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浪潮.博評】本土新導演抬頭 除咗杜琪峯仲要多謝邊個?
改編自香港作家余兒同名原著小說的電影《今晚打喪屍》,已於 6 月 29 日上映,截至昨日(7 月 18 日),累積票房超過 470 萬港元。
單看數字,不過不失,因為仍未回本(製作費高達 1,000 萬港元),參考「香港票房有限公司」(香港戲院商會及香港影業協會共同創立)公布的「2017 年上半年香港首輪電影票房數字」,觀乎《今》開畫以來的走勢,相信未必超越第八位《救殭清道夫》的 695 萬票房,但要保持第 9 位絕對沒難度,因為現時排在第 9 位的,是邱禮濤執導的《失眠》,總票房亦不過 419 萬。
事實上《今》絕對是繼彭浩翔《春嬌救志明》後,2017 年最多人談論的一部港產片,事關上映後外界評價兩極,這邊廂網民負評不斷,在 Facebook 高呼:「我到底睇咗啲乜嘢?!」有些再不客氣的甚至索性直接講:「真係垃 L 圾!」
另邊廂則有人畀 like(包括小弟,我覺得真的夠本土,又有政治寓意外,劇本描寫親情有力,吳家麗與萬梓良在下半部的演技將整體分數拉高),尤以《今》監製鄭思傑好友兼舊拍檔郭子健的見解最受注目,事關他在 Facebook 發表長文,解釋《今》是「真心 cult」的理由,力讚這套戲是「良心製作」,用最簡單的話概括兩派對壘,就是「鹹魚青菜各有所好」,總之觀眾願意入場睇,有讚有彈正常過正常。
話題度高、內容夠本土外,《今晚打喪屍》另一個值得留意之處,是幕後團隊與「鮮浪潮」關係密切。這是新晉導演盧煒麟首部長片,曾三度參加《鮮浪潮》,當中《捕快》(2015)更獲本地競賽(公開組)最佳攝影獎。《今》的拍攝計劃於 2016 年 2 月洽談成功,除了原有 800 萬港元製作費外,亦獲政府「電影發展基金」資助 200 萬港元,讓盧煒麟在資金極充裕的情況下(是《點五步》製作費的 5 倍)一圓導演夢,拍出這部處女作。
而由五人組成的《今晚打喪屍》編劇小組,當中三位——卓亦謙、彭志海、吳兆麟,以往都有參加「鮮浪潮」,三人中以吳兆麟經驗最豐富,先後製作四齣短片予「鮮浪潮」參賽,分別是《捕快》(導演)、《廣鷹漁業》(2013,導演和編劇)、《關公大戰外星人》(2011,編劇)和《父子劍》(2007,編劇)。而上回專訪的卓亦謙,則在 2011 年以《至少在夢裡》參賽,雖未獲任何獎項,卻是他六年後成為全職電影編劇的重要一步。
若只以表象分析之,2005 年由杜琪峯發起籌辦的「鮮浪潮」,其存在的最積極作用,就是讓一眾有志者手執投身電影行業的鑰匙,正如我在上篇文章提到,今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發「新晉導演」獎時,頒獎嘉賓黃偉傑指出,2016 年共有 28 位新晉導演誕生,極其鼎盛,以人數計,更多破了歷年紀錄,當中至少有 8 位都是「鮮浪潮」的參賽者,除了憑《一念無明》獲獎的黃進和《樹大招風》三位導演歐文傑、黃偉傑、許學文,其餘 4 位分別是陳志發(《點五步》)、黃肇邦(《伴生》)、蔡潔鈴(《PG 戀愛指引》)和陳梓桓(《亂世備忘》)。由此推演下去,可能今屆(第 11 屆)的「鮮浪潮」參賽者,或會於數年後,甚至更短時間內,有份角逐未來金像獎的「新晉導演」獎。
香港電影工業自回歸以來漸走下坡,行內青黃不接的問題存在已久,經過一段時間發掘、培育、實戰、磨練,如今這批影壇新力量總算崛起,可嘗試接捧,前景較以前樂觀。對此,「鮮浪潮」絕對功不可沒,但亦非單一因素,吸引更多新人入行,為電影界帶來新氣象。畢竟行業衰落多時,要重新振興之,不能單靠每年一個半個比賽支撐,而是連續數年,由多個互有關係的活動同時「發力」,方能締造強勁的 synergy。
到底「鮮浪潮」以外,還有哪些因素?
