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口裂女、貞子 為什麼可怕的怨靈妖怪總是女性?
化妝技巧可以把醜女子改造為美女,令人神魂顛倒。不少女子借化妝技巧變成眼大可愛的「正妹」騙到萬千網民,不過網絡女神的素顏照一被上傳,女神立刻變回「豬排」,換來不一樣的待遇。愛「睇靚野」是人性,但又令我聯想起一段流傳已久的日本傳說,傳說是真是假不重要,傳說背後反映的社會陰暗面就好耐人尋味。
傳說始於1979年的歧阜縣,一位帶著口罩的年青女子,拉停放學的小學生問:
我漂亮嗎?
若回答漂亮,她就會打開口罩讓人看清真面目並再問對象這個樣子漂亮嗎!若回答不漂亮,她就用大剪刀展開可怕的斬殺,據報導的描寫相當恐佈,令人聞風色變。有關傳說由歧阜縣廣傳到日本各地,流傳到今天仍廣為人知,多年與日本人打交道時都與他們談談她的事,據我的經驗無人不知,而且異口同聲話恐佈,由於深入民心,她的故事多次被拍成電影。外表特徵眾說紛紜,但一般她是紅衣、紅高跟鞋,在東京都江戶區,她會提紅傘飛上天,在王子區她又著白外表,白長靴子,但總以帶口罩及持有大剪刀等攻擊性武器為主要特徵。她的名字叫口裂女,樣子非常可怕,因為一打開口罩露出一張裂縫到耳的大口。
她的故事並無詳細記載,她可能根本並不存在,也可能是社會被遺棄的弱者,也有日本媒體說她的一隻妖怪,一隻活於現代社會的女妖。著名妖怪漫畫大師,以故的水木しげる先生就把她畫進去他的妖怪世界裏,把她動漫化起來。她的真身是什麼其實並不重要,反而是思日考本的題材。1979年始80年代左右,日本流行美容及整容,該等廣告泛濫於各媒體及雜誌裏,成為一種社會新潮流。有研究者從文本學的角度得出有趣的分析,指出當地這些充斥美容整廣告的女性為對象的雜誌的編輯主要是男性,廣告的設計師也是男性,他們構思出來無他的也是從男性角度建構的美。一種滿足於男性價值觀的美,含意是要女性改變容顏以達到男性的要求。今天社會多進步、男女多平等,意識上女性仍然要遷就男性的價值。口裂女是否真的存在不得而知,但研究者相信,她是整容失敗未能滿足社會要求,因此被遺棄、被醜化的形象化身。她向回答不漂亮的人們展開斬殺也是一種向男性價值反抗的表現。
為什麼最可怕的、被遺棄的總是女性? 除了口裂女外,還有她,貞子,一隻從井爬出來的怨靈。妖怪學大師小松和彥教授認為妖怪與幽靈並不相同,但無論如何女性同樣被描繪成最可怕的形象已經不是第一次。還記得十多年前貞子形象成為社會熱話,上年再拍再大賣。一位美麗的女性貞子因為身懷超能力,被人當作妖怪遭封殺,死後化為女鬼來尋仇。貞子單眼長髮、白衣慢慢從井爬出來的形象其實源自德川時代的著名女幽靈—お菊。她本來是一個身分低下的小女工。某一天,她不小心打破了主人的名貴碟子,於是被主子殺害屍首投入井去。從此, 她於在井裏現身,並發出數碟子的聲音,相當淒厲。今天到神戶著名古蹟姬路城,你可以看到這個古井,並聽到她的故事。德川時代已把她的故事化成歌舞技劇目被演至今。貞子從井可怕地爬出井口的形象源於お菊的事蹟。兩者同樣是被遺棄的女性,弱勢而無力的下人,不同的只是お菊只現身於特定的井口,而貞子就更進一步完全「唔客氣」現身於任何人面前發洩怨氣。而且怨氣巨大,お菊只是現身數碟子,怨自己笨手笨腳,不過貞子就怨所有人,現身讓人慘死,可說是現代怨靈的典範。
無論是整容失敗的口裂女、美麗而安分守己的お菊,還是美豔而才能的貞子都是被遺棄的小人物,也是可以說男性價值觀支配下的不幸者。古代也好、現化也好,要成為成功女性,能力當然重要,但社會潛意識背後仍然相當注重外表美,而且是男性角度下的外表美,「扮靚是女性的幸福」這句說話是不少女性的價值觀,也是美容廣告的意識,這樣看來這句說話的確有另一番感受。女性要靠化妝建立自信的時代仍會繼續,但維持一段美好的關係又點可以建於此!日本是否有別於其他文化的獨特文化這個命題仍然難以解答,不過日本社會與其他社會總有相似相同之處。
(圖片由作者提供,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