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重光】戰爭的視角拼圖——經歷戰爭的老人
「許鞍華居然拍主旋律電影!」「只有鄧寇克,哪有大行動?」
提起二戰,很多人腦海馬上浮現《雷霆傘兵》等槍林彈雨大場面。近日幾部有關二戰電影接二連三上演,轉而刻劃戰爭大時代小人物。拋開戰爭刻板印象,卻惹來兩極評價。
我們選取了五個不同年代,不同人物的故事。如果純粹從政治背景出發,幾個故事都有點自相矛盾。成王敗寇,或受後世政治意識形態影響,令人容易先入為主地作價值判斷。讓我們拋開桎梏,一起跟從他們的視角,聽聽他們的故事,嘗試拼湊出一幅不一樣的戰爭拼圖。
英軍服務團後人 書寫東江縱隊歷史
「有啲槍都無,揸支棍就上!」八十多歲的前新界政務專員陳瑞璋,兒時曾親歷戰爭,他的父親亦曾為英軍服務團成員。不過,陳瑞璋卻寫了一本關於東江縱隊的書,獻給他的父親。據陳瑞章所說,前港督尤德更鼓勵他寫這本書。
「那朝發生甚麼事,我仍然記得!」說的是1941年12月8日,陳瑞璋當時仍未滿十歲,卻記得親眼目睹日軍戰機俯衝轟炸啟德機場。警報響起,母親馬上派工人到學校把他和兄弟接回家。身為後備警察的陳父要馬上報到,陳的長兄為港大醫科生兼救傷隊員,前一晚已與加拿大兵同駐鋼綫灣(今數碼港)。
躲匿在哪個防空洞,什麼時候暫住在不同朋友家,戰爭時街上的狀況等--距今七十多年,陳瑞璋對每個細節記憶猶新。陳家境不錯,最初匆匆走去防空洞避難,關上鐵閘就走;沒想到幾日後回家發現被洗劫一空,只能燒家裏僅有的百科全書來做飯。
香港淪陷八個多月後,陳父聽到回國內可讓長子繼續醫科學業,且擔心日本人發現自己於港英政府擔任要務,便率家人輾轉逃到中國大後方。臨走前,陳父將鋼盔隱密棄置,並把槍和子彈埋在花盆之中。逃難至窮鄉僻壤挨過肚餓,及至昆明父親加入英軍服務團後糧食充足,卻瘧疾纏身。在小學生的記憶中,沒有家仇國恨的情緒色彩,有的只是耳聞目睹的生活細節。
戰士皆有血有肉 不囿於意識形態
陳瑞璋出任西貢政務專員時,曾親身接觸不少東江縱隊成員及其後人,給予他大量珍貴歷史材料。書中沒有建構什麼論述或故意褒眨某方,只是客觀地呈現各人經歷。但戰後國內政治運動頻繁,有不少老戰士被整治,書中有25名受訪者不願透露姓名。
書寫戰爭,有時很難擺脫政治意識形態或民族情緒。不管父親效力英國,東江縱隊隸屬共產黨,在陳眼中他們都同樣是有血有肉、挺身而出的人。陳瑞璋覺得要寫一本書獻給父親,不過,他沒有囿於政治立場,沒有說父親的個人經歷,而是填補這一段時期的香港歷史--那些人同樣身處那個戰爭年代,都曾為同一個目標而奮鬥。僅此而已。
【香港重光】戰爭的視角拼圖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