上回專訪卓亦謙(阿卓),我們知道「鮮浪潮」的比賽運作,今次阿卓會有更多回應,同時亦有第 11 屆(2017)鮮浪潮參賽者梁天俊,以及鮮浪潮電影節有限公司副主席兼影評人舒琪的專訪,嘗試以較宏觀的角度審視分析。
Q = 游大東
卓 = 卓亦謙
Q :上次講到,你參加以作品《至少在夢裡》參加「鮮浪潮」,雖然沒得到任何獎項,卻促成你以同一條短片出戰「ifva」(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比賽),結果獲得銀獎,往後亦間接讓你認識郭子健導演,再輾轉間變成今天他旗下的編劇團隊成員之一。若然嘗試以整體角度剖析,你覺得「鮮浪潮」這個比賽,對於一班像你這般,有志投身電影行業,或渴望以拍片作當職業的年輕人來說,有何實際幫助?
卓 :「鮮浪潮」有個很關鍵的作用,就是能夠向參賽者提供拍攝資金,我那屆是每位入圍者有 4 萬港元,今屆已經去到每套 10 萬港元,這筆錢對學生、行業新進,或者要憂柴憂米的人來說,是很大的鼓勵。
另一個有用之處,是要將「鮮浪潮」、「ifva」和「首部劇情片」三個活動一併看才明白的。
(作者按:「首部劇情片」是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創意香港」推行的「首部劇情電影計劃」的簡稱,透過電影創作及製作計劃比賽選出業界新秀,優勝者可獲電影發展基金資助,拍攝首部劇情電影。2013 年 3 月首度以試驗性質舉辦,現在已成為恆常資助計劃,首屆得獎的三套作品,分別是大專組,黃進的《一念無明》、陳志發的《點五步》,及專業組張經緯的《藍天白雲》,前者各自獲得 200 萬港元資助,後者則獲 500 萬資助。)
對現在的新人而言,「鮮浪潮」、「ifva」和「首部劇情片」三者其實有密切的關係。或者我用實際例子說明,你會容易理解一點。
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SCM)電影藝術系畢業的譚惠貞,2012 年那屆「鮮浪潮」,她以短片作品《野犬與貓咪》參賽,奪得學生組最佳創意獎。然後怎樣呢?她入圍第二屆「首部劇情片」,獲得 350 萬港元的政府資助,開拍《以青春的名義》,並且成功打動劉嘉玲拍她的戲(據報道指,劉嘉玲對《以》的劇本甚為欣賞,決定接拍,她亦同時擔任這部戲的監製,男主角則是曾主演《哪一天我們會飛》的吳肇軒)。
在今年「HAF」(亞洲電影投資會)上,我聽譚惠貞說,她與劉嘉玲之所以認識,全因莊文強導演拉線。
她這番話的用意是,叫各位參賽者不妨大膽邀請一些資深的前輩演出,事關很多行內前輩都很樂意幫助新人的。為何要特別提到莊導呢?因為我參加「ifva」的那一屆,他是評審之一。其實每年「ifva」的都有(評審會)的會議紀錄,後來我找來看,才知道《至少在夢裡》原本沒份入圍,但莊先生在會上提過(大意):
「阿卓那條短片頗特別、幾得意,我看過很多次,各位評審,我覺得他也值得入圍。」
我的作品最終在「ifva」獲得銀獎,我們因此而相識,這亦引伸了之後他找我幫忙撰寫「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嘉賓講稿。
另一樣與莊導有關的事情,就是他擔任頭兩屆「首部劇情片」的評審。言即,其實有很多前輩都會參與一些批核電影拍攝資金予新導演的活動,而這些前輩到底如何去決定判斷哪些新人獲得資助?很多時都會參考這班參賽者在「鮮浪潮」與「ifva」的作品,因為他們沒拍過長片,沒有參考依據,惟有看看短片拍得怎樣。
