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界三人籃球|三人賽成香港球員出路?兩教練詳談學界三人賽意義
周六(16日)開賽的學界三人籃球馬拉松,既是疫情三年來首個全港學界籃球賽,也是第一個正式學界三人賽。
身兼球員、中學校隊教練的胡兆智和黃琪琪均認為三人籃球更適合香港球員,而由學界推廣無疑是一個好開始。
現職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老師的胡兆智(阿智)效力甲一飛鷹,於上屆RedBull三人賽奪冠,他坦言因為學體會舉辦三人賽,學生才有必要去學習和接觸三人籃球:「三人賽不入學界的話,我們這些學校是不太有機會接觸三人籃球,除非自己報比賽。」
三人賽成區校接觸新打法契機
在學界馬拉松前最後一課訓練,阿智「急急腳」教授「單擋」(Pick And Roll)和防守的技巧。場上,球員顯然對於三人打法感到陌生,阿智在練習期間叫停,再講解規則。「因為就算街場,都好少打三人,多半場4打4、5打5,還不是打新例。」
從前球員對三人賽雖能看影片學習,但幾乎沒有「正規」渠道了解,阿智笑說要不是三人賽,就連「人盯人」防守都未必有機會教:「因為我們不是籃球名校,能力有限,好少用到盯人,應付學界(五人賽)一向都用聯防,但打三人賽就必須學盯人防守。」
對於未必有強悍個人能力和身材優勢的地區學校,體能已是可「臨急抱佛腳」的最大範疇,「12秒進攻,好需要體力支撐,三人賽當中技術是重要,但都需要硬件配合。」阿智直言只要有練波,就會一定會抽時間做間歇訓練(Interval Training),雖然辛苦但感覺到學生是開心的,「因為平時打五人,我主張少運球,但三人就難免會多運球,他們就可以Show Off(表現自己)。」阿智笑說,平時教練不讓做的,三人場上都可以自由發揮是男生們最享受的事。
不過,對於女生、籃球名校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學而言,比起個人能力,三人賽更是鬥球商。
坊間普遍覺得:三人賽就是打個人能力,但作為兩度打入Red Bull三人決賽、前女籃港隊成員的青中教練黃琪琪笑說:「那找三個單打能力好的球員,就一定能贏嗎?」
三人賽需多元化球員 身型高大無絕對優勢
三人籃球人少、時間短,要在12秒內完成進攻,單打獨鬥未必為上策,琪琪表示三人賽也需要配合不同元素:「我選球員首選搶籃板、射三分好的,因為這直接影響三人賽的結果;再選才是1至2個有速度、切入分球能力的球員,當然最好是全能型。」
琪琪表示從奧運日本隊的表現可見,高大沒有絕對優勢,反而機動性高,反應快的球員有「著數」:「矮的球員都有機會發圍,以日本隊為例,搶到籃板, 交出三分線,很多時在對手還末回過神來就射了兩分。」因為轉守為攻節奏快,嬌小且敏捷的球員反而有發揮空間。
琪琪強調慢熱、分心就很容易失分:「三人賽情緒波動大,沒有時間緩衝和調整,所以都鬥韌力,心理比生理狀態更重要。」加上在正式三人賽,場上沒有教練,戰術、換人、暫停全靠球員,無疑能練出學生球員的自主能力。不過,香港球員勝在反應快,不乏「執生」能力,琪琪認為三人賽也是反應的磨練:「例如我要學生去執行的(戰術)不會太複雜但要好準確:單擋,至於要傳給roll in、還是自己打,這就是臨場反應。」
三人賽或成香港球員出路
香港球員去到五人國際賽,身型總是弱點,阿智直言:「香港球員的身型沒有絕對優勢,但三人賽是可以靠射術、速度和反應制敵的賽事,我眼見甲一、學界都不乏這樣的3、4號位球員。」三人賽正正將速度、反應、機動性的優點倍大,的確是有發展空間,而三人賽成為學界賽事就是一個好開始,就如琪琪所說:「這給了大家一個新的視角去看籃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