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拳
白眉拳,客家武術代表之一,亦是南拳中罕有的內家流派。白眉拳的源頭已不可考,有傳它的創始人為武當「白眉道人」,故曰白眉拳。現時流行的白眉拳法由廣東惠陽人張禮泉(1882—1964,今天封面圖便是他的行拳肖像)傳出,並在1949年紮根香港。
按張禮泉的徒孫鄭偉儒師傅記述,張禮泉年輕時曾學過習過多種東江拳術,包括流民教、李家拳及林家教等。1900年,張禮泉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興中會,遭到挫後一度避居新會,之後又因事而輾轉逃到廣州。某天他街上遇到了一名懂武術的僧人,並邀請他打了一趟南拳中常見的「九步推」。據聞張禮泉還當場試招,結果幾下就被打倒。張禮泉立刻隨僧人去到廣州光孝寺,希望拜入竺法雲禪師門下。幾經懇求,竺法雲禪師終於收了張禮泉為徒,是為白眉拳法的第四代傳人。
(九步推乃南拳中的常見套路,亦是白眉拳的基本功)
白眉拳藝成後,張禮泉在廣州一帶聲名噪起。他曾在黃埔軍校授武,亦擔任過抗日遊擊隊的武術教練。及後為了逃避政治風波,張禮泉來到香港,並在聯和墟擺地攤謀生。某日,一位廣州來的弟子在路上遇見了他,把他帶到元朗居住。元朗大旗嶺村及軍地村,便正是白眉拳在香港傳播的首個根據地。其時四大探長之一的顏雄因為曾親眼見過白眉門人出手,對白眉拳法甚為欣賞。在張禮泉弟子的引薦下,顏雄不僅成為了白眉派的一員,還在1973年發起成立白眉國術總會。從此,白眉拳派便在香港落地生根,成為了其中一個廣為流傳的南拳門派。
白眉派的功夫講究「六勁」和「吞吐浮沉」。所謂「六勁」,是指頸勁、膊勁、手勁、腰勁和腹勁。簡單言之,即是全身各個主要的關節要互相配合,達致同時間發力的整勁效果。至於「吞吐浮沉」,則是各種鍛煉發勁的方式,例如「吞」是指身體壓縮時背肌產生的回力,即白眉拳譜所寫的「藏胸吞腹,沉肘落膊」。基於這種重視內在鍛煉的理念,故此白眉門人普遍都會將白眉拳定性為內家拳法。
(吞吐浮沉貫穿整個白眉拳體系,見29:00)
為了讓習者熟練「六勁」及「吞吐浮沉」,並在實際的搏擊中應用出來,白眉派設計了不同的套路,供不同程度的學員練習。例如入門的「直步」,便是要鍛煉初學者的鬆緊變化。而「十字拳」和「鷹爪黏橋」,則是訓練埋身肘擊及遠攻搶打。至於白眉派聞名的「三門拳」,講究出手綿密,並輔以步法達致偷打和閃打的效果。
(直步,白眉拳的基本功之一,線路簡單,主要是鍛煉習者的整勁及呼吸轉換)
(三門拳,在直步的基礎上加入大量手法,以速度為重點)
主要參考資料:
明周、中華國術總會。2014年。《香港武林》。香港:明報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