先拍短片參賽揚名再執導長片,在外國近年最成功的例子,是今屆奧斯卡最佳導演 Damien Chazelle,他第一套長片《鼓動真我》(Whiplash),原本只是在 Sundance 電影節中放映的一齣短片(是那屆電影節的開幕電影,以同一樣名字公映),Damien 拍了劇本的其中一幕,再於 Sundance 尋找資金,結果認識到有興趣的片商,籌到錢,就變成後來上正場的長版,這種情況,在 5、6 年很常見。
至於香港例子,除譚惠貞的《以青春的名義》之外,有套新戲叫《西謊極落:太子太爆太空艙》即將上映,改編自向西村上春樹原著,由張繼聰、林敏驄、鄭欣宜和阿 Bob(林盛斌)主演,其中一位導演是吳兆麟(與吳漢邦合導),他是《今晚打喪屍》其中一位編劇;而《太子太爆》是他第一套長片,由「中國 3D 數碼娛樂」投資兼發行,他之前曾經多次參加「鮮浪潮」,兩次擔任導演,分別是《廣鷹漁業》和《捕快》。
Q:如此詳細的解釋,正好解開我這位影壇門外漢的疑惑——為何總結 2016 年突然有那麼多新晉導演誕生,成為一股近十年首見的強大新力量。聽你這麼說,真的很難三言兩語間說得清楚,梳理背後的脈絡,可以大致提出一個初步結論:這是「鮮浪潮」、「ifva」和「首部劇情片」三個發掘影壇幕後新人的活動,建立一段長時間之後,匯聚出一種革新氣氛,吸引很多新人入行,這種情況在幾年前未曾出現,絕對是因為時機未到。
卓:在「鮮浪潮」未出現前,那一脫的香港導演都是紅褲子出身,如葉偉信由場務開始做起,鄭保瑞和郭子健則是做場記出身。即是說,他們當導演前,都身經百戰。
反而我們這一代,很多都是讀完電影系,遇上杜 Sir 舉辦「鮮浪潮」,既有前輩當導師,亦成為入行的跳板。那年我的導師是陳慶嘉,而陳木勝是黃進的導師,之後黃進就成為《掃毒》(2013年)的編劇。
而同為《掃毒》編劇的譚惠貞,那屆的導師是陳果,之後她就成為了《破風》(2015)和《湄公河行動》(2016)的編劇,兩套都是林超賢的作品。
2012 年「鮮浪潮」公開組「鮮浪潮大獎」和「最佳電影」得主李心悅的《忘語花》,後來就成為陳果編劇。而我在參加「鮮浪潮」後,一畢業就加入林超賢公司當了編劇助理,9 個月之後才加入郭子健的編劇團隊。
《樹大招風》的許學文,以作品《枉少年》參加第一屆的「鮮浪潮」,奪得最佳電影。杜 Sir 另外一位編劇陳偉斌,寫過《高海拔之戀 II》(2012)和《單身男女 2》(2014)等劇本,他的作品《行行重行行》,在第二屆「鮮浪潮」公開組獲得最佳創意獎。
其實就算有沒有拿獎都好,「鮮浪潮」都會將你的短片參加其他海外影展,大大小小都有,叫做有些斬獲,例如黃進的《三月六日》就去了金馬獎。我想,對我們這班年輕人而言,去做導演,大家都很有信心、熱誠,亦很熱血,但其實大家內心都是脆弱的,始終希望多一點支持,拿到一些獎項,這是一個信心(肯定),「鮮浪潮」就提供了這個平台,加上本地其他對於拍攝長片和短片的支持,所以我覺得我們這一代都算幾好彩,我們很感恩。
Q:從幕後角度出發,「鮮浪潮」過去十年的確為香港的電影行業注入大量新血。我相信,對幕前一班藝人來說都有裨益吧?始終每年有那麼多套作品參賽,變相提供大量演出機會。這一點跟台灣熱播的「植劇場」系列極之相似,「植」合共八套劇集,邀請吳慷仁、柯淑勤、藍正龍、楊丞琳等金鐘影帝后演出,「集體」培育 24 位新晉對人,冀能「以老帶新」。
