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回味歐洲最強中鋒沙邦尼斯 領蘇奪金牌 31歲闖美創佳績
2000年初期,帝王隊有一位南斯拉夫籍的明星中鋒Vlade Divac,如果你問他覺得哪個外籍球員最強,他一定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沙邦尼斯(Arvydas Sabonis)。」「他是我這一生中見過最偉大的中鋒,甚至超過了Shaquille、Patrick、Hakeem……在場上他無所不能,傳球、運球、三分」。
如果你問中國籍的姚明,對於沙邦尼斯的評價,他會跟你說:「沙邦尼斯是不可超越的,我絕對追不上他」。再抓一個兩度入選明星賽的騎士中鋒伊古斯卡斯(Ilgauskas)來問,他會跟你說:「沙邦尼斯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球員,我試着學習他各個方面,但是很遺憾我做不到」。
很難想像,在NBA一個移動緩慢又毫無彈跳力的中鋒,會被形容得如此強大。其實不只上述三位,在2000年之前,只要抓一位歐洲球員來問,誰是他們心中最強的球員,一定都是回答沙邦尼斯。
文:Run Run Hu/運動視界
在立陶宛有個傳說,嬰兒發音學會的第一個辭是:Sabonis(沙邦尼斯)
1964年在立陶宛出生的沙邦尼斯,爸爸是裁縫師,媽媽是模特兒,都不擅長運動,但沙邦尼斯從小就有非常好的運動天賦,小時候打過籃球、手球、網球、排球。由於身高驚人,到了13歲就專注於籃球。沙邦尼斯15歲時身高就超過220厘米,而且行動靈活,反應迅速,高中時就加入了國家隊,接受蘇聯籃壇教父Alexander Gomelsky的指導。
沙邦尼斯在打中鋒之前,打過後衛,也打過前鋒,使他有高大的身型又有全面的球技。1982年,18歲的沙邦尼斯在哥倫比亞世界錦標賽幫蘇聯男籃拿下金牌後,不久就到美國跟NCAA的球隊進行交流,沙邦尼斯跟Ralph Sampson 的對抗中,拿下13分、14籃板,引起一些球探的注意。1983年的歐洲錦標賽,沙邦尼斯場均18分9.1籃板,投籃命中率高達66%,成為人們心中的歐洲第一中鋒。不過,連年征戰的沙邦尼斯,身體也開始出現了問題,膝部和腳踝都有着傷痛,教練團的安排始終無法讓他好好休養,影響了日後的球員生涯。
1985年,亞特蘭大鷹隊在第四輪第77順位選中沙邦尼斯,但因為當時NBA規定外國球員要21歲以上才能進聯盟打球,而沙邦尼斯還差五個月,所以這個選秀就不被承認。1986年拓荒者在第一輪第24順位又選了他,不過由於蘇聯要保留他的業餘身分打奧運,所以他只能暫緩加入NBA。
1986年西班牙世界錦標賽,蘇聯與南斯拉夫交手。當比賽還剩一分鐘時,蘇聯落後九分,眼看南斯拉夫即將晉級冠軍賽,卻發生了不可思議的奇蹟,沙邦尼斯投進一記三分後,他的隊友Valeri Tikhonenko也三分命中,接下來剩五秒的時候,Divac上籃沒進,Valdis Valters搶到籃板,從後場用力一拋,球居然進網了,加時蘇聯就以91︰90晉級。在冠軍戰,沙邦尼斯對上有「海軍上將」大衛羅賓遜(David Robinson)在陣的美國隊,美國以87︰85險勝拿下金牌。也因為如此,讓美國籃壇失去危機意識,他們還不清楚,沙邦尼斯即將日漸強大。
