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明星賽】細數入樽賽動作 MJ、卡達、侯活 誰最經典?
NBA明星賽入樽賽明日舉行,一如既往這個「Slam Dunk Contest」為球迷及球員最期待的部份。由1976年ABA聯盟起,這項賽事不但讓球星們一展其技,高難度的入樽亦為大家帶來觀感衝擊,不少動作的餘溫也延續至今。惟哪一個才是你心目中的經典?
1976年「J博士」開拓罰球線起跳入樽
ABA聯盟在1976年舉行首屆入樽賽,名為「 ABA Slam Dunk Contest」。「J博士」艾榮(Julius Erving)順利奪得首屆入樽賽冠軍,當中他的罰球線起跳入樽更留名青史,確確實實為「第一代飛人」的印記。這個動作其後獲不少後人在入樽賽重演,最為人熟悉當然是米高佐敦1988年的一跳。
1986年 最矮入樽王誕生
說到近代球壇「矮仔」,尼特羅賓遜、艾西亞湯馬士當然榜上有名。惟說到最矮亦能入樽兼取下銜頭的,就只有韋伯(Spud Webb)一人。只有1.69米的他,當時於聯盟已運用驚人彈跳力及速度對付一眾巨人。然而1986年他成為NBA史上入樽賽最矮參賽者,而賽中那360轉身大力入樽技驚四座,最終韋伯亦成為史上最矮入樽王。
1988年 MJ標記的誕生
「J博士」的罰球線起跳入樽前無古人,但要說到把這當作發揮得淋漓盡致,大概只有米高佐敦(Michael Jordan)一人。惟有別於「J博士」,MJ於1988年入樽賽的一跳先運球加速,單手在罰球線起跳,「飛」在空中如滑翔一樣,然後瀟灑入樽。那年米高佐敦與韋健士鬥得難分難解,最終取下入樽王之名,而這個經典動作亦成為品牌標誌。
1991年 No Look Dunk
有人曾指,MJ之後的入樽賽平平無奇,難度亦不如從前。不過向來入樽賽除了難度的觀賞性,創意亦是評分之一。1991年迪布朗(Dee Brown)於入樽賽,施展一記「No Look Dunk」,創意無限獲盡全場嘩然,此動作更取得滿分50分。
2000年 永不忘記的飛人卡達
就如上述所說,不少人認為米高佐敦後年代的入樽賽,眾人難以突破MJ水平。有連當時獲稱為米高佐敦接班人的高比拜仁,在1997年奪冠的過程亦算不上好精彩。惟MJ奪冠12年過後,卡達(Vince Carter)在2000年入樽賽一個360度空中快速轉身大風車猛力入樽,終於有一鳴驚人的一跳出現。接緊的卡達入樽後把前臂放進籃框的一跳,大概當時大家的反應亦像那時候的奧尼爾一樣。
2003年 50分的反邊跨下入樽
跪下入樽往往為賽事的熱門動作,不過要說到首個反邊跨下,就得追溯17年前。衛冕的積遜李察臣(Jason Richardson)2003年入樽賽,他於零度位底線邊起步,把皮球拋後跳起並在空中接球緊接反手把球穿越兩腳中,大力入樽完成50分的動作。
2008年 脫鞋式跨下入樽
2008年入樽賽的經典當然是「超人」侯活,不過謝拉格連(Gerald Green)的最後一跳令留下深刻印象。這名木狼球員脫下球鞋,只穿著綠色的襪子以跨下入樽。也許有人說跨下入樽僅為一般動作,但要考慮到襪在場上產出摩擦力不強,要抓緊地板並跳至入樽高度確實要考挑戰者本身的身體能力。
2008年 Superman is in the Building
繼2008年後,如若旁述說出「Superman is in the building 」,你就會知道侯活(Dwight Howard)即將出場。2007年失落入樽賽冠軍,翌年再戰Dunk Contest的侯活先以一球籃後擦板大風車入樽得到50分滿分,其後一球亦成經典。他穿上超人披肩近罰球線起跳Alley-Oop炸籃,再奪得50分以滿分姿態入決賽。
2009年 小矮人跨越「超人」
說到韋伯(Spud Webb)後的小矮人入樽王,當然非羅賓遜(Nate Robinson)莫屬。2009年羅賓遜用上綠色籃球配搭綠色球衣,身高1.73米的他跨過2.11米的侯活單手入樽,難度十足的入樽令羅賓遜拿下當屆入樽冠軍。
2016年 世紀對決每一個入樽
拿芬與艾朗哥頓的對決,確實為近10年的巔峰之作。決賽雙方鬥得難分難解,並須第4個入樽分高下。拿芬罰球線起跳跨下換手再單手大力鋤樽、艾朗哥頓跳過吉祥物再從胯下傳球入樽,哪個是你的最愛?
~明星賽周末賽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