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人情味 青松校長堅持出糧予籃球教練:他們是學校一份子

撰文:任祉羲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下,各行各業大受打擊,因取消訓練課堂或欠缺場地,更令一班教練收入大受影響。
在人人掙扎求存的時刻,香港道教聯合會青松中學校長吳友強決定負起「家人」的責任,讓校內籃球教練葉偉恒改以網上影片形容維持訓練,如常支付薪資,「在疫情之下,我們不能將教練放在一旁,反而讓他們發揮空間嘗試另一個教學方式。」
學校是一個大家庭,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大道理,如果家人遇上困難,你們會伸出援手或是棄之不顧呢?

爆發新肺冠炎掀起一波蝴蝶效應,從亞洲到歐美全球大規模出現確診、死亡個案,各國經濟大受打擊,旅遊、零售、飲食、服務業首當其衝。其後全港學校1月尾開始停課,學界至精英賽、小至地區賽事均取消。政府隨後再實施「限聚令」,體育館、街場先後「封框」,加上停課、賽事取消連番打擊,教練受着不少學校或私人教導基於環境考量均需暫停訓練,令他們生計受影響。

體育館、街場在3月尾開始「封框」,讓教練面對生計問題。(網上圖片)

有教練轉行兼職送貨

面對生計成問題的日子,教練們沒有自怨自艾,努力另覓出路。

部分教練暫時轉行兼職送貨、的士司機、外賣員,亦有如青松籃球教練葉偉恒般幸運的,獲校方繼續支付其薪資。吳校長支持教練以網上影片教學訓練校隊,不停薪亦希望助人暫緩燃眉之急:「其實我們起初沒想過以此形式訓練學生,因為本來預計2月復課,追上原先進度。」誠然,人算總是不如天算,誰料到疫情一直未見緩和,每天仍有新增確診個案,復課日子一延再延,至今仍未看到曙光。

葉偉恒(右)為青松舊生,在此艱難日子得到母校吳校長的支持,令他非常感動。(龔嘉盛攝)

一直注重及支持校內體育藝術發展的吳校長,從學生時期熱愛運動,在球場上學懂的應變能力,充份應用在校內支援:「大家估計復課需時,我很擔心學生沒足夠訓練,所以與體育科老師商討,看看能否轉換另一個形式繼續訓練。」青松體育科主任馬sir與葉偉恒商量後,認為以影片訓練是可行方向。

「教練在課室之外教育學生,其實亦是學校一份子,同時是學生成長階段不可或缺的老師。如果我們在疫情之中,完全不為他們想辦法,只是把他放在一旁,這做法極不理想,我們更不能這樣做。」

吳校長繼續支付薪水,全因「一份子」的概念。

教練因疫情下日常教學、學生訓練受影響,吳校長努力固有環境下作出應變安排,現於籃球隊、音樂、舞蹈實行網上教學,手球隊亦正準備中。(龔嘉盛攝)
吳校長認為運動能讓學生保持正面,希望學生於停課時保持運動的習慣,故此與體育老師馬sir(右)商討網上教學的可行性。(龔嘉盛攝)

網上運動、健身教學例子,不過還是教練最清楚學生情況:

+2

「希望學生也能像我們般去尊重教練」

為人師表身教重於言教,除了教育課本知識,學生的品德修養同樣會受老師、學校影響。故此吳校長教育理念非常講求「身教」:「人人都說『學校是大家庭』,於我看來家庭最重要便是『身教』。我們如何尊重教練,希望學生也能像我們般去尊重教練。」在短短半小時訪問之中,吳校長口邊不時強調「感恩」二字,他亦能將空泛的「感恩」化為實際行動。

放手讓老師與教練發揮、信任彼此的決定、感謝大家不辭勞苦訓練學生,這不正正體現「感恩」、「一家人共同進退」嗎?

教練長年訓練及帶領學參加學界賽事贏下不少獎盃,與學校同享榮耀。在教練面對艱難時候,吳校長認為要「感恩」,想辦法為教練們解困。(龔嘉盛攝)

教練是從小訓練而成的體育精英 

吳校長在艱難時刻願意拋開數字,這份「人情味」實是難能可貴。惟他坦言落實之前仍有現實思量:「我們有考慮過現階段換個方式訓練,教育局會否認可呢?不過我們當下還是繼續進行。」此憂慮也是人之常情,畢竟學校金錢來自教育局支持,動用一分一毫都要經過考慮,「最後我們很高興接到教育局通告,他們都支持學校以不同方法讓教練教導學生。」

疫情之下教練們為了生計或轉行維生,或許令香港流失部分專業教練,吳校長頗擔憂此情況:「不敢說希望影響同行,但我很緊張未來社會。教練是從小訓練而成的體育精英,如果這些精英被今次疫情『打沉』的話,將會影響到未來培育更多精英。」

吳校長一直著重「身教」、教導學生們要「感恩」,他希望藉今次尊重、幫助教練的舉動,能夠影響學生。(龔嘉盛攝)

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初期,外界少不免聯想起2003年沙士情況。當時吳校長剛從副校長升至署理校長,校內開始實行網上教學。想不到17年後香港再次受疫情影響,吳校長亦即將在今個學期完結後退休。假如一直復課無期,吳校長最後在任時光可能這樣默默度過,不過他對此不以為然,「學校的氣氛文化、框架不是一人能變出來,現在校內文化已固定,我相信繼任人能夠維持。」

吳校長即將今個學年結束後退休,卸任校長一職,寄望繼任人能繼續傳承青松現有的文化、框架。(龔嘉盛攝)

吳校長在青松度過34年寒暑,見證一代又一代的學生成長,內心固然不捨。不過,看到吳校長佈滿歲月痕跡的笑容中盡是滿足,希望青松未來能夠繼續保持利益以外那絲絲的「人情味」與「感恩」。

吳校長在青松這34年間,孕育出一代又一代的人材,他那「感恩」、「身教」的教育理念將會長存青松。(龔嘉盛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