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追籃.林碧怡】硬頸媽媽的三分球 劃出夢也是痛
如果生小孩的痛是十級,你會不會就選擇逃避?如果打籃球的傷痛也是十級,你會不會就這樣放棄?如果女籃再沒有觀眾,你會不會就不堅持、不打球?
不會。
林碧怡不用一秒的考慮,「無論如何,我還是會繼續打。」是愛不是責任,不必問。
她,慢慢處於「當打」邊緣的尷尬位置,慢慢不再是跑得最快的那一個。她,與籃球闊別整整一年半的時間,回歸的同時帶著懷疑。
林碧怡,女子甲組福建主力,身兼全職籃球教練,同時也是個新手媽媽。剛從雅加達亞運回港,相信這十多天的離港比甚麼都難受。在早前的訪問,林碧怡就已經在擔心,並非怕自己不能負荷比賽的強度,最怕的也是最揪心:和兒子分別的日子。幸好,這幾天從社交平台中看到,可愛的寶寶還是沒有忘記為香港打拼的媽媽。
十月懷胎,產後恢復需時,對她而言,產後最抑鬱的可能是很「餓」,「很『餓波』,一年多沒有打球,特別是看到媒體報導本地籃球的時候。」久休年半後復出,卻不是她想像般簡單:「那時候只想,自己復出還能不能打,身體能不能負荷,卻沒有想過還要帶小朋友。」為人父母不簡單,原來做一個甲組球員媽媽,更難。
「這兩個字,讓我過得好累」
從踏上籃球路的一刻,我們都學會了堅持;多曝曬的炎夏、多累人的訓練,就算是傷患也不會讓令我們放棄。她跟我們一樣,不知道是為了甚麼而堅持,只知道是一個感覺,「堅持了這麼久,如果突然放棄那不是很不值。」她笑說,「我覺得堅持這一方面,我還是很OK的。」特別是當工作、生活圈子、朋友都離不開籃球的時候,更別想可以放棄得多灑脫:「如果這一刻要放棄 ,整個人生和圈子都會改變;但如果繼續堅持,看到的都是自己喜歡東西和熟悉的人,那就繼續吧!」到頭來不過捨不得。「每次打完球,腿都伸不直,我媽會說我走得比老人家還要慢,但痛還是要繼續。」
痛不是藉口,辛苦也不是,雖然這樣讓自己過得一點都不容易,卻無悔一切;「我不想假手於人,小朋友一定要自己一手一腳帶,學生也一定要自己教。」她是球員、媽媽還是一個教練,一天24小時小朋友就佔了一半有多,吃喝拉撒也會吵鬧,心神也耗不少;要有時間教球,晚上練球比賽,媽媽的潛力就這樣逼出來,「球隊很遷就也明白我,家人幫了我不少⋯⋯」就這樣填滿了每一天。
「堅持堅持,幾多錢一茶匙?」堅持源自執著,對生活對籃球,林碧怡真的很「硬頸」。
一定要當主角
硬頸在不能接受走下坡的自己,當時剛復出,比賽不夠集中被人換走,很少會見到林碧怡一直坐在板櫈上;有看球的可能都會想,也許是剛復出不在狀態,她卻不那麼想:「當時我在想:『為甚麼我林碧怡要坐在後備席這麼久?』我應該在場上,不是這裡。」就像當紅的花旦突然落為配角,演員渴望入鏡,球員期待着上陣,而且是40分鐘。
三分球命中擦網的清脆,讓人聽了上癮;復出以後,三分成了林碧怡最隨手拈來的板斧,教人看得神奇的準繩,這才是她。新伊館的銀牌決賽,林碧怡在訪問時眼淚止不住,當晚獨取的19分為福建拿回久違的冠軍,告訴大家她回來了。
女籃聯賽,不是職業甚至沒有錢,球員、教練和一班為女籃出力的人,為了甚麼堅持這樣吃力不討好?「開心,我們都只想要被認同,只單純的喜歡。」熟悉本地籃球的你會知道,有種定律叫「北河街和上環」,修頓和新伊館都是奢侈的。大家可以為了看球席地而坐,重重包圍球場,這就是女籃。跟男籃一樣,跟所有運動一樣,女籃球員流的汗,受的傷都是真的,大家何不一樣的關注她們?