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設計全球首個AI衛星 可精準預測天災 助香港發展智慧城市

撰文:彭彥怡
出版:更新:

國際首個由中文大學設計的AI大模型科學衛星上周成功發射。中大衛星星座首席科學家關美寶指出,擁有一顆自主的AI衛星,可從太空觀測地面取得大數據,可用於防災救災,同時有助地理分析,即使將來機場或港珠澳大橋出現沉降都一目了然,長遠有助香港發展成為智慧城市。

中大首個自主研發AI大模型科學衛星成功發射,校長段祟智(左三)率領團隊及學生講述衛星的重大突破。(陳葦慈攝)

中大首個自主衛星 數據分析精準

中大衛星星座首席科學家關美寶指出,擁有一顆自主的AI衛星,可從太空觀測地面取得大數據,如道路、交通、三維模型(3D)及氣候變化等,令監測數據更方便,分析和檢測亦更精準。現階段衛星聚焦服務香港及大灣區,但預計下年會發射更多衛星,進行全球數據採集。她又稱,衛星已加入國家可持續發展星座,數據及照片可互相分享,相信預測工作可做得更加精準。

校長段祟智指自己與國內大學關係密切,中大作為香港的大學橋樑,能促進中美高等教育交流。(陳葦慈攝)

中大校長段祟智指,大學有「天人合一」的美景,現時衛星成功發射,可以改口稱之為天地合一,象徵透過人工智能分析衛星取得的數據,加以應用,由古至今人類都想預測未來,中大希望可為此作出貢獻,此外,亦會將數據應用於教學,為學生提供專業知識、以及在航天科技領域作出培育。

「香港青年科創號」衞星由捷龍三號運載火箭在山東海陽發射基地成功發射。(中文大學網站)

衛星搭載亞米級高分辨光學遙感相機

該衛星名為「香港青年科創號」,由中大聯同國星宇航研發,於9月24日由捷龍三號運載火箭搭載,在山東海陽東方航天港成功發射進入太空軌道,是首顆由港府資助、並中大直接參與設計、研發及數據接收的對地監測衞星,衛星更搭載了亞米級高分辨光學遙感相機。

中大衛星星座首席科學家太空所所長關美寶指,下年將發射更多衛星。(陳葦慈攝)

百年一遇天災亦能預測 防範於未然

關美寶補充,衛星數據主力應用在水災、應急、山火、土地變化和房屋管理,將來若再有百年一遇的天災都可精準地掌握,並將資料提供予天文台及渠務署等部門以便應對。她又舉例,香港很多舊樓,衛星可協助勘察地基,加強城市的建築安全,機場及港珠澳大橋這類重要基建,一旦出現沉降衛星便可獲得數據。

另外,大學亦會進行一系列科普推廣,對象不只是大學生,即使中小學生亦有機會學到,雖不是人人可當太空人,但透過向不同年齡學生灌輸太空知識,對於將來科研,及相關的產業推動都很有幫助,香港有機會在航天領域闖出一個新方向,成就產業鏈為下一代帶來機遇。

地理與資源管理系碩士二年級的學生莫可兒,非常榮幸可到山東親身見證衛星發射,指自己加深認識了遙感和衛星的資訊。她又指,團隊決定選用多個可見光的光段,使衛星在不同情況下,都具備監測生態的功能,配合衛星高分辨率圖像,及其回歸週期較短的特長,再結合人工智能,令數據預分析能力更有效,可應用在防災、減災和避災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