卓:是的,像林耀聲、吳肇軒、 黃溢濠、岑珈其等等這些新晉演員都是「鮮浪潮」的常客,甚至可以稱為「專屬演員」。除了發掘到這班新演員外,其實亦有部份作品邀得一班「老戲骨」演出,過過戲癮,亦讓他們了解現今行內新人的相法,互有交流,比如艾威(2012《忘語花》)、李國麟(2015《盲點》,黃家富導演)、劉玉翠在今屆公開組最佳電影《瀏陽河》中飾演來自湖南的性工作者嘉嘉。
(作者按:翻查資料,林耀聲的在「鮮浪潮」曝光率是眾人之冠,分別是 2009 年的《然後.怎樣》、2011 年的《至少在夢裡》和《踐草》、2012 年的《永恒孤寂》,以及 2014 年的《溺愛有害》演出;吳肇軒單是 2015 年的「鮮浪潮」其中三套作品演出,分別是《從缺》、《守牛人》、《若男》;黃溢濠則於2011年演過《三月六日》和2012年的《倒置》;岑珈其則於今屆演出《時光理髮》)
小結:
阿卓於 2011 年以《至少在夢裡》這齣短片,參加第六屆「鮮浪潮」,翌年正式入行創作劇本,至今踏入第五個年頭。另邊廂,今年已舉辦至第 11 屆的「鮮浪潮」繼續發展,正式脫離香港藝術發展局,註冊成為獨立運作的慈善團體,由發起人兼主席杜琪峯帶領整個組織。
附錄:
誠如2005年與杜Sir一起創立「鮮浪潮」的現任藝發局副主席李偉民(時任藝發局電影組副主席)所言:
「『鮮浪潮』已成為一個搖籃,一個品牌和一個平台。」
到底新一批有志投身電影工業的年輕而言,怎樣看今天的「鮮浪潮」呢?而「鮮浪潮」又如何脫離戲院範圍,讓更多市民認識呢?完成卓亦謙專訪之後,意猶未盡,我再訪問了今屆「鮮浪潮」參賽者梁天俊(Jimmy,即 ViuTV 《衝三小》主持人「爆呔占」),以及鮮浪潮電影節有限公司副主席兼影評人舒琪,看看他們的見解。
Q = 游大東
占 = 梁天俊
舒 = 舒琪
Q :何時開始有志入行做導演?你覺得「鮮浪潮」對加入電影行業有何幫助?
占:那些年,我在城大唸建築工程(Building Engineering),加入了大學的 dramso(劇社),往後就由演員開始,慢慢變成舞台劇導演。劇社成員中,差不多佔半都是 SCM(創意媒體學院)同學,他們主要拍片,彼此相熟後,開始有人找我做演員。拍拍吓,漸漸覺得對拍片都有些興趣,便決定與兩位朋友成立「C STAND PRODUCTION」,將短片放上 YouTube,並非 YouTuber 講嘢那一種,是真的拍短片。
我的作品入選今屆「鮮浪潮」(訪問時剛入選,惟最終沒有得獎),叫做完成了。對於參與電影工作來說,暫時未見幫助,但我覺得,參賽就是首先讓觀眾認識你,知道今屆有位參賽者拍了一齣古裝短片叫《劊子手》。
Q:誰人擔任你的「鮮浪潮」導師?他給你的最大得着是什麼?你覺得參加「鮮浪潮」之前和之後有何轉變?
占:今屆「鮮浪潮」取消了 mentor 環節,所以沒有導演做我的導師。講到得着,就是參加了一些 workshops。
以前我對自己的作品或創作的內容,有時都會沒甚信心,雖然現時間中依舊有這種情況,但參加了「鮮浪潮」之後,對自己來說,都是打了一支強心針,覺得有些觀眾看罷我的《劊子手》後,都會覺得有趣呀,好睇呀,都是一種鼓舞來的。
Q:五月初在 ViuTV 黃金時段播足一個月《鮮浪潮.語》,是「鮮浪潮」舉辦了 11 屆來首次安排在免費電視播放嗎?
