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籃球】高水平賽事一季最少僅7場? 行雙循環制見球員成長

撰文:張倩儀
出版:更新:

社會的不穩定,示威活動的升溫,大概只要是香港人都不能置身事外,籃球員亦然。不少校隊、球會都因交通和安全問題暫停練習,加上比賽先後取消,大家都在當季過着「休季」的狀態。
「我半個月沒有打球了」數個球員在聊天時都提過這一句。

大專球隊每年的目標都只敢想到四強,因為萬一一失足,一場的失利就足以影響出線。(資料圖片/張倩儀攝)

我常開玩笑說香港球員都是「練習球員」,卻不是因為技術不濟而沒有上場機會,是練習時數遠超比賽機會,練兵而無用武之地,而大家都一直習以為常。直到今年暑假,Jordan Brand Invitational(JBI)大專賽讓球員們首嚐雙循環賽事,一邊叫着好累,卻一方面覺得聯賽應該是這麼一回事。

籃球總會在兩年前改革,暫停降班制兩年,讓甲一從8隊增加到10隊。今年目標達成了,然後下一步呢?(資料圖片/張倩儀攝)
作為女子籃球的最高水平聯賽,女甲沒有像男甲一一樣的資資和場地,甚至4強以外的球隊都要提早完季。(資料圖片/張倩儀攝)

事實上,香港暫時沒有正規的雙循環賽事,不論是學界、大專抑或是本地最高水平的甲一男子聯賽和甲組女子聯賽,普遍都以單循環完賽。以女子甲組為例,一共8隊,在單循環的賽制下初賽共7場,每隊只有一次對壘機會;初賽排名頭四才能晉身4強,再打一個單循環,基本上非頭四的球隊一季只需應付7場賽事,完成初賽就能提早完季。一星期兩至三次的球隊訓練,寥寥可數的賽事,香港球員的實戰經驗的確比其他亞洲地區少了許多。

先不談及職業化等關乎球員生涯的大改革,但最基本的雙循環賽制呢?

雙循環的賽制中,不少大專球隊和球員在期間崛起,新人接上來,而本來沒有發揮機會的變得耀眼。(資料圖片/張倩儀攝)

其中港人也會入場的ABL(東南亞職業籃球聯賽),每隊將與同組的4隊進行主客各兩次的比賽,與另一組的5支球隊進行主客各一次的比賽;當進入8強和4強,球隊將會進行三場兩勝制,而決賽則會以五場三勝定生死。全季最多超過30場賽事,雖然戲碼重複,但對於球隊和球員來說經驗的獲取才是重點。

一場比賽不再像大專盃的一場般「生死戰」,比賽也成為全隊成長的地方。(資料圖片/張倩儀攝)
只有本地聯賽先發展和改革,港隊才能「受益」。(資料圖片/張倩儀攝)

從JBI後,至少我,更覺得要實行雙循環或是增加比賽機會是球員成長中必須的一環。因為在大專盃,球隊只要輸一場就足以影響出線;但在JBI,每場比賽的重要性降低,球隊更願意讓新人或是欠經驗的球員上場:一來用作試陣,二來讓他們在非緊要關頭取經。的確,每隊都有後備球員在過程中找到信心,表現一場比一場好,這是有目共睹的。

女甲的情況和大專盃相若。(資料圖片/張倩儀攝)

比賽當中不只有實力,我想也絕有運氣的成份,輸一分、兩分,在香港就只能下季復仇;但在雙循環的賽制中,每隊對壘兩次,至少能有一次「翻啅」的機會。從檢討第一場敗因,到第二次碰頭的改變,這大概是練球得不到的進步,也能見球隊對「復仇」的心態,想贏回來的心情往往更見全隊「從失敗中學習」的意味。對於長遠發展籃球的球員和球隊,比賽不僅是驗收成果的畢業試,卻是長考長有的小測。

不少學界升上大專和甲一的球員反而只有更少的出賽機會。(資料圖片/張倩儀攝)

雖然明白賽制牽連不少安排,但本地球員一年或只有少量比賽機會,實在可惜,畢竟他們繼續留守球圈也不是為打而打。其實除了雙循環,還有不少賽制的例子可參考:台灣SBL的分為上、下半季,總冠軍就由兩個半季的冠軍進行7戰4勝制的對決產生。就算各地的文化不同,但總有一個較合香港球壇的對賽制度。

東方龍獅是香港唯一一隊職業籃球隊,因在甲一和ABL雙線出賽,機會遠超其他球隊。(資料圖片/張倩儀攝)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籃球也一樣。從個人技術、體能到籃球知識,到球隊和本地聯賽,再發展到亞洲和世界;但實際上香港的體系上仍追不上亞洲,甚至是台灣的步伐。可能有人會說:其他地區籃球產業發展多年,甚至大多已經職業化,香港依然處於業餘聯賽的情況。我想至少不能停濟不前,一步步的尾隨亞洲球隊的步伐,不管是香港籃球的最高殿堂,男子甲一組、女子甲組還是大專盃,思考從賽制改革,我想這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