒有想過這叫「貧民窟」的地方其實就是一大遍住宅區,就像香港的公共屋邨一樣。

走過幾層高的石磚樓,途中經過一間又一間的鐵皮屋,整個感覺就像身處柬埔寨、斯里蘭卡,又或者中國的一個鄉鎮。條件落後一點,衛生差一點,到處都是垃圾泥濘,但絕對沒有慘絕人寰。

直至走上石樓的天台,在五層之高眺望,感覺才強烈一點。

肯亞第二大貧民窟Mathare。

其實香港都有這些鐵皮屋,就在新界元朗等鄉郊,又或者是Laughing 哥電影中,在唐樓跳落去的那種鐵皮屋一樣。只不過在肯亞這裏,不只是幾間獨立鐵皮屋,只是頗為連綿不絕的形成一個社區,一個「窟」。

這令我想起五六十代的香港,大家住木屋的日子,條件也十分艱難。及後,港英政府的公共房屋政策得宜,居住環境改善,香港人終於可以安居樂業。

念及至此,香港既然做得到,肯亞是否也可以走這條路呢?

寧願出租賺錢 不要更佳居所

我把這想法轉告Eric Nehemiah,他是志願機構Mathare Foundation的創辦人,在這裏開辦社區中心,致力改善當地小孩的生活,給他們爭取學習機會,或是他口中的:「Empower youth to be a responsible citizen。」

我問他,肯亞政府有可能像香港這樣建公共房屋嗎?他的回答令我始料不及:

「你知道嗎?政府幾年前曾經嘗試,建了更好的樓房給這裏的人搬過去。結果怎樣?大家拿到房子之後,並沒有如預期一樣搬到新屋,而是將新屋出租,去賺取租金,然後繼續住在這地方。」

這代表什麼?這說明改善居住環境不是當地居民最急切的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需要,例如食物和教育,還排在前面。肯亞人其實也願意為孩子們投資,所以父母可能在想:「居住環境差一點不要緊,若果可以讓小孩去上學讀書,爭取更好將來,這都是值得做的。」

要改變這個地方,不可一蹴而就。需要,可能也要排優先次序。

【編按:相片由作者提供。】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