1987年,沙邦尼斯的阿基里斯腱斷裂,當時蘇聯的運動治療技術還不夠先進,設備也還不夠發達,所以拓荒者知道沙邦尼斯受傷後,表達願意支付沙邦尼斯的醫療費用,請他來波特蘭體驗一下美國生活。沙邦尼斯因此踏上美國的土地,讓拓荒者隊幫他尋醫治療,而且接受一連串貴賓級的待遇。不僅幫他聘請專職翻譯,還租了豪華公寓給他住,膝傷漸漸康復後,還派專人協助他訓練。當時美國奧運籃球隊的教練John Thompson對拓荒者為敵養兵的行為表示抗議,可是大部分的美國人並不以為意,因為美國是籃球王國,一個沙邦尼斯不可能打倒他們,更何況有「海軍上將」在,沒什麼好擔心的。
1988年漢城奧運,還未痊癒的沙邦尼斯,必須與David Robinson的美國再度對決,沙邦尼斯賞了美國隊七個火鍋(封阻),幫助蘇聯復仇成功,以六分之差擊敗美國,在決賽中沙邦尼斯又以26分、15籃板的成績幫助蘇聯打敗南斯拉夫,拿下金牌。
但奧運奪冠後,因為政治因素,沙邦尼斯還是無法進入NBA,他回到立陶宛,無奈國家經濟窮困,沒有比賽可打,就跑去西班牙打職業籃球。在皇家馬德里的前兩個球季,他都幫助球隊奪得聯賽冠軍,第三年更取得歐洲盃冠軍,自己也拿了一座MVP獎項,此時的沙邦尼斯已經不需要在歐洲證明任何東西了,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NBA的殿堂。
一直到95-96球季,與皇家馬德里約滿後,拓荒者終於能和沙邦尼斯簽約,但這時他已經是31歲的球員了,明星賽周末,他得跟一群平均年齡小他8歲的球員一起打「新秀對抗賽」。
現在的我已經不是可以衝鋒陷陣的火車頭了,頂多只能算是一個手推車。
這是沙邦尼斯總算可以進入NBA時所述的感言。當時拓荒者已有九年球齡的Chris Dudley,所以沙邦尼斯只能從替補打起,不過他的表現完全不輸給耶魯老油條,使得季末最後20場比賽,沙邦尼斯扶正為正選,交出場均17.6分、10.7 籃板的成績。拓荒者在這20場比賽,贏了17場。沙邦尼斯之後在NBA打了七個球季,每年都幫助拓荒者打進季後賽。97-98年球季,沙邦尼斯已經33歲,季前媒體還揶揄他:「他的膝蓋有133歲了吧」,但季末沙邦尼斯交出的是場均16分、10籃板及3助攻。
沙邦尼斯是帶着老婆來到波特蘭,但他對美國生活本不習慣,好幾次酒後駕駛被捕。98-99球季封館之時,沙邦尼斯就帶妻子回立陶宛,等到開季時,再回隊報到。此時拓荒者充滿了年輕氣盛的球員,儘管天份洋溢,但球隊中少了和諧,讓他漸起不如歸去的念頭。2003年夏天,38歲的沙邦尼斯決定離開 NBA ,回到祖國立陶宛打球,沒想到這位年近不惑的沙場老將,還是能夠統治歐洲籃壇,拿了立陶宛聯賽的MVP、歐洲聯賽MVP,以及16強的MVP。
沙邦尼斯在NBA的成績並不突出,給人感覺就是「平庸」,但有些東西是無法從數據中呈現的,只有跟他打過球的人,才了解他的強大。魔術手莊遜就說:「他很會傳球,這不是說他在外圍傳給有空檔的人,而是說他能準確地傳給空手切的隊友,使其在無人防守下上籃得分」。他在拓荒者的教練Dunleavy亦讚賞有嘉:「看過年輕沙邦尼斯打球的人就知道,他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五名中鋒之一。即使現在上了年紀,仍然可以靠着三分長射、勾射、甚至運球來擊敗對手,他能讓隊友發揮更好,並對比賽有深刻的閱讀力」。
上述言辭只能說明,沙邦尼斯在場上的威力,他在場外的崇高地位,只能藉由1988年的金牌隊友Rimas Kurtinaitis 來說明了:
在立陶宛有個傳說,嬰兒發音學會的第一個辭是:Sabonis(沙邦尼斯)
【本文經「運動視界」授權轉載,延伸閱讀:美麗優先的致命誘惑:Anna Kourniko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