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形取意——大成拳
【武備志】曾經介紹過大成拳創始人——王薌齋的生平故事,今天則集中講述一下大成拳的特色和練習方法。
大成拳本名「意拳」,是王薌齋在1928年所開創的拳學體系。按其門人記述,王薌齋乃形意拳宗師——郭雲深(1829-1900,河北形意巨匠,有「半步崩拳打天下」的美名)的得意弟子,盡得河北形意的真傳。王薌齋後來採納眾長,將形意拳繁複的行拳動作去掉,創立意拳。有記者認為王薌齋的拳學集各家之成,故稱譽為「大成拳」。
王薌齋認為傳統拳學過分著重招式套路,經已失真。他以意立拳,就是想突出拳無定式,不能讓肢體束縛了武者的發揮,即所謂「拳本無法,有法也空」。
故此,比起套路練習,大成拳更著重鍛煉基本功,尤其是樁功。王薌齋出身於以樁功聞名的形意拳,爾後又深刻鑽研了襌學文化,對樁功自有一番獨特理解。他指出樁功能夠幫助習者在相對靜止的狀況下,調整全身肌肉的鬆緊度,以及呼吸的節奏。久而久之,身體就能培養出彈力,達至「一動無不動,一彈無不彈」的境界。
大成拳樁功分為養生樁和技擊樁兩種。前者顧名思義,以放鬆身心為本,姿勢較為簡單,例子有俯抱樁、推托樁等:
技擊樁則是進行搏擊訓練前的預備樁架,每個樁架都有獨特的功能,務求盡量發武者身體的潛能,如渾元樁就是鍛煉周身整勁,亦是各個技擊樁架的核心:
(大成拳講究「渾元爭力」,即上文提到的周身彈勁。渾元樁便是最重要的入門功夫之一)
另外,還有鍛煉擒壓力量的大式樁:
以及鍛煉擰勁的降龍樁等:
當然,樁功不能等同實際的搏擊,故在樁功以外,大成拳亦設有不同階段的動功訓練,包括:
感受樁架運行的「試力」:
與太極拳類似,但更多拍截動作的推手:
而最高級的訓練方法,就是「實作」,即散手。有別於其他傳統武術的散手,王薌齋將其時新興的拳擊訓練融入到大成拳體系當中。故此進行實作練習時,雙方會載上拳擊拳套,再運用大成拳的各種招式互相切磋:
值得留意的是,除了一般的拳擊招式外,實作中還包含了很多拍打動作。因為按照大成拳理論,拍打是人體最自然的動作之一。此外,摔躂亦是大成拳非常重視的技巧,這正是樁功發揮所長的地方。經過長時間的實作,習者可望將大成拳的技巧完全融匯到搏擊,包括面對不能用上拳套的情況:
隨著大成拳日漸盛行,不同傳人都會在原有的體系上加入個人見解,形成不同的流派。但重視樁功、強調意識鍛煉這些特點,卻是依然一致。
近日【武備志】開展了一個【武術套路】系列,探討套路訓練在現今武術中的實際作用。或許併除套路的大成拳,可以提供一個相反的參考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