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顧學業與運動有助升中 基愛小學校長:做運動需具熱情及目標

撰文:盧勁揚
出版:更新:

想提升子女升讀心儀學校的機會,方法並非只有提升學習成績。聖公會基愛小學張樂霈校長早前接受「01教育」訪問時提到,現時愈來愈多中學有意錄取運動員學生,認為他們能夠兼顧學業及運動,足證他們自律、不輕言放棄,是中學期望學生擁有的特質。如果家長計劃安排子女多接受運動訓練,需要注意兩大關鍵,包括子女是否對該項運動有熱情,以及為子女設下目標。她亦提到,讓學生從運動中看到自己進步,有助培養信心。

聖公會基愛小學張樂霈校長表示,現時不少中學更傾向錄取有接受運動訓練的學生。(陳葦慈攝)

學校不再只看成績 能兼顧學業與運動有助升中

要考入心儀學校,大多父母或會認為方法離不開多讀書及考高分,但近年注重成績以外的學校亦愈來愈多。張樂霈校長解釋,現時不少中學於收生時不會只考慮成績,舉例如果兩名學生成績相近,有接受運動訓練的一人即使成績稍遜,亦可能有更大機會獲取錄,「(如果學生)又玩運動又讀書,兩樣都唔錯,平衡得到,其實佢嗰個發展潛力更加大」。

她補充,學生可以從運動訓練中培養堅毅、不輕言放棄等運動員特質;如果學生曾到外地參賽,國際視野亦會較廣闊,這些都是中學收生時會考慮的因素。她建議家長,如果心儀的學校競爭激烈,就更應該支持子女參加運動訓練,增加獲取錄的機會。

【想知道張樂霈校長建議家長如何幫助子女兼顧學業及運動?立即點擊連結閱讀另一篇訪問文章:考試到就要暫停課外活動?基愛小學校長教如何與子女討論分配時間

參與運動訓練需注意兩大關鍵 為子女帶來正面影響

聖公會基愛小學張樂霈校長表示,要讓運動訓練為學生帶來正面影響,過程有兩大關鍵需要注意。(陳葦慈攝)

要使運動對學生發揮正面影響,幫助升學以至是成長,首先要學生對該項運動感到熱情。張校長以學生參加跳繩比賽的經驗為例,說學生於比賽時即使到了休息時間,以至是比賽完結,都有自我加操,直言不覺疲累。「我諗作為家長,你見到小朋友肯為一件事付出咁大努力、咁有恆心,呢件事已經有幫助」,日後子女遇上困難逆境,這些堅毅不屈的經驗就是面對挑戰的信心來源,家長亦以此鼓勵子女。

另一關鍵就是設定目標,「正如我都同我嘅老師講,我哋畀小朋友練習,例如每個星期都練一至兩次,如果我哋冇目標畀佢就真係嘥咗」。她指為學生設下目標後,學生不但可以學到技能,亦會有使命感,心態上會較緊張自己的表現,「幾多家長希望小朋友認真地做好一件事」。張校長建議,家長可以安排子女參加比賽作為目標,即使不參賽亦可以為子女設下考獲一定水平的認證。

學校設多元智能課 啟發學生潛質

聖公會基愛小學的的多元智能課亦有多個項目,包括中二學生會參加速疊杯。(陳葦慈攝)
+1

為了讓學生可以接觸更多不同類型的運動,找出熱情及潛能,聖公會基愛小學於每周五均設「多元智能課」,小一及小二學生於一個學年內以約10星期為一個單元,輪流學習4項運動或樂器。以小一為例就設有跳繩、武術、體操及體適能,小二則設有速疊杯、足球及兩項樂器,小三至小六則可以按自己的興趣報名參加不同活動。

學校特別將可以單獨進行、空間及用品要求較簡單的運動納入課程,使學生放學後亦可延續興趣。以速疊杯為例,只需要一張枱及幾隻杯就可進行,疊杯本身並不昂貴亦可以紙杯取代。另外,速疊杯經研究實證,可以訓練專注力及提升眼球速度,有助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

選擇易量化、易上手運動 助學生建立信心

聖公會基愛小學亦有引入新興運動「躲避盤」,張樂霈校長指躲避盤容易上手,學生很快就可以掌握整項運動,有助提升信心。(陳葦慈攝)

張校長亦提到,一直容易量化看到個人進步,或是容易上手的運動,均有助培養學生信心。同樣以速疊杯為例,「而家我呢次4秒,下一次3秒30,咁我就已經有進步,好清楚、好實際、有數字嘅,其實呢啲就容易建立到小朋友嘅信心」。她又提到,學生於速疊杯比賽時失手跌杯,基本上已經落敗但依然需要堅持完成比賽,「你親自去執隻杯,其實嗰個過程係好尷尬,甚至全部人都做完晒只係爭你」,「如果你克服到,你嘅信心就會遞增上去」。

我覺得要訓練到小朋友,無論你呢一次比賽係贏定係輸,或者你呢個表演係成功定係失敗,總會有時間我哋係冇正常嘅表現咁好嘅,我哋係點樣去同自己講,下一次再努力、唔緊要、我哋再睇睇自己有咩問題或者咩嘢做得唔好,我諗呢啲就係建構信心。
聖公會基愛小學張樂霈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