舒:不是第一次了,之前都試過在港台電視的節目《影動青春》播放「鮮浪潮」的參賽作品,只是並非完整播放。其實一直以來,我們都努力嘗試為參賽的作品爭取多點曝光,如三、四年前已試過在 Now TV 的爆谷台播放,國泰機艙亦曾播過「鮮浪潮」的作品。
至於播放《鮮浪潮.語》,其實是 ViuTV 主動接觸我們。早在今屆「鮮浪潮」開幕之前,已經有這個想法,用這個方式播放參賽作品,只是四個星期的播放時間,是他們能夠做到的極限,加上畢竟參賽作品水準參差,所以 29 齣短片中,經過一輪篩選後,只有 20 集獲安排在ViuTV播出,好處是能夠足本播放,但另一方面,ViuTV 始終是免費頻道(不能有粗言穢語),所以部份對白要消音。
占:電視台播放「鮮浪潮」作品當然好,對社會來說,亦利多於弊,當然我們在「鮮浪潮」拍攝的作品,未必全部都是一些好好的、或是很吸引觀眾的作品,但我認為現在需要的,是觀眾能夠有更多機會看得到。
即是說,那怕他們看過之後覺得不好看是一回事,但至少有得揀,無論是劇集,抑或短片,大家都可以多一點選擇,可以看到多一點不同的題材,讓導演可以多點機會去創作一些特別的內容,不要局限在某一類的題材之上。我自己也希望,除了主持《衝三小》外,有更多人認識我作為導演的那面,看看將來會不會有其他機會和其他人合作,拍到更多不同類型的短片。
Q:放眼台灣,公共電視(俗稱公視,即台灣版本的港台電視)設有「公視學生劇展」(前稱公視人生劇展)時段,向當地各大專院校公開徵求作品,冀能成為電影(劇情片)年輕編導首部作品,甚至全台灣最重要播放劇情短片的播放平台。反觀在香港,從未有這種安排,《鮮浪潮.語》絕對是開創先河,你怎樣評價今次的成果?始終它撞正翡翠台播出大熱劇集《不懂撒嬌的女人》。
舒:今次《鮮浪潮.語》播出後的效果是怎樣,我不懂得如何去衡量,但未必會從收視率先判斷。反而這次安排能夠為「鮮浪潮」的作品,以至這個短片比賽開拓新觀眾層面,特別是後生一輩。我自己都係要每兩、三天才上一次 Facebook,問過管理 Facebook 專頁的同事,他們都說,節目在 ViuTV 播出後反應幾好,有好多人討論和 share,高登都見到有人講。
查實由構思,到決定在 ViuTV 播出《鮮浪潮.語》,前後相隔僅兩個星期,所以宣傳期比較趕急,如果下次可以早一點開始推廣。
Q:今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總共有廿多位新人角逐「新晉導演」獎,興旺的程度,近年罕見,有種說法,是指杜 Sir 自 2005 年發起舉辦「鮮浪潮」,來到 12 年後的今天,開始見到成績,你是否認同這種觀點?
舒:你說到新導演湧現,我覺得這絕不能說成是「鮮浪潮」的功勞,而是所有電影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成果。其實參加過「鮮浪潮」的年輕參賽者,至少需要經過五至六年時間浸淫,才可以擔當導演一職,這樣經已很短時間了,有些甚至需要花上十年時間,所以我希望將來這個情況能夠改變。
事實上,近年電影行業有好多人離開,去到一個地步,除非唔拍,否則只能夠選用新人,經過一段時間發展,剛好今年培育出一堆新導演,成就比較明顯,這個情況變相成為一種誘因,讓大家都知道「鮮浪潮」的存在,既令後生仔會更加積極參與拍片,前輩亦可以在這個比賽中揀蟀,對未來的「鮮浪潮」參加者而言是有利的。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