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鄧肯斥聯盟偏好大比數 盤點具三分射術內線球員
回想過去,8、90年代的籃球世界和現在已經大相逕庭,從打法到氣氛都改變了不少。
被喻為「石佛」的傳奇內線球星鄧肯(Tim Duncan)日前在Podcast「開咪」,談及現今NBA的比賽內容,就明言聯盟過分保護射手。
從居里的三分、「Logo Shot」,對世界籃球的走向來說都像是開啟了一道大門,新一代的球員、年輕人都埋頭鑽研外圍投射的打法。這並沒有好壞之分,只能說是一個新形態,但自然也對周遭環境有了一定影響,特別是NBA這樣的商業聯盟,傾向大比數甚至是球證的吹判。
鄧肯在訪談中提到球證的吹判讓他非常不喜歡:「只要是在內線防守就可以盡情下手,但假如你是面框進攻,特別是在三分線外,出手然後跌倒哨聲就會突然響起。」他認為球證盲目「保護」射手,更忽視了內線的需要。過往一直在籃下打滾的鄧肯深明禁區的險惡,漏判的確會讓衝鋒陷陣的中鋒相當洩氣。
刷得分? 內線對抗性打法不再?
「NBA希望有更多得分,想看到比賽衝到130、140分而不是我們過去那種80分的苦戰,想要拉到節奏快又增加三分出手,我能看出這就是大方向,但當有好有壞有時還很讓人苦惱。」鄧肯表達出自己的觀察,認為NBA已經「不玩」以前內線對決、具肢體對抗的那一套,轉移到三分線。近年,不少球迷認為只有三分的球賽並不及以往百花齊放的年代精彩,即便「Logo Shot」再不可思議,也是大家的意料中事:過半場、起手然後回防。
傳奇中鋒紛紛對「三分當道」趨勢表達意見
的確,對於現今籃球的方向,不少名宿都提出意見,例如說起「Big Guy」一定會提到的奧尼爾(Shaquille O'Neal)和巴克利(Charles Barkley)。過去稱霸籃下的奧尼爾,直斥現在的NBA就是「Soft」:「我很樂意打現在的NBA,我不想這樣說,也不是針對球員說他們軟弱,但以目前的風格來說就是軟弱」。
現役中鋒/大前鋒2019-20年賽季三分球數據一覽:
打法不再的原因環環相扣
另外球風硬朗的巴克利也同意只射外圍的進攻模式不適合所有人,特別是7呎長人,伴隨健碩的身形,卻在三分起手就是錯,因為巴克利認為要守一個中鋒在外圍比起在內線輕易得多。今次鄧肯所提出新觀點,無疑是承接了二人的想法,又或是解釋了中鋒也會傾向跑出三分線的原因。
單從去季的罰球數據看,獲得最多罰球的是司職得分後衛的夏登,共有645次罰球起手,遠過於聯盟平均的115次。上季罰球最多的15人中,只有4位大前鋒/中鋒,但他們的三分起手也達到平均266次起手,也不盡然是主攻內線的球員。雖然獲得罰球的次數多為面框主攻的球員,但由於不少中鋒球員都兼備外圍起手的射術,更難以單憑數字判斷偏幫與否。
現代NBA「買少見少」的內線球員